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新聞

專訪|聽障青年襲警獲判無罪 近4年爭取公平審訊之路 母:希望我哋經歷幫到人

法庭線 The Witness

發布於 2023年06月08日01:00

羅鎮傑和母親的家中,有一個掛牆月曆。在 5 月那一頁,數格被劃上記號,是傑仔的上庭日子。原訂 9 天的審訊,提早在第 5 天審結——傑仔被裁定襲警罪不成立。

這並非傑仔首次面對審訊。2019 年 9 月,他在銅鑼灣被捕,2020 年 3 月案件首次提堂,同年 12 月經審訊後,裁定襲警罪成,判入更生中心;傑仔翌年上訴得直,案件發還重審。

傑仔獲判無罪後,與母親並肩步出東區裁判法院。羅媽媽展露了久違的笑容,接受傳媒訪問時,只是簡單地說「好開心」,連聲感謝記者的關注。語畢,牽著傑仔的手離開。

喜悅背後,是兩母子近 4 年來的煎熬,既要面對生計、學業停頓,又擔心保釋、上訴是否成功。甚至是傑仔的聽力,羅媽媽也緊張兒子在重審時能否聽清楚,獲得公平審訊。

爭取公義的路並不容易。羅媽媽說,堅持為兒子討回公道,只因她由始至終都相信兒子清白,

「反正我哋都係一路行⋯」

「冇諗過一行行 4 年,行咁耐、拖咁耐啫。」

母:「聽到同明白係兩樣嘢」

「等等,姐—姐—問—你—」訪問期間,羅媽媽意會到傑仔聽不懂,叫停了記者,以誇張嘴型向他說出問題,讓他讀唇。羅媽媽向記者解釋:「聽到同聽明白係兩樣嘢,聽到聲音,唔代表佢完全明白嗰句說話意思。」

傑仔原是健聽,初中一次踢球不慎撞到燈柱,聽力從此受損,檢查後也找不到原因,一夜之間變成聽障。傑仔雙耳只能聽到 90 分貝或以上的聲音,「我哋正常人係幾個分貝都聽到,所以你可想而知,佢差唔多真係全聾咁濟。」羅媽媽說。

傑仔原是健聽,初中時踢球不慎撞到燈柱,聽力從此嚴重受損,左耳須配戴助聽器。 (攝:Tszhei Chan)

不過,戴上助聽器不等於聽見。助聽器同時接收人聲及環境聲,每當傑仔去到嘈雜的地方,環境越嘈吵,雜音就會越多,故他仍然無法聽清楚,有時也要「靠估」。只有在極度安靜的地方,傑仔才能完整聽到別人說話。

羅媽媽說,傑仔懂得讀唇,但因後天失聰,以前從未接觸過手語,加上要兼顧學業及案件,一直未有機會學習。學懂手語,不僅是傑仔的目標,羅媽媽亦心急想學,「始終你同佢溝通都係有用。」

訪問期間,羅媽媽意會到傑仔聽不懂,遂以誇張嘴型向他說出問題,讓他讀唇。 (攝:Tszhei Chan)

傑仔適應溝通方法的同時,羅媽媽也在適應。她最初以書寫與傑仔溝通,後來調高聲量說話,笑言旁人看來,覺得他們在吵架。另一方面,傑仔患有過度活躍、讀寫障礙及言語障礙,本來已經難以理解文字意思,加上聽障,羅媽媽擔心他讀書會更吃力,遂為他選擇麵包製作及咖啡調配課程,希望他學得一門手藝,有助未來生活。

「聽從皇太后意思去讀!」傑仔打趣道,然後說最想學日文。

羅媽媽望望傑仔,「(你去)讀書,老師可能講功課,你聽唔聽到一半呢?你接唔接收到一半嘅知識呢?」又或是,「人哋問『你有冇』,佢可能淨係聽到『有』字,聽唔到『冇』字,有時啲高低音嘅接收,係收唔到」。

