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更新、每夜自救─他不只賣笑,他也記錄痛─日更超人小踢專訪
在自媒體世界裡,能夠「日更」已經是一種傳奇。但在《尷尬專訪中》EP24,我們見到了「日更超人」小踢 Teewee,他不只是日更影片、拍搞笑短片,更是用這些日常創作與人生低谷搏鬥,從躁鬱症、自我懷疑,到用創作療癒自己與觀眾,他的故事,比我們以為的更真實、更深刻。
「我去年確診躁鬱症,醫生建議我寫日記,但我太有表演慾,乾脆把它剪成影片。」小踢笑著說,但這份「表演」其實是他走過情緒黑洞的方式。從2024年起,他開始在 Instagram 進行日更挑戰,一天不落地發影片,日常的吐槽、崩潰日常、社畜語錄、甚至崩潰痛哭的紀錄,成為粉絲眼中最貼近生活的創作系統。「日更很像我自己的限時動態,我每天都在記錄今天的情緒。」
節目中他提到,創作最大的挑戰並不是日更的紀律,而是流量焦慮。「有些影片我真的覺得拍得很好,結果流量超爛,那種感覺會讓我懷疑自己。」不只創作,小踢也提到自己「毛帽形象」的奇妙副作用。「沒戴帽子出門大家就認不出來。」甚至有粉絲認不出來請他拿出毛帽來拍照,「我會說:等我一下,我來 set 一下形象!」
小踢的「立體感」也體現在他如何面對情緒,他不只分享快樂,也勇敢示弱。母親節當天他拍下一支自己哭泣的影片,談家人關係與低潮,「我想讓粉絲知道,我也是活生生的人,也會崩潰、會哭。」
訪談中他回顧自己的職涯,一路從工設系畢業,到財經電視台當主持人、美編、數位行銷人員,最後全職轉戰創作。當被問到「這些影片創作最大的收穫是什麼?」他語氣頓了一下說:「我現在有能力療癒我自己,而且我知道,我的影片可能也在療癒別人。」
《尷尬專訪中》EP24 讓我們看見一個創作者最不修飾的樣子,也讓我們理解,創作並不是完美表現,而是「在最真實的時候,還願意對世界說話」。
小踢 Teew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