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人工智能】小學子女應不應該用AI做功課? AI是學習夥伴 亦潛在4個學習危機

MamiDaily

更新於 09月26日09:45 • 發布於 09月26日05:41 • PressLogic - Mami親子日常

人工智能(AI)普及,利用AI寫文章、生成圖片、完成簡報、作文等都十分方便,但如果小學生子女用AI做功課,家長是否接受呢?與其陷入「禁或不禁」的兩難,不如換個思路:既然無法阻止,何不主動引導?

當AI的身影出現在子女的書枱,許多家長的內心也響起了警報

Photo from MamiDaily

強大的學習輔助工具

家長應否允許小學生子女使用AI做功課?這場討論早已超越了「應否」的層面,因為禁止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當AI已成為唾手可得的工具,家長更應探討的,是如何引導下一代駕馭人工智能。從正面思想,其實AI是強大的學習輔助工具,可視為「24/7私人導師」,無論任何時候,當孩子遇到難解的數學題或複雜的科學概念,AI能快速整合及總結大量資訊,且不厭其煩地一次又一次解釋,幫助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課題的重點,提升資料搜集效率。無論是翻譯詞語、糾正語法,還是進行外語對話練習,AI都能提供即時反饋,彌補了課堂時間有限、家長未必懂得教的缺口。

家長目標不是培養一個不懂使用AI的孩子,而是要培養一個懂得駕馭AI的孩子

Photo from MamiDaily

4個潛在學習危機

然而,倘若使用不當,AI可能隱藏着侵蝕核心能力的危機。

1. 功課的價值在於過程中的思考、分析和解難。若學生習慣直接向AI索取「完美答案」,便完全繞過了這個鍛煉大腦的過程,長遠會導致批判性思維、邏輯推理及解難能力萎縮。

2. 小學生對「抄襲」和「原創」的概念本已模糊。直接複製AI的答案,會讓他們誤以為這是「走捷徑」的聰明方法,而非學術不誠實的行為,從而養成不良的學習習慣。

3. AI並非萬無一失,它可能會提供過時、帶有偏見甚至完全錯誤的資訊。小學生心智尚未成熟,缺乏足夠的知識基礎去辨別真偽,容易全盤接收,將謬誤當成事實。

4. 過度依賴AI尋求靈感,會令學生的作品變得千篇一律,缺乏個人風格與獨特情感。學生可能會失去從生活中觀察、感受並轉化為文字或作品的原創能力,使創意與個性都被扼殺。

將AI視為一種工具,而非代筆,家長應與子女約法三章

Photo from MamiDaily

4大實用技巧:將原則付諸行動

與其禁止子女用AI,反而迫使他們將AI的使用「地下化」。家長要做的,是具體地引導孩子駕馭人工智能。

技巧一:訂立「家庭AI使用協議」

與其每天重複口頭警告,不如和孩子一起坐下來,共同制定一份清晰的書面協議。內容可包括:

  • 使用時機: 甚麼時候可以用?(例如:「自己已嘗試解答但仍遇困難時」、「必須先自己思考並嘗試解答」)
  • 使用範圍: 可以用來做甚麼?(例如: brainstorm、檢查錯別字、解釋概念,但不能直接生成整段文章)
  • 誠實條款: 凡是藉助AI完成的部分,需在功課上簡單註明,以示誠實。
  • 適當限制:使用AI時需與家長一同進行。

技巧二:教導成為「提問工程師」

AI的產出品質,取決於提問的品質。教導孩子分辨「好問題」與「壞問題」的區別,以及強調「提問」而非「抄寫」。

  • 壞問題(索取答案): 「幫我寫一篇關於海洋公園的遊記」、「幫我寫一篇關於環保的500字作文」。
  • 好問題(啟發思考): 「我想寫一篇海洋公園的遊記,請給我五個有趣的形容詞來描述過山車的感覺」、「請用小學生的角度,解釋一下海豚的溝通方式」、「請給我三個關於環保的故事開頭」。

技巧三:引入「事實查核」環節

將「Fact Check」變成使用AI後的指定動作。由於AI可能提供錯誤資訊,家長應引導孩子:

  • 交叉驗證: 「AI說的這個歷史年份,我們在書本/維基百科上再核對一下好嗎?」引導孩子透過書本、官方網站等多個渠道進行驗證,培養他們凡事求證的批判精神。
  • 尋找來源: 鼓勵孩子反問AI:「你的資料是從哪裡來的?」培養他們對資訊來源的警覺性。

技巧四:進行「AI逆向工程」

這是一個絕佳的深化學習練習。讓孩子拿一段由AI生成的文字,然後請他:「用自己的話重述一次」, 考驗他是否真正理解內容。另外,要求孩子「找出核心觀點」, 訓練他的歸納總結能力。最後是「評價與修改」,問問孩子:「你覺得AI哪裏寫得好?哪裏可以寫得更好?」鼓勵他加入自己的觀點和文筆。

家長不妨與孩子一同探索AI的新功能,一起討論使用的心得

Photo from MamiDaily

AI的浪潮已無法逆轉,它將成為未來世代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家長的目標,不應是培養一個不懂使用AI的孩子,而是要培養一個懂得駕馭AI、能獨立思考、明辨是非的孩子。

延伸閱讀:

【升小】精選官津36校網每個網一至兩間最受歡迎小學

延伸閱讀:
【有毒父母】10個典型「有毒父母」的行為 出於愛卻成枷鎖 無形中剝奪孩子童年

Text:Mami Editorial

閱讀完文章,記得追蹤 MamiDaily親子日常 以下平台,隨時接收最新育兒教育資訊 !

【Follow MamiDaily親子日常 IG】

【Like MamiDaily親子日常 FB】

查看原始文章

【孩子吃糖】孩子想吃糖 媽媽總是答應不加以限制 她分享背後原因 家長也力挺這做法

MamiDaily

【教學困難】不滿媽媽教細老功課態度 決定自告奮勇教弟弟 結局出乎意料 網民大讚很有愛

MamiDaily

【社交能力】研究:想讓孩子從小有傑出社交能力 離不開父母這9個關鍵做法!

MamiDaily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