一字之差被裁罪成

判刑向母高呼「生日快樂」

「有」與「冇」,一字之差,正正是傑仔原審時被定罪的其中一個關鍵,也是他與母親爭取公平審訊之路的開端。

2019 年 9 月 15 日,傑仔被指在銅鑼灣企圖搶去一名高級警司的胡椒噴霧,糾纏間令對方雙膝擦傷,被控一項襲警罪。

案件原審時,傑仔戴著助聽器,再戴上法庭耳機,由傳譯員複述律師、裁判官的說話,但兩機不時「疊聲」。另外,控方盤問時提到,「警員係咪從來都冇講過『男人大丈夫,做錯事要認』?」傑仔回答同意,其後在辯方覆問時指聽錯問題,澄清答案是不同意。

裁判官鄭紀航裁決時質疑,本地話不會出現「從來都有」這語法,不相信被告將「冇」聽成「有」,認為他清楚明白問題,又斥他謊話連篇、誇張失實,故不接納其證供,裁定罪名成立。

傑仔與母親在月曆上,記低傑仔上庭的日子。 (攝:Tszhei Chan)

傑仔憶起該次作供期間,曾向傳譯員表示「太快啦、慢啲啲」,惟情況沒改善,他亦不知道、不敢要求法庭各方減慢語速。有時他未理解到句子意思便回答,最終「答錯問題」。

全程旁聽的羅媽媽,形容傑仔第一次上庭又怕又緊張,「未經歷過呀嘛」。她留意到裁判官、傳譯員戴著口罩、語速很快,使傑仔未能讀唇,聽到兒子答錯後亦不禁搖頭。

判刑那天,剛好是羅媽媽的生日。傑仔被判入更生中心,離庭前向母親急聲高喊:「媽,生日快樂!」。這是兩人首次沒有一起慶祝生日,傑仔託朋友買了一個生日蛋糕,讓羅媽媽又感動又心痛。最終﹐蛋糕擱置在家中,「我當然冇心情食,成晚喺度喊,擔心佢入去會唔會畀人恰。」

母:「我個仔冇做過,我咪堅持」

傑仔在更生中心服刑期間,羅媽媽不能每天探望他,兩人用書信溝通。傑仔面對鏡頭,總愛唱反調,「我冇寫畀你,唔想寫畀你,難得我清靜一段時間」。羅媽媽趕快澄清他在說笑,「所以佢就係咁衰,明明我哋好認真,突然間整個爛 gag 出嚟。」

從傑仔寫給母親的信可見,他有多想念對方。信上都是傑仔密密麻麻的字跡,畫了不同公仔,懂事地著媽媽放心及小心身體。

傑仔在更生中心服刑時,不時寫信給母親,著她放心及小心身體。

在羅媽媽心中,聽話的傑仔不可能襲警,「(警方)當初話佢打警察,我係唔信。」回想傑仔被捕當晚,在警署內見到他滿身傷痕,便連珠炮般罵他,「叫咗你唔好出街㗎啦」、「你係都唔聽我枝笛」。羅媽媽以為簽署文件後,就可以帶兒子去看醫生,怎料文件成為呈堂證物,甚至是招認。她嘆道:「我又唔識⋯搞咗我個仔咁多年,佢又辛苦我又辛苦。」

她將上訴決定交由傑仔選擇,強調自己只是在背後支持,「我都係嗰句說話,(問傑仔)『你自己有冇做過?』,冇做過你咪自己選擇,繼續去囉。」傑仔還押及服刑共 7 周後,獲准保釋等候上訴,兩人見面一刻,相擁而哭。

2021 年 9 月,高院法官張慧玲表示,被告或未能完全跟上審訊內容,口供詞不達意,批評原審官、控方、辯方「全世界都犯錯」,裁定上訴得直,下令案件發還重審。

「因為我個仔冇做過,我咪堅持囉。」羅媽媽堅定地說。從裁判法院至高等法院,兩母子是這樣走過來的。

傑仔 2021 年獲准保釋等候上訴期間,曾與母親以背面受訪。申訴原審不公。(資料相片)

