擲筊卡樑、撥彈入海展神蹟!「安平開台天后宮」媽祖顯靈,烈火無損神像驚呆眾人
台南安平不只是台灣歷史的起點,更是媽祖信仰的源頭。靜靜佇立於港口邊的「安平開台天后宮」,自1668年創建以來,三百餘年來不僅守護地方安寧,也留下無數令人稱奇的神蹟。
據傳建廟之初,一名神秘白髮老翁現身港邊,指點現址為「媽祖立基之地」,讓廟址得以精準座落於當時重要的港口航道。這樣的巧合,讓後人深信該老翁即為媽祖化身,後來更為台灣帶來許多庇佑,從百筊定神意、空中攔炸彈,到火劫不侵神像,每一段傳說猶如見證媽祖神蹟,也讓這座古廟更加神聖。
百筊定神意,飛筊定樑拒回祖
康熙22年相當於西元1683年,台灣納入清廷版圖,湄洲祖廟派員來台,擬迎回鄭成功自湄洲請來的三尊媽祖正身。當地信眾為保留這三尊媽祖神像,巧妙設一條「百筊定神意」的規矩,須擲出百次聖筊,方能迎請回湄洲。
結果大媽、二媽接連達成百筊,眼見都將被請回,到三媽神像時,神奇的一幕出現了,湄洲代表擲到第99筊時,最後一筊竟從地上飛起,直插正殿中樑懸空不落,信眾震驚膜拜,直呼神蹟降臨。三媽因此得以永駐安平,成為「開台媽祖」的神聖象徵,也成為信眾心中最親近的守護力量。
戰火不侵安平,古裝女神撥彈入海
日據時期,美軍曾多次空襲台南,當時安平為軍事重鎮,設有日本海軍造船廠,理應成為首波轟炸目標。然而據傳,炸彈多數落於鹽水溪以北的外海,無一波及廟宇週遭與民宅。
更有人目擊,一位身穿古裝的女性現身空中,裙襬輕撥將炸彈撥入海中,守護地方百姓平安無恙。同時,天后宮內的媽祖神像更出現「冒汗」現象,廟中香客目睹無不震驚傳為佳話,留下空襲台南卻「無彈入廟」的神蹟傳說。
烈火止步正殿,媽祖神像無損顯神威
民國79年相當於西元1990年,「安平開台天后宮」不幸遇上祝融之災,烈火延燒殿外建物,但正殿神像所在處卻奇蹟式安然無損,媽祖與諸神像毫髮未傷,讓民眾紛紛前來膜拜,堅信是媽祖顯靈,廟方亦將此記錄入廟史流傳後世。
從神蹟到禮俗,《做十六》成年禮延續庇佑精神
如今的開台媽祖神蹟依舊流傳,卻也不再只是傳說,而是轉化為祝褔,持續庇佑在地人民。由「安平開台天后宮」舉辦的《做十六.青春轉大人》成年禮,近年已成為地方重要的文化盛事,每年邀請年滿16歲的青少年,在媽祖見證下孩子向母親行古禮,象徵蛻變為肩負責任的青年,正式邁入新的人生階段。
活動詳情請見:《做十六.青春轉大人》官方網站
主辦單位|臺南市政府民政局
承辦單位|財團法人安平開台天后宮文化基金會、摩爾數媒股份有限公司
合辦單位|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安平開台天后宮、觀音亭、廣濟宮、安平古堡、台江國家公園
贊助單位|統欣生技、傳太醫、永豐銀行
臺南市政府 廣告
姐妹淘編輯部提醒您:民俗信仰,請勿盡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