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後郊遊熱潮減退街渡載客量大跌近六成 | 營辦商: 北上消費衝擊本地遊
疫情期間市民減少出外旅遊,令郊遊活動成熱門活動
政府最新數據顯示,香港多條固定街渡航線載客量在疫情「復常」後持續大跌,反映昔日郊遊熱潮已大幅減退。其中「三家村至東龍島」航線客量由2022年2月起約10個月約48,000人次,下跌至去年約20,000人次,減幅近六成。
數據顯示,在可比較的9條航線中,去年客量較2023年全部下跌,跌幅由4%至50%不等。「馬料水至東坪洲」客量減少近五成至約41,000人次,「香港仔至赤柱/蒲台島」航線亦由113,000人次減至65,000人次,減幅逾42%。
「馬料水—吉澳/鴨洲」航線情況更為嚴峻,客量從2022年約55,000人次大跌八成至去年約11,000人次。不過,去年1月新開辦的「沙頭角至荔枝窩/鴨島/吉澳」航線錄得約28,000人次,部分抵銷了原有航線的跌幅。
街渡營辦商向易志明表示憂慮,指「港人北上消費已導致其乘客量持續下降」,反映北上熱潮對本地郊遊市場造成直接衝擊。
14條固定班次街渡航線
路線 2022
載客量 2024
載客量 +/-
(人次) +/-
(百分比) 香港仔/赤柱—蒲台島 113,000 65,000 -48,000 -42% 香港仔—鴨脷洲 1,623,000 1,863,000 +240,000 +15% 西灣河—東龍島 64,000 47,000 -17,000 -27% 三家村—東龍島 48,000 20,000 -28,000 -58% 西貢—滘西村/糧船灣 – 35,000 – – 將軍澳(南)—西灣河 – 61,000 – – 馬料水—東平洲 81,000 41,000 -40,000 -49% 塔門—高流灣/赤徑/黃石 120,000 87,000 -33,000 -28% 馬料水—深涌/荔枝莊/塔門等 121,000 75,000 -46,000 -38% 馬料水—荔枝窩 36,000 16,000 -20,000 -56% 馬料水—吉澳/鴨洲 55,000 11,000 -44,000 -80% 大水坑—荔枝窩/吉澳/鴨洲 700 6,000 +5,300 +757% 沙頭角—荔枝窩/鴨洲/吉澳 – 28,000 – –
政府推「一船兩用」政策
面對街渡業經營困難,政府正探討允許領有第III類別牌照的漁船「一船兩用」,即捕魚之外亦可載客出海進行休閒漁業活動。
當局解釋,「一船兩用」政策定位為推動休閒漁業發展,擬議活動須具漁業元素,例如特定漁具捕魚示範、手釣教室、漁民文化導賞等,與街渡接載乘客前往固定地點的定位不同。
為協助街渡業界,運輸署採取較具彈性的監管方式,容許營辦商因應需求調整班次、票價及時間表,並免除提供經審核財務資料的要求。14條固定班次街渡航線中,13條已納入二元優惠計劃。
陳美寶表示,運輸署會因應特定地區交通需求,主動邀請營辦商開辦航線,例如2023年開辦「西貢—滘西村/糧船灣」及「沙頭角—荔枝窩/鴨洲/吉澳」航線。當局將繼續與渡輪營辦商聯繫,商討適當措施促進街渡長遠發展。
The post 疫後郊遊熱潮減退街渡載客量大跌近六成 | 營辦商: 北上消費衝擊本地遊 appeared first on Fitz 運動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