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新聞

首半年313內地生受騙涉款逾6千萬 內地碩士墮假公安騙局失千萬

on.cc 東網

更新於 1天前 • 發布於 1天前 • on.cc 東網
今年1至6月有957名專上院校學生被騙,當中本地生及內地生分別佔比67.3%及32.7%。

政府欲打造留學香港品牌,但新學年伊始,學校詐騙已響起警號,更有就讀香港大學的18歲內地女生疑因誤墮騙局墮樓尋短。根據執法部門統計,今年1至6月有957名專上院校學生被騙,當中本地生及內地生分別佔比67.3% (644名)及32.7% (313名),內地學生被騙損失的款項高達港幣6,031萬元,平均每宗內地學生騙案的損失超過港幣83萬元,遠高於其他騙案類型,更是本地學生平均損失金額的4.5倍,當中,一名25歲的內地碩士學生遭假冒的內地公安騙走1,097萬港元。當局加強防騙宣傳,又與金管局及銀行等加強銀行客戶免受授權支付詐騙、及打擊傀儡戶口網絡新措施。

執法部門指出,雖然以案件宗數有較多本地學生被騙,但損失金額則內地學生較多,達6,031萬港元,其中最大單一損失金額發生於今年4月,一名25歲內地碩士學生,被假冒內地公安騙取1,097萬港元。執法部門續指,發現一名19歲內地來港大學生,替「假冒官員」詐騙集團做跑腿,冒充廉署人員向受害人派發「公函」,執法人員到場後於大學生身上檢獲偽造的廉政公署證件及假公函,相信涉及3宗騙案,涉及金額共約879萬港元。

至於涉及本地學生的詐騙案方面,今年1至7月最高損失的一宗個案為一名就讀碩士課程的男學生,他去年12月至今年1月期間墮入投資騙案陷阱,被騙143.4萬港元,今年2月向執法部門報案。

整體詐騙方面,今年1至7月執法部門共接獲24,644宗騙案,損失金額為43.4億港元,以累積數字計算,2025年的整體騙案升幅有放緩趨勢,比較去年同期24,407宗騙案,微升1%,而損失金額則較去年同期的51.4億港元下跌15.6%。

另外,香港理工大學「大專學生詐騙認知調查」第一階段結果發布,調查訪問了4間大學共3,189名學生,顯示82%學生曾經遭遇詐騙,只有6%人蒙受損失,平均損失金額約4萬港元。本地學生最高損失40萬元,平均約1.4萬港元,內地學生最高損失則為170萬港元,平均損失7.7萬港元,是本地學生的5.6倍。學生蒙受損失後,有近五成人選擇報案,近三成向親友求助,餘下兩成人因金額較少、嫌麻煩或感到羞愧等原因,沒有向他人求助。

執法部門在今年開學前舉辦「防騙月」,透過大學鼓勵新生完成網上學習套件。截至8月31日,本學年共有18,154名新生完成套件,調查顯示曾經填寫過相關網上學習套件的學生,受騙風險比未填寫的學生低58%。另外,金管局於去年12月及今年4月,亦推出一系列保障包括學生在內的銀行客戶免受授權支付詐騙、及打擊傀儡戶口網絡新措施。

東網網站 : https://on.cc/東網Facebook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onccnews/

查看原始文章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