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茵魯爾世大運 港隊2金1銀4銅收官
【體路專訊】第32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於7月27日在德國萊茵魯爾都會區煞科,中國香港代表團派出75名運動員分別出戰10個體育項目,並以2金1銀4銅在獎牌榜位列第26。雖然港隊在獎牌數量未及上屆成都的4金1銀7銅,但一班乒乓球、劍擊和游泳港將亦各有突破,先後為港隊寫下歷史新章。
中國香港代表團派出75名運動員,分別出戰射箭、競技體操、田徑、羽毛球、劍擊、賽艇、游泳、乒乓球、跆拳道及網球等10個項目,當中劍擊隊派出最多的17人,並包辦當中1金1銅。為港隊打頭陣的女重劍手佘繕妡在個人賽一路過關,決賽戰至「決一劍」擊退烏克蘭前世少冠軍Anna Maksymenko,成功衛冕並為港隊贏得今屆首金。
今年從美國聖母大學畢業的佘繕妡,成為港隊歷來首名在兩屆世大運贏得冠軍的運動員。這名24歲港將賽前揚言在世大運的最後探戈以獎牌為目標,最終奪冠也可為其大學生涯劃上完美句號。
首戰世大運的薛雅齊則於女子佩劍個人賽打入4強,力戰下以12:15僅負韓國「世二」全河英摘銅,繼2011年深圳世大運的歐陽慧心後,再有佩劍港將踏上世大運頒獎台。這名19歲新星不諱言得獎是意外之喜,同時增添自信迎接新挑戰,因「這面獎牌令我記起自己是幾強的運動員」。
相關報道:
萊茵魯爾世大運|薛雅齊摘銅 佩劍港隊相隔14年再登世大運頒獎台
萊茵魯爾世大運|薛雅齊接連突破添自信 「這面銅牌令我記起自己幾強」
泳隊則有「蛙王」麥成霆在男子200米蛙泳連破港績,最終將自己保持的香港紀錄推快至2分10秒53奪得銀牌,成為港隊首名在世大運踏上頒獎台的男泳手。這名香港中文大學學生坦言賽前沒有預期過能夠不斷刷新記錄,歸功過往的訓練。
雖然泳隊只得一面銀牌,但一眾港將亦突破自我,在不同項目游出新港績。非大港隊泳手的張智傑在男子100米蛙泳準決賽游出1分00秒50,隨後亦聯同關鵬、伍棹然和何肇倫在男子4×100米四式接力游出3分41秒71,將港績推快0.69秒,在香港城市大學就讀的張智傑感謝父親一直以來對他的栽培,又指今次世大運收穫甚豐,「我不僅有機會與世界頂尖選手較量,更突破了自己的極限。」
美國史丹福大學生關鵬在男子100米背泳初賽,則游出55秒51,以0.1秒優勢打破香港紀錄。
相關報道:
萊茵魯爾世大運|麥世霆200蛙再破港績摘銀 港隊男泳手首登世大運頒獎台
港乒在今屆世大運表現出色,除了靠男雙奪得香港歷來首面世大運乒乓金牌,亦分別在混雙、女團及女單收獲銅牌,以隊史最佳的1金3銅成為大贏家。當中合作近10年的陳顥樺(香港城市大學)和姚鈞濤(香港中文大學)在男雙賽事聯手,殺入決賽並以局數4:1擊敗日本組合岡野俊介/谷垣佑真奪金,為港乒實現零的突破。陳顥樺亦夥拍黃凱彤(香港大學)在混雙摘銅,這名港乒新星冀嘗試追趕「一哥」黃鎮廷的步伐,為師兄在國際賽場分擔壓力。
至於上屆世大運港乒女團摘銅班底之一的吳詠琳(香港科技大學),今屆再跟黃凱彤、江芷林(香港科技大學)及李凱敏(香港理工大學)再奪銅牌。吳詠琳更在女單殺入4強,為港乒拿下世大運首面單打銅牌,她直言在隊中擔當主力未感壓力,「今屆的擔當大了很多,但我對自己很堅定和有決心,相信自己可以做到。我們團體賽本身也很團結,上到場會有隊友在下面打氣,所以我也很享受,而且又再拿到這塊銅牌就更加開心。」