母子近 4 年的煎熬

接下來,又是漫長的等待。由上級法院下令發還重審,至案件重新提訊,相隔一年多。

過去 4 年,兩母子面對極大壓力,羅媽媽每天都提心吊膽,「每日擘大眼就係『哎呀,個仔幾時要上庭啊』,上庭又聽唔清楚點算,又答錯又點算。」羅媽媽擔心案件隨時開審,不敢找全職,只依靠兼職維生;傑仔的學業亦因案件一度中斷。

傑仔平日會打機、看動漫減壓,羅媽媽笑說他愛看《貓和老鼠》、《多啦 A 夢》,「佢可以由朝睇到晚,都係睇嗰套。」傑仔「反擊」拍拍母親肩,「你就係胖虎」,取笑媽媽身材。羅媽媽向他說:「冇辦法啦,你呢 4 年你媽咪壓力幾大,搞到阿媽暴肥就係咁樣。」不僅如此,案件亦加重羅媽媽抑鬱症的病情,「要加藥,本身食兩粒,而家食兩粒半。」

2023 年 5 月,傑仔再度踏入法院受審,傳譯員和律師再沒有「疊聲」,庭內充斥職員的打字聲。傑仔觀看電腦屏幕上的文字,理解審訊內容,看到裁判官鄧少雄的提問,能夠即時回答。他形容自己樂觀,加上有即時字幕的協助,應訊心情比之前輕鬆。不過,羅媽媽並沒有鬆懈,每朝上庭前,都叮囑傑仔不要心急,看清楚問題才回答。

傑仔候審期間,會以打機減壓。 (資料相片)

「龍耳」創辦人邵日贊感母子壓力

成兩人溝通橋樑

陪伴傑仔上庭的,還有聾人慈善機構「龍耳」的創辦人邵日贊。阿贊從原審開始跟進傑仔的個案。(見另稿)他不單協助傑仔與律師溝通,更是兩母子的橋樑,形容這對母子互相「又愛又恨」。

當然,「恨」只是表面,羅媽媽不喜歡傑仔常常打機、對案件吊兒郎當;傑仔又嫌母親嘮叨。阿贊熟悉兩人,知道他們關心對方,憶述傑仔服刑期間,曾向他透露偷看過母親的存摺,只剩下少量儲蓄,他知道上訴費用高昂,希望阿贊想辦法幫助母親。傑仔又知道母親身體不好,曾買了一隻運動手錶給她,鼓勵她做運動。

阿贊夾在兩人中間,充當調解員。他說傑仔並非如想像般樂觀,在案件重審期間試過壓力爆煲。有一次,他們往餐廳午膳,傑仔突然用水淋向自己,說「坐監啦、唔食啦」。阿贊勸導羅媽媽不要再向傑仔囉嗦,說他打機只是放鬆,「佢成日望住啲案件,同埋自己應該要點樣(應對),不停咁諗,自己壓力好大。」

另一邊廂,阿贊希望傑仔明白母親心情,總對他說:「媽咪緊張你,因為你係佢唯一嘅仔呀嘛,佢都唔想你有事。」

「龍耳」創辦人邵日贊跟進傑仔案件近 3 年,說看到兩母子不時有磨擦,但其實關心對方,便充當調解員,希望他們互相諒解。 (攝:Tszhei Chan)

結果原定 9 日的審訊,裁判官在第 5 日裁定案件罪名不成立。羅媽媽形容當時心情興奮,放下心頭大石,「起碼唔使每日瞓醒覺,驚住唔知幾時要去上庭,起碼冇咗呢種壓力。」

傑仔則說,當時一臉平靜,但其實內心高呼「Yeah」。羅媽媽打斷道:「咁即係有(開心)囉,講咁長!」傑仔嘟囔說:「又係你叫我唔好⋯」。羅媽媽沒他好氣,「咁梗係唔會即刻喺個庭舉晒手 Yeah 啦!」。兩人又在鬥嘴。

羅媽媽受訪期間「爆料」,傑仔緊張得掩蓋著其嘴巴,不讓她說下去。 (攝:Tszhei Chan)

