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運動

十五運會|港澳廣深4城接力傳聖火 香港50火炬手展現開放 多元 共融

新城八大家

更新於 11月03日13:31 • 發布於 11月03日13:31

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十五運會)將於11月9日正式開幕,為迎接這項首次由粵港澳三地攜手舉辦的體育盛事,香港賽區火炬傳遞儀式11月2日在香港、澳門、廣州、深圳同步舉行,每個城市各設50棒。香港段火炬傳遞於早上9時展開,馬會作為全運會香港賽區唯一合作伙伴,派出9位代表參與傳遞聖火。出任香港賽區團體義工的馬會義工隊亦沿途為火炬手打氣,共同迎接即將開幕的十五運。

火炬傳遞啓動儀式上午9時於深圳舉行,香港、澳門和廣州於上午9時半分別舉行起跑儀式,同步開展火炬傳遞。香港站的路線全長約10公里,共分為五段,由50名來自各界別代表擔任火炬手,包括體育界、贊助機構、義工、青年、殘疾人士和少數族裔,充分展現香港開放、多元、共融的特色。

香港段以添馬政府總部為起點,由香港乒乓球運動員黃鎮廷擔任首棒火炬手,途經中西區海濱長廊(中環段)、灣仔臨時海濱花園、香港回歸祖國紀念碑和金紫荊廣場。第二段由火炬手乘坐天星小輪橫渡維多利亞港,然後進入第三段尖沙咀段,由尖沙咀天星碼頭巴士總站經梳士巴利道至麼地里,途經香港文化中心和香港藝術館。第四段火炬手乘坐開篷巴士至香港啟德體育園巴士站;進入第五段啟德體育園範圍,途經青年運動場,進入啟德體育大道至啟德體育園中央廣場,由最後一名火炬手、香港劍擊運動員佘繕妡點燃火盆,並進行收火儀式。

署理行政長官陳國基在火炬傳遞香港站起跑儀式上表示,今次火炬傳遞在廣東、香港和澳門三地同日啓動,不單是一項創舉,更充分展現出粵港澳大灣區的獨特優勢。粵港澳三地同心協力,融合發展,匯聚更強能量,共同建設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

馬會是十五運會及全國第十二屆殘疾人運動會暨第九屆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殘特奧會)香港賽區唯一合作伙伴,很榮幸能夠參與火炬傳遞,展現馬會的活力和團結,帶動全城熾熱氣氛,全力支持十五運會順利舉行。

馬會主席廖長江擔任第4棒火炬手,在中西區海濱長廊(中環段)傳遞。馬會行政總裁應家柏跑第47棒,在啟德接近終點的位置接力。

值得一提,香港段其中兩棒由多名火炬手組成的方陣傳遞。馬會負責組成其中一個方陣,在尖沙咀路段傳遞聖火。組成方陣的成員有首位勝出浪琴國際騎師錦標賽的本地培育騎師何澤堯,以及六位來自馬會不同部門的員工,部分更是退役運動員,包括:馬術事務部的龐雅雯、賽馬市場部的盛雅佩(曾為法國國家田徑隊成員)、足球博彩事務部的羅達明、公司保安部的何嘉楠、慈善事務部的何宇軒(曾為香港賽艇運動員),以及馬會見習騎師學員黎彥麟。他們的參與凸顯馬會的多元文化,從各方面致力建設更美好社會。

馬會全力支持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撥款逾五億港元支持香港及廣東賽區賽事。馬會是香港賽區的唯一合作伙伴,支持義工服務計劃、全港社區及學校推廣活動,以及為弱勢社群和青少年安排觀賽體驗等。近100位馬會義工出任香港賽區團體義工,為運動員、嘉賓和觀眾提供貼心支援。

廣東賽區方面,馬會憑著舉辦馬匹運動賽事的豐富經驗,為於深圳舉行的馬術賽事提供技術支援,並派出馬術專家團隊,以確保賽事達到專業及高水準。馬會同時支持在廣東賽區舉辦的十五運會官方活動、義工服務、賽事宣傳推廣等工作。

火炬傳遞結束後,四個城市的代表將火種送回廣州,並在廣東奧林匹克體育中心舉行融火儀式,以銜接十五運會開幕式場內火炬傳遞和燃點主火炬。

十五運會火炬傳遞的最大特色是「三地聯動、四城同傳」,由粵港澳三地於十月初在廣州南沙一起點燃「源火」開始,以至昨日四地同日舉行火炬傳遞活動,均全面展現了本屆全運會由三地聯合承辦的特色。

圖片來源:香港賽馬會、政府新聞處

查看原始文章

馬會全力支持全運會社區推廣活動 建築裝置揭幕成香港新地標

新城八大家

馬會義工誓師 全力支持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

新城八大家

馬會撥款$4.5億支持全運會及殘特奧會港區賽事 港區唯一合作伙伴

新城八大家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