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創科青年看好香港機遇 「風帆女將」變身AI先鋒|商業創科
香港積極打造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為引進多元人才,人才辦近日安排一行18人的德國創科代表團訪港,並考察深圳,探索大灣區的創業環境與科技機遇。代表團參觀香港科學園、科大創業中心、深圳前海國際人才港等重要基地,並與投資推廣署、本地及內地科技企業交流,親身體驗香港作為國際都會的創新活力。
本報特邀訪問3位代表團成員,包括由風帆選手轉戰人工智能的Sophie、專注生物科技自動化的Lucas,以及德國青年創業組織聯合創始人阿Joe,他們都暢談其創業歷程、技術願景,並分享對香港與大灣區未來發展的洞察與期待。
Sophie因傷退役研發監測創傷AI
24歲的Sophie是AthleteIQ的聯合創辦人兼CEO。她曾經是一名風帆運動員,但因傷退役。這次挫折反而激發她投身科技創新,她運用人工智能技術,成功開發出能夠實時監測肌肉疲勞、提前預警傷害風險的系統,並由此創立AthleteIQ,推出智能應用程式及專利設備。她的項目在近期德國提案大賽中脫穎而出,榮獲前三佳績。
Sophie表示,目前全球91%運動員受傷害困擾,導致每年損失超過80億美元,而她的技術正可從根源解決問題。有別於傳統主觀評估和不適的侵入式傳感器,AthleteIQ的專利設備能在傷害發生前1至3分鐘精準預測肌肉過度使用,讓運動員及時應對。目前,Sophie已在意大利設廠,並計劃以香港為橋頭堡,拓展中國内地及東南亞市場,將這項創新科技推向全球。
生物科技專家讚好大灣區環境
另一位Lucas年僅26歲,是一名生物科技專家。他同時攻讀醫學及生物技術雙博士學位,並創辦ProviGen.ai,透過自然語言人工智能與機器人化實驗設施的整合,協助研究人員大幅減少手動操作、降低失誤,從而加快科學發現與技術創新的步伐。他已決定將亞洲基地落戶香港科學園,看中香港與大灣區豐富的生物科研資源與人才優勢,認為香港是進軍亞洲的理想門戶。
Sophie和Lucas都認同,香港是進入內地及亞洲市場的重要橋樑,而且港深或大灣區擁有大量科研人員。在視察完香港和深圳前海後,他們對香港和大灣區的創科環境充滿信心,並讚賞當地人員的工作效率極高。相比起歐洲需花一星期才能運送貨物相比,香港或內地的處理速度通常僅需一天,在時間成本上大大節省了資源。
作為德國青年創業組織的聯合創始人,阿Joe則致力於協助這些充滿熱情的德國創業青年落戶香港。他表示,德國有40%的年輕人正在創業,他們均希望找到適合自己的環境。人才辦指出,特區政府通過數碼港和科學園提供初創空間,並預留10億基金支援科技創新,為合資格人才提供200萬至500萬資金幫助。
睇完新聞,記得追蹤am730以下平台,接收最新、最啱你嘅消息!
Facebook:am730 (https://www.facebook.com/am730hk)
Instagram:am730hk (https://www.instagram.com/am730hk/)
YouTube:am730 (https://www.youtube.com/c/am730vid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