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運動

劍指奧運最新傑作 ASICS METASPEED SKY PARIS

Insports Lab

更新於 2024年04月17日08:00 • 發布於 2024年04月17日03:50 • Insports Hub

前言

2024巴黎奧運將至,各大品牌前仆後繼推出各款碳纖競速跑鞋。三月初,日系大廠ASICS加入這場各大鞋廠間的「軍備競賽」,推出碳纖競速跑鞋METASPEED PARIS,單從名字就流露ASICS期望它能在巴黎奧運大放異彩。

適逢三月中有一場10公里賽事,有幸賽前入手METASPEED SKY PARIS,收到跑鞋當下就決定以這雙鮮紅奪目的ASICS最新傑作為參賽鞋。

一款跑鞋兩項分支

入正題前,略花篇淺談ASICS METASPEED系列最大特點,那就是它有兩個型號‧METASPEED系列之下,有適合步幅型跑者的SKY以及適合步頻型跑者的EDGE兩個型號

  • 步幅型跑者步幅較大、雙腳在空中停留時間較長,通過增加步幅提高速度。
  • 步頻型跑者則步幅較小,身體上下幅度較少,會通過增加步頻提高速度。

ASICS發現兩種跑者對碳纖跑鞋要求不盡相同,因此針對各自需求設計SKY和EDGE:

  • SKY碳纖板置放於較接近腳掌位置,碳纖板整體寬度較闊,因此鞋身前掌部份會較寬,鞋頭設計屬Late Stage Rocker,上翹的起始位置接近腳尖,幅度較小。這種設定有助步幅型跑者以前掌著地時,得到更強的中底回饋和推進力。
  • EDGE碳纖板置放於較接近鞋底,形狀呈更大幅度、看起來像湯匙般彎曲,鞋頭設計屬Early Stage Rocker,上翹的起始位置接近中掌,幅度較大。這樣設定有助步頻型跑者向前推進時,擁有更流暢的步伐轉換和提高平穩度。
  • SKY和EDGE兩者以往在中底厚度和足跟差方面都有不同,SKY中底較厚,EDGE則有較大的足跟差。不過今次METASPEED PARIS兩者中底設定統一,厚度為腳跟39.5mm前掌34.5mm,足跟差為5mm。

升級之處

是次測試鞋款為步幅型的METASPEED SKY PARIS,先簡述較之前版本升級的地方:

  • 中底物料由FF TURBO升級FF TURBO+,緩震更柔軟,能量回饋更強。另外由於泡綿密度降低,所以雖然泡綿面積增加,厚度也增厚0.5mm,但重量卻更輕。
  • 鞋面由MOTION WRAP升級至MOTION WRAP 2.0。透氣度進一步提高,並讓鞋身重量更輕。
  • 外底部份ASICSGRIP物料密度降低,減輕跑鞋重量。

雖然ASICS從不以數字遞增去為新版本的METASPEED系列命名:METASPEED之後是METASPEED+,再之後就是METASPEED PARIS。不過相比前一代METASPEED SKY +,METASPEED SKY PARIS不論在中底、外底和鞋面都有明顯物料升級,並非小修小補。

幾項更新,都離不開競速跑鞋的最重要主題 – 「輕」。經實際測量,METASPEED SKY PARIS 重量僅179g(US8),放眼各大品牌同級數鞋款,比METASPEED SKY PARIS 輕的賽鞋屈指可數。尺寸方面,由於METASPEED SKY PARIS鞋頭較寬,所以我選了比平常小半號的US 8。試穿時覺得問題不大,不過實際跑過後發現SKY雖然鞋頭寬,但足弓部份做得頗為貼身,為整體舒適,建議選擇真實尺寸。

中底表現及跑感

入手METASPEED SKY PARIS後,進行過一次訓練和一次10公里賽事就著手寫鞋評,兩次評測細節如下:

1) 運動場2K x 4間歇跑(配速4:44/km)
2) RMAC「沙田10K」河畔賽(完成時間48:45,PB)

初上腳熱身慢跑時,當下明顯感到PEBA物料的軟彈腳感(如果要以同類跑鞋相比,那大概是比Adios Pro 3軟綿,但比New Balance SC Elite V4結實)。由於慢跑時跑姿較散漫,沒有刻意在意著地位置,所以偶爾還會出現好像踏空了的不穩定感。

不過,當間歇訓練開始逐步提速後,就會感受到FF Turbo+中底的真面目:跑得愈快,愈能感受中底的迅速反應和回饋。如果使用前掌/中掌著地的話,就能受惠於加寬了的鞋頭部份,獲得足夠的穩定性:熱身時感受到的不穩定柔軟腳感,在提速後就會變成活潑而強力的回彈。