相關報道:
萊茵魯爾世大運|乒乓港隊滿載而歸 陳顥樺冀嘗試追趕黃鎮廷腳步
萊茵魯爾世大運|吳詠琳奪隊史單打首面獎牌 港乒1金3銅謝幕創歷來最佳
萊茵魯爾世大運|陳姚配男雙封王 吳詠琳女單闖4強 港乒單屆4牌創歷史
香港體育學院及香港賽馬會於2023年推出賽馬會優秀運動員獎勵計劃(計劃),向在大型綜合運動會表現出色的香港運動員提供現金獎勵,鼓勵及表揚運動員爭取佳績,為港爭光。這項3年計劃涵蓋多個大型綜合運動會,包括在德國萊茵魯爾舉辦的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是次賽事的香港個人項目金、銀、銅牌得主,可分別獲得港幣50萬、25萬及10萬元獎金;而團體項目的金、銀、銅牌得主,則可分別獲得港幣100萬、50萬和20萬元獎金。
港隊在今屆世大運以2金1銀4銅收官,連同過去賽事累計取得10金3銀18銅。至於下屆世大運將於2027年盛夏於忠清道上演,這也是韓國歷來第3次舉辦夏季世界大學運動會。
2025萊茵魯爾世大運港隊成績(2金1銀4銅)
金牌:劍擊女子重劍個人賽(佘繕妡)、乒乓球男子雙打(陳顥樺、姚鈞濤)
銀牌:游泳男子200米蛙泳(麥世霆)
銅牌:劍擊女子佩劍個人賽(薛雅齊)、乒乓球女子團體賽(吳詠琳、李凱敏、江芷林、黃凱彤)、乒乓球混合雙打(陳顥樺/黃凱彤)、乒乓球女子單打(吳詠琳)
歷屆世大運港隊成績(8金2銀14銅)
2023成都世大運(4金1銀7銅)
金牌:武術男子太極劍(許得恩)、女子重劍個人賽(佘繕妡)、男子花劍個人賽(張家朗)、男子花劍團體賽(張家朗、蔡俊彥、吳諾弘、李逸朗)
銀牌:武術男子南拳(劉子龍)
銅牌:武術男子太極拳(許得恩)、女子棍術(沈曉榆)、乒乓球女子團體賽(杜凱琹、蘇慧音、林依諾、吳詠琳、李凱敏)、乒乓球混合雙打(何鈞傑/杜凱琹)、男子花劍個人賽(蔡俊彥)、網球混合雙打(黃澤林/王康怡)、羽毛球男子單打(高城熙)
2019拿坡里世大運(2銅)
銅牌:網球女子單打(張瑋桓)、網球女子雙打(張瑋桓/伍曼瑩)
2017台北世大運(2金2銅)
金牌:游泳女子100米自由泳(何詩蓓)、游泳女子200米自由泳(何詩蓓)
銅牌:網球男子雙打(楊柏朗/黃俊鏗)、武術女子太極拳太極劍(莫宛螢)
2015光州世大運(1銀)
銀牌:游泳女子50米背泳(歐鎧淳)
2011深圳世大運(3銅)
銅牌:田徑男子4×100米接力(何文樂、黎振浩、梁祺浩、葉紹強)、劍擊女子佩劍個人賽(歐陽慧心)、體操女子跳馬(黃曉盈)
2009貝爾格萊德世大運(2金)
金牌:游泳女子100米自由泳(韋漢娜)、游泳女子100米蝶泳(韋漢娜)
《體路Sportsroad》
屬於香港人的體育新聞平台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Sportsroad/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sportsroad.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