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高齡者「長期服用安眠藥」醫示警:極易意識混亂釀駕駛危機

Heho 健康(台灣)

更新於 07月18日06:17 • 發布於 07月18日08:08 • 劉一璇

高齡駕駛隨著年齡增長,反應能力、認知功能及視力皆逐漸退化,不僅會導致自身事故嚴重度上升,也對其他脆弱用路人如行人、單車與機車騎士造成更大威脅。台北醫學大學衛生福利政策研究中心舉辦研討會,從高齡駕駛管理制度、藥物與疾病對駕駛風險角度剖析高齡危險駕駛的隱憂。

75 歲以上高齡駕駛 造成行人死亡率為所有年齡層最高

2011 年到 2023 年間警政署交通事故資料指出,超過 42 萬件汽車事故中,75 歲以上高齡駕駛造成行人死亡率為所有年齡層最高,是 41 至 64 歲駕駛族群的 2.44 倍,且風險隨年齡上升顯著加劇。

台北醫學大學傷害防治學研究所教授白志偉也說明,按研究顯示,自 65 歲起每增加 1 歲,行人死亡事故風險上升 4.5%,而 75 歲以上則上升達 11.3%;自身死亡風險每年增加則為 8.8%。

此外,無照駕駛風險更高,65 至 74 歲無照駕駛造成脆弱用路人死亡事故風險為有照駕駛的 1.82 倍,75 歲以上更達 3.18 倍,若以造成行人死亡的交通事故來看,75 歲無照駕駛致死風險為 41 至 64 歲無照駕駛的 3.25 倍。這些數據反映高齡與無照駕駛的複合風險效應,並強調高齡駕駛管理制度雖方向正確,仍需更多配套改善措施,才能有效保障行人與駕駛的安全。

認知退化、視聽能力減弱  恐釀高齡駕駛判斷失準

萬芳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吳芝穎說明,高齡者常見的健康風險,例如:認知退化、視聽能力減弱、肌力與反應能力下降;這些風險可能導致高齡駕駛者出現判斷失準、閃避不及或誤踩油門等危險。

此外,高齡者一些常見用藥也會產生駕駛風險,特別是長期服用安眠藥、抗焦慮藥、止痛藥等中樞抑制劑者,容易出現嗜睡、暈眩、意識混亂或反應遲鈍副作用,顯著增加高齡駕駛危險性。吳芝穎強調,如果長期同時服用超過 4 種以上藥物,藥物副作用發生風險更會顯著提升。

吳芝穎表示,高齡者可以使用例如「Driver 65 Plus」等一些自我檢測的工具,來評估自身是否適合駕駛。他建議,高齡駕駛管理制度應從現行的「以年齡區隔為主」的模式,轉向「以風險為核心」的精準辨識與分級管理,並應建立醫療與監理資訊整合平台,建構完整駕駛風險評估制度,盡早發現高風險不適駕者個案。同時,也要推動替代交通選項,如接送補助、社區交通車與熟齡專車,避免長者因失去駕駛能力而陷入就醫不便與社交孤立。

文/劉一璇、圖/楊紹楚

諮詢醫師:萬芳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吳芝穎

>>點擊加入 Heho 健康好友 獲取更多健康新知

查看原始文章

全台近 1/4 交通死亡為高齡騎士!提升長輩認知功能和體能是關鍵

Heho 健康(台灣)

長者交通事故年年攀升!訓練「三力」提升高齡騎士用路安全

Heho 健康(台灣)

長者臥床一週掉 10% 肌力!跌倒 4 原因 防跌 3 步驟一次看

Heho 健康(台灣)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