METASPEED SKY PARIS中底回彈充沛,推送感亦明顯。不過鞋頭上翹角度屬於Late Stage Rocker,所以沒有感受到「前傾」的推送介入感,這種相對自然的步伐過渡讓我覺得雖然自己功力未及,但亦可以在合理的範圍下駕馭這雙跑鞋。

從中底回彈和推進表現,METASPEED SKY PARIS讓我想起ASICS競訓款MAGIC SPEED 3,會不自覺把我帶至比平常更快的配速。在2K長間歇訓練當日,我以比賽目標配速4:45/km的感覺奔跑,結果跑出了4:30/km,最後我平常大約5:00/km的配速去跑,來完成目標4:44/km的配速;比賽當日,我以比賽目標配速4:45/km感覺去跑,結果大部份時間都是徘徊在4:35-4:42/km。

簡言之,METASPEED SKY PARIS作為頂級賽鞋,它本身不適合用來慢跑,慢跑時它只係一雙柔軟而不穩定的跑鞋,但當你決定提速進入作戰狀態後,它就是一雙回彈力充沛、推送明顯的頂級賽鞋。(個人認為,最慢也要5:00/km內才可發揮到METASPEED SKY PARIS的性能。)

鞋面及穿著感

METASPEED SKY PARIS另外一個明顯的升級,就是鞋面採用了升級的MOTION WRAP 2.0網眼物料,進一步提昇輕盈度和透氣度。METASPEED SKY PARIS的透氣度是肉眼可見(所以跑者穿這雙鞋時還有注意跑襪配搭),兩次試穿都是進行比賽配速或更快的高強度跑步,完全感覺不到焗促。

穿著感受方面,畢竟賽鞋有重量上的要求,所以很難做到慢跑鞋那種既舒適又有高度保護的包覆感。鞋領有少量填充,後側板在接近中底處也有少量加固,鞋舌則是與鞋身分離,沒有任何填充和彈性的一塊薄片,鞋帶則在邊沿呈波浪鋸齒狀,估計是減低鬆脫機會。

總體而言,METASPEED SKY PARIS穿著舒適感固然比不上練習鞋,但以賽鞋而言算是合格有餘。畢竟在如此的輕量化下,以上設定算是盡可能地提供穿著舒適感和保護性。

鞋面物料雖缺乏彈性,但也沒有過份塌陷壓逼腳背(特別我還穿了偏小的尺寸)。我個人頗為喜歡鞋領填充這個設定,有些品牌為了輕量化,把鞋領做得像紙片那樣,結果連穿鞋和脫鞋也十分不方便,但METASPEED SKY PARIS就沒有這個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METASPEED SKY PARIS鞋頭設定比較寬闊,所以鞋內空間算是充足沒有問題。不過我看鞋評片段時見到METASPEED EDGE PARIS鞋頭明顯較窄,如果寬掌跑者可能會夾腳,有意選擇EDGE的跑者敬請留意。

外底及耐用度估計

METASPEED SKY PARIS的外底部份,有接近一半部份讓中底直接暴露在外,有覆蓋的地方則使用ASICS GRIP物料。METASPEED SKY PARIS與大多數賽鞋設定一樣,因為輕量化需要,外底不會厚,同時有外底覆蓋的地方也不會有明顯深刻的紋理。

由於我暫時未曾在下雨天時測試過,所以也不能考驗其防滑能力。不過就我在運動場訓練和比賽時都以比賽配速奔跑的經驗而言,METASPEED SKY PARIS抓地力屬合格,至少沒有感覺到不安定感。至於耐用度,從物料厚度和範圍也心知肚明不能與練習鞋相提並論,不過我也只跑了兩次,難以為耐久度下結論。

【跑鞋評測2024】ASICS METASPEED SKY PARIS 劍指奧運最新傑作

結語

整體而言,METASPEED SKY PARIS擁有輕盈的重量、充沛的回彈力、穿著感不俗,而且沒有為小腿帶來很大負擔,基本上是一雙令我十分滿意的賽鞋。(而且為我帶來PB了,多謝)

由於ASICS暫時未有特別為距離製作相應路跑賽鞋,加上其輕盈度基本上也不輸短距離用的賽鞋,所以不論是全馬、半馬和10公里距離,METASPEED SKY PARIS都適合使用。關鍵是在於:你能夠以大約5分鐘以內配速跑多長距離(給大家一個參考,5分配速即是10公里0:50 / 半馬大約1:45 / 全馬大約3:30),你就適合使用METASPEED SKY PARIS作為該距離的賽鞋。

