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喝水也能「減內臟脂肪」?Suntory新推出「特水」掀起日本機能飲品熱潮!

PopLady

更新於 10月22日09:21 • 發布於 10月22日05:15 • PopLady Magazine

你可能每天都在喝水,但如果有一瓶水,宣稱能「幫助BMI偏高者減少腹部內臟脂肪」,你會不會想試?日本飲品大廠Suntory(サントリー)近期推出話題新品「特水(とくすい)」,號稱是「特茶」之後的新一代機能水,讓「光喝水也能更健康」的概念再次成為熱議焦點。

一瓶「會幫忙代謝」的水

「特水」被歸類為日本的「機能性表示食品」

Photo from IG@suntory_tokucha

「特水」被歸類為日本的「機能性表示食品」(Functional Label Food),並非藥品,也不是特定保健用食品(俗稱トクホ),但可根據科學報告標示出經證實的健康功能。

這次的關鍵成分是HMPA,來自米糠發酵物的一種天然物質

Photo from IG@suntory_tokucha

這次的關鍵成分是HMPA,來自米糠發酵物的一種天然物質。根據Suntory提供的研究報告,HMPA可幫助「BMI偏高的人減少內臟脂肪」,對想改善體脂、特別是腹部脂肪的人群,有輔助效果。

每日一瓶,水的升級版本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特茶|特水(@suntory_tokucha)分享的貼文

官方建議每日攝取量為600 mL,也就是一瓶。整體設計延續Suntory旗下「伊右衛門 特茶」的健康系形象,卻去掉了綠茶的苦澀與茶胺味,喝起來和一般的水毫無區別,讓「喝得更持續」成為關鍵賣點。對不愛茶、又想嘗試機能飲品的人而言,「特水」更像是介於礦泉水與健康飲品之間的新日常選擇。

健康不必複雜,從喝水開始

讓喝水這個最基本的行為,也能附帶一點健康的加分效果

Photo from IG@somsomi0309

雖然標榜「減少內臟脂肪」,但Suntory仍強調:「請搭配均衡飲食與運動。」換句話說,「特水」並非減重捷徑,而是對現代人忙碌生活的一種貼心設計,讓喝水這個最基本的行為,也能附帶一點健康的加分效果。

對想控制體重的人來說,「喝夠水」不只是排毒的基本,更能減少誤以為飢餓的口渴感

Photo from IG@yeh.shaa_

對於每天久坐、外食、又缺乏運動的族群,這樣一瓶帶有目的性的水,或許正符合現代日本人對「健康又不麻煩」的期待。

水,本身就能提升代謝

充足的飲水量本身就與代謝息息相關

Photo from IG@jennierubyjane

其實,充足的飲水量本身就與代謝息息相關。研究指出,喝水能暫時提升人體的能量消耗(約增加24–30%),促進脂肪代謝,同時幫助維持體溫平衡與血液循環。對想控制體重的人來說,「喝夠水」不只是排毒的基本,更能減少誤以為飢餓的口渴感,間接降低熱量攝取。因此,「特水」結合了飲水的天然代謝效益與機能成分的輔助效果,讓「喝水」從一個被動習慣,變成更積極的健康行為。

從「特茶」到「特水」,Suntory逐步擴大了功能性飲品的版圖,更代表一種消費觀的轉變,我們開始希望日常的每一口,都能替健康多做一點事。在這個「健康焦慮」與「效率生活」並行的時代,「特水」的出現或許正說明,健康,不一定要改變很多,只要從每天的一瓶水開始。

繼續閱讀:

為什麼每個品牌都在賣水杯?從「白女三件套」的Stanley開始,水杯成了Z世代的移動廣告牌

喝水也可以很酷、很性感!社群爆紅的「Sexy Water」在辦公室就能做

Text:POPLADY Editorial

Photo Source:IG@imnotningning、IG@yeh.shaa_、IG@for_everyoung10、IG@jennierubyjane、IG@roses_are_rosie、IG@suntory_tokucha、IG@somsomi0309、微博@宋雨琦_i-dle

想即時看更多 PopLady 的時尚資訊?立即追蹤以下平台!

【PopLady Instagram】

【PopLady Facebook 】

查看原始文章

一首歌引爆的藝術史八卦:Taylor Swift〈The Fate of Ophelia〉、溺水少女與史上最慘模特兒的百年糾葛,Swifties更把博物館變景點

PopLady

40億歐元重磅交易!Kering為救Gucci賣部門?L'Oréal拿下奢侈品美妝帝國「穩賺不賠」

PopLady

當繼承者成了嫌疑犯:Mango創辦人驟逝,一場撼動快時尚帝國的豪門治理危機

PopLady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