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ELLE Gourmet】午飯後為甚麼會眼瞓飯氣攻心?10款飯後不睏的食物推薦!

ELLE HK

發布於 09月06日09:34 • ELLE.com.hk
▲ ELLE.com.hk

午飯後常常感到昏昏欲睡「飯氣攻心」,許多人會誤以為這是吃太飽或身體懶惰的表現,但其實這可能與你所選擇的食物有直接關係!以下為你介紹10款能有效對抗飯後犯困的食物,繼續保持最佳狀態。

▲ ELLE.com.hk

為甚麼會飯氣攻心?

當我們吃下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食物例如:米飯、麵條、麵包等,血糖會迅速升高。身體為了穩定血糖,會分泌胰島素,而胰島素會影響大腦,使人感到放鬆和想睡覺。胰島素的分泌會增加一種名為色胺酸的胺基酸進入大腦,色胺酸是製造血清素的原料,而血清素會產生平靜、鎮定的感覺,讓人更容易打瞌睡。

為了幫助腸胃消化食物,身體會將較多的血液流向消化系統,這可能導致暫時供應給大腦的血液減少,使人感覺精神不濟。

▲ ELLE.com.hk

全穀雜糧

糙米、燕麥、藜麥等全穀雜糧屬於低GI (升糖指數) 碳水化合物,富含膳食纖維。它們在消化道中分解緩慢,能讓血糖緩慢且穩定地上升,避免血糖飆升後又驟降,從而減少疲倦感。可以考慮用糙米飯、燕麥飯或藜麥取代白米飯,或混合搭配。

▲ ELLE.com.hk

綠色蔬菜

菠菜、椰菜、蕃薯葉等綠葉蔬菜碳水化合物含量低,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纖維有助於延緩其他食物的消化和糖分吸收,穩定血糖。每餐增加蔬菜的份量,可以先吃一碗青菜或沙律,再吃主食。

▲ ELLE.com.hk

堅果

在正餐中加入杏仁、核桃、奇亞籽等堅果,或作為飯後的小點心,含有健康脂肪、蛋白質和膳食纖維,能增加飽足感,並延緩食物的消化,有助於穩定血糖,核桃中的 Omega-3 脂肪酸也有助於大腦功能。

▲ ELLE.com.hk

高蛋白質食物

雞胸肉、魚肉、雞蛋等高蛋白質食物需要較長時間才能消化,能提供穩定的能量,並增加飽足感。與碳水化合物搭配時,蛋白質可以減緩血糖的上升速度。

▲ ELLE.com.hk

牛油果

牛油果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和膳食纖維可以減緩腸胃排空速度,讓血糖保持平穩。當中的維生素B群亦有助於身體能量代謝。不妨在沙律中加入牛油果,或搭配主食一起食用。

▲ ELLE.com.hk

豆類

黃豆、紅腰豆、綠豆等豆類是低GI食物的代表,當中的高植物性蛋白質和膳食纖維能提供持久的飽足感,並有效穩定血糖。在燉湯或主食加入豆類,亦是不錯的選擇。

▲ ELLE.com.hk

苦瓜

苦瓜、秋葵、山藥等的蔬菜含有特殊的植化素和水溶性膳食纖維,苦瓜中的苦瓜素和秋葵中的黏液,都能延緩腸道對糖類的吸收,進而穩定血糖,減少飯後疲勞。苦瓜炒蛋、涼拌秋葵或山藥排骨湯等都是可以考慮的菜式。

▲ ELLE.com.hk

蘋果

蘋果、藍莓等低GI水果的膳食纖維,能讓糖分緩慢釋放。同時,它們也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抗氧化物,有助於身體新陳代謝。記得飯後適量攝取,避免一次吃太多高糖分水果。

▲ ELLE.com.hk

無糖乳酪

無糖乳酪的蛋白質和益生菌有助於腸道健康,和穩定血糖。健康的腸道有助於身體更有效率地吸收營養,減輕消化負擔。飯後可搭配一些藍莓、草莓等低GI水果食用。

▲ ELLE.com.hk

無糖茶飲

飯後感到疲倦,有時也與身體缺水有關。飲用足夠的水分能維持身體正常代謝,並幫助消化。無糖茶飲中的少量咖啡因和茶多酚則能溫和提神,但不會像咖啡那樣導致大幅度的能量起伏。飯後慢慢喝一杯溫水或無糖茶,幫助消化,避免飲用含糖飲料。

**Follow us on:

  • Facebook: elleOnlineHK
  • Instagram: @ellehongkong
  • YouTube: ELLETVHK**
查看原始文章

【ELLE Gourmet】香港牛扒餐廳扒房推薦!如何挑選優質牛扒?A5/M12和牛代表甚麼?

ELLE HK

包廂開香檳也不用8萬!五星級酒店餐廳包廂推薦附價錢 最低四位數即可預訂!

ELLE HK

啟德體育園演唱會時間表 留意入場前注意事項!SEVENTEEN/MAMA頒獎禮/TWICE/BLACKPINK演唱會

ELLE HK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