因為是ASICS鞋評,所以用ASICS鞋款作例子。以我自己為例,我暫時只會穿METASPEED SKY PARIS去跑10公里,半馬應該會選競訓款式的MAGIC SPEED 3(很久未跑過半馬比賽,但以長課推算能力介乎1:50-2:00左右),全馬則會選擇練習款式NOVABLAST 4(未跑過,目標全馬SUB4)。

價錢方面,METASPEED SKY PARIS建議零售價為$1690,以頂級賽鞋而言算是中等價位,相信有能力駕馭它的跑友,也不會介意多花一點金錢去換來更好的成績。

不過,最後還是想講碳纖跑鞋不宜常穿,它的舞台,是在你打算計時、比賽,而不是「慢jog」(衝圈前後短時間熱身收操當然沒有問題),甚至是逛街。

Please follow Insports Hub on Facebook & Instagram
https://insports-hub.com/
FB
https://www.facebook.com/insportshub
IG
https://www.instagram.com/insportshub/

查看原始文章

旅行成癮的肯亞少年 – Kanya 關於我在西藏岡仁波齊轉山的那件事

Insports Lab

On Cloudmonster 2 雙層中底加強怪物級緩震

Insports Lab

跑步與人:Mandy

Insports Lab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最新內容

WTT香港青少年乒賽|黃子皓奪U13男單亞軍 李子言偕黄梓恩收獲季軍

體路 Sportsroad

全運|粵港澳全運廣用創新科技 秉持綠色辦賽理念

明報

U12/中華隊延長賽擊退韓國!明上午爭季軍

中天新聞網

全運|粵港澳全運會辦倒數百日活動 李家超盼大灣區攜手合作展實力 深圳羽協會長:籌備工作順利

明報

NBA|占美畢拿現身尖沙嘴近百球迷迎接 寄語年輕球員享受打球樂趣不忘平衡生活

明報

2025.12.7 諾德猛龍越野跑 | 香港仔水塘體驗傷健共融

Fitz

洛杉磯奧運|板球奧運資格遵五環原則 五大洲代表及附加賽出線產生

體路 Sportsroad

英超|孫興慜宣布將離效力10載熱刺 傳轉戰美職投FC洛杉磯

明報

粵港澳全運|隊際項目甄選準則更新 僅要求參與亞運毋須取前8名:從善如流

體路 Sportsroad

游泳世錦賽|墨西哥小將三米板歷史性奪金 打破中國10連霸美夢

體路 Sportsroad

NBA/東契奇瘦身蛻變引爆警戒!某教練:現在大家真該怕他了

中天新聞網

NBA/庫明加的未來在哪?勇士拒國王「先簽後換」提案 1原因破局

中天新聞網

NBA/瓦藍邱納斯揭留在金塊原因 與約科奇深切對談

VOCO News

NBA/湖人鎖定「白魔獸」?慘遭美媒潑冷水:他哪都不會去

中天新聞網

NBA名將懷孕妻子遭鯊魚攻擊!親吐「人生最糟糕的一天」

VOCO News

迪亞斯成為拜仁史上第三位哥倫比亞球員

足球仁 Football Yern

MLB/守護者2球員涉賭被查 置物櫃驚傳遭到清空

中天新聞網

MLB/大谷翔平斷棒敲雙安!道奇完封勝 教頭曝7日登板捕雀

中天新聞網

英超|於家鄉宣布離開熱刺 孫興慜: 「希望大家能理解並尊重決定」

體路 Sportsroad

【話題】女子百米世界冠軍 Sha’Carri Richardson 前往全國錦標賽途中被捕

運動筆記HK

好久不見!曾雅妮重返英國公開賽 睽違8年再晉級

中天新聞網

2025世界跳繩錦標賽決賽開戰 | 港隊25項目晉級創佳績.奧運頻道直播

Fitz

跳繩世錦賽|港將初賽刷新3項世績 25項目躋身決賽全力爭金

體路 Sportsroad

MLB/鄧愷威確定上大聯盟 明天先發對決千賀滉大

中天新聞網

Puma Project3 於2025 紐約馬拉松重啟

Insports Lab

長池世錦賽|接力初賽有份落場 中國隊12歲于子迪成最年輕獎牌得主

體路 Sportsroad

NBA/《2K26》數值陸續公開 「詹皇之子」布朗尼為「68」

VOCO News

WTT香港青少年乒賽|黃家而闖U17男單8強 港青四將周六衝擊獎牌

體路 Sportsroad

游泳世界賽|覃海洋200米蛙泳稱王取第2金 國家隊跳水再失利 男子3米板奪銀銅

明報

U12中華隊遭美國逆轉吞關鍵一敗!晉級只剩一線生機

中天新聞網

壁球世青賽|港隊女團決賽不敵埃及 相隔16年再奪銀牌

體路 Sportsr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