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擬對藥品課 250%關稅!邱泰源:已布署 4 大策略
台灣在今年邁入超高齡社會,2025 高齡健康產業博覽會登場,衛福部部長邱泰源出席開幕式,並且到各大展區參觀。外界關注,衛福部如何帶領台灣因應「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預告將分階段對進口藥品加徵關稅:18 個月內可能提高至 150%、甚至 250%」的敏感問題?
對此,邱泰源說明,未來將從四大策略著手,包含強化供應預警、提升藥品儲備、確保藥價合理、鼓勵在地生產。
衛福部 4 對策因應藥價衝擊
藥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黃金舜指出,台灣出口到美國的藥品不多,看似藥品關稅對台灣衝擊小,其實會影響全球藥品供應;川普的藥品關稅如果開徵,不僅專利藥,許多慢性病患仰賴的學名藥可能也會跟著漲價。邱泰源說明,為了避免美國提高關稅可能衝擊台灣藥品進口跟供應鏈穩定,衛福部包含食藥署跟健保署共同擬定四大策略,分別為:
- 強化藥品供應預警機制
- 提升進口藥品的安全庫存
- 確保藥價合理
- 鼓勵藥廠在地生產
而針對美國製藥品,食藥署已完成盤點,並要求許可證持有商掌握供應風險,同時針對罕藥、生物製劑等高風險藥品加強追蹤,以提前因應潛在短缺問題。
關稅衝擊 ! 撥款 200 億元優先使國內藥品供應穩定
邱泰源表示,短期內藥品價格可能會有影響,對可能受影響的進口藥,已請業者提升國內安全庫存量,同時也鼓勵廠商降低藥品對單一來源原料藥的依賴;他提出四大策略因應,並且預計撥款 200 億元優先讓國內藥品供應穩定。
健保署已依據「健保支付標準」第 34 條與第 35 條,開放廠商提出價格調整申請,讓藥廠可因應成本變動,維持市場供應穩定,避免藥品退場或短缺。此外,政府也正透過輔導與加速審查機制,協助國內業者強化學名藥、生物相似藥與創新藥品的在地製造能力,提升整體產業韌性。
文/劉一璇、圖/楊紹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