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病治療新篇章!「二尖瓣脫垂」又「冠狀動脈阻塞」可整合手術免開胸
一名 53 歲的林先生因心悸、胸悶與體力下降困擾 2 年,經檢查發現同時罹患重度二尖瓣脫垂逆流與冠狀動脈嚴重阻塞,面臨雙重心臟病威脅。在經過評估後,醫師為他施行 NeoChord 心臟不停跳人工鍵索修補術結合 PCI 冠狀動脈介入術,免除開胸與心臟停跳風險,以微創手術解決 2 大病變。
醫師表示,這名個案原本以為要開胸,甚至住院 10 天,沒想到只做個小傷口就處理好了。而什麼是「NeoChord 心臟不停跳人工鍵索修補術結合 PCI 冠狀動脈介入術」呢?讓心臟外醫師來解惑。
合併瓣膜與血管病變患者 傳統做法是開胸手術與心臟繞道術
中醫大附醫心臟血管外科主任林有騫指出,上述個案雖然沒有先天性心臟病史,卻長期受高血壓與高血脂影響,近年反覆出現呼吸急促與體力下滑等症狀。檢查顯示其二尖瓣因脫垂合併甩動(flail)導致重度逆流,且冠狀動脈前降支中段幾乎完全阻塞,若不及時處理,恐導致心衰竭或心肌梗塞。
林有騫表示,這類合併瓣膜與血管病變的病人,過去往往需接受傳統開胸手術與心臟繞道術,手術風險與恢復期都相當高。而這次採用的 NeoChord 技術,能透過左心尖 3 至 5 公分小切口,在心臟持續跳動下,藉由 3D 經食道心臟超音波導航,精準植入人工鍵索,修補二尖瓣脫垂處;冠狀動脈前降支進行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PCI),打通阻塞血管,恢復心肌灌流,達成真正的「雙病一解」。
林先生為典型的後葉脫垂個案,瓣膜條件良好、左心室功能保留,為 NeoChord 技術的理想適應者。術中即時提供導航影像與結構量測,是手術順利完成的重要關鍵。透過此次整合式手術,不僅成功避開開胸與體外循環風險,也大幅縮短住院與恢復時間。
心臟治療「NeoChord 技術」為結構性心臟病治療的主流
NeoChord 技術目前已廣泛應用於歐洲與美國,成為結構性心臟病治療的主流之一。林有騫表示,醫院引進 NeoChord 技術,可以持續拓展應用到更多高齡與複雜病人,而未來如果建立區域型結構心臟病微創中心,可以以精準整合、量身訂製、微創低侵襲三大原則,開啟個人化心臟治療新篇章。
不過林有騫還是提醒民眾,如果出現心悸、喘氣、胸悶、體力驟降或聽診出現心雜音等症狀,合併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或家族心臟病史,務必儘早就醫。透過心臟超音波、心導管攝影與 3D 影像建模等檢查,可早期發現結構性心臟病與冠心病風險,及早規劃適合的治療方式。
文/劉一璇、圖/楊紹楚
諮詢醫師:中醫大附醫心臟血管外科主任林有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