站在鎂光燈下 只盼不再出現「冤案」

案件告一段落,傑仔自言 4 年來成長及勇敢了。記者追問,為何覺得自己「大個咗」,他鬧著玩說:「本身年紀夠大」。羅媽媽補充,他經歷案件後,思想變得成熟,也更會諒解母親。「我哋相依為命咗咁多年,其實佢心入面係知,不過有時把口衰。」

羅媽媽慶幸傑仔現在沒有案底,能夠選擇的路多了。她憶起最初讓傑仔學習烹飪﹐是擔心「有一日我搵唔到食,佢都可以搵食⋯我哋啲阿媽級係咁樣,諗啲嘢好實際」。如今傑仔重拾學業,改修讀歷史課程,因想了解不同國家文化,羅媽媽也是無條件支持,「佢話佢要追求理想,我當然尊重佢。」

她望向兒子說:「嚟緊要諗吓條路應該點行啦,諗清楚,你就大步踏出去行、做,做完就繼續努力做,人嘅生活就係咁。」

因為一宗襲警案,兩母子走進大眾視線,更促使平機會推出《聾健司法平等指引》。回想當初,羅媽媽擔心影響案情,一直保持低調,不願受訪;後來傑仔被定罪,她決定不露面受訪,申訴原審不公;最後兒子重審獲判無罪,兩人昂首步出法院,滿臉笑容接受傳媒訪問。

案件於 2020 年開審時,傑仔與母親步出法院,並用雨傘遮蓋容貌。 (資料相片)
2023 年 5 月 29 日,傑仔重審獲判無罪,與媽媽在庭外接受傳媒訪問。

「因為想我哋嘅經歷可以幫到人。」羅媽媽強調,與兒子是平民百姓,不想站在鎂光燈下。惟與傑仔飽受案件折磨後,她不願再出現「冤案」,希望新指引能為聽障人士帶來希望。

月曆上,佈滿記號的 5 月被撕去,傑仔母子迎來新的一頁。

兩母子受訪期間,不時十指緊扣。 (攝:Tszhei Chan)

採訪:馮家淇 林心怡

攝:Tszhei Chan

《法庭線》報道全部免費開放,有賴讀者訂閱支持營運:

https://bit.ly/3LJeOzX

追蹤《法庭線》網站及各平台:

https://linktr.ee/thewitnesshk

查看原始文章

平機會推《聾健司法平等指引》 「龍耳」邵日贊談「聾人與公平審訊的距離」 - 法庭線 The Witness

法庭線 The Witness

聽障男生襲警案發還重審再提堂 法庭設即時字幕 辯方指檢控期限已過 - 法庭線 The Witness

法庭線 The Witness

聽障男生襲警重審案 官裁定罪名不成立 指有警稱「我同阿sir對埋故仔先」令人不安 - 法庭線 The Witness

法庭線 The Witness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留言 9

留言功能已停止提供服務。試試全新的「引用」功能來留下你的想法。

最新內容

外交部駐港公署批評外國政治人物妄議通緝反中亂港份子

商台新聞

防虛假宣傳誘導消費 3間電信企業統一營銷號碼

on.cc 東網

港鐵引入客流預測模型及分流系統 助應對啟德體育園散場人潮

商台新聞

油麻地巴士漏偈油 消防到場清理

on.cc 東網

商務部:國內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充足

商台新聞

中國駐日大使館:中國遊客大阪遇劫受傷 向日方提嚴正交涉

商台新聞

研究揭900萬年前 薯仔從番茄祖先演化而來

on.cc 東網

新方法合成超級鑽石 百微米級六方金剛石

on.cc 東網

內地女誤墮騙局失財52萬元 助處理190萬元騙款

on.cc 東網

全港多區反黑工 16人被捕包括僱主

on.cc 東網

屯門一名工人跌入水缸昏迷

商台新聞

副總理張國清到河北指導救災和搶修恢復工作

商台新聞

中俄今日起舉行海上聯合演習 為期5日

商台新聞

內地整治成都世運會網絡環境 防造謠歧視網暴

on.cc 東網

副總理劉國中到廣東調研基孔肯雅熱疫情防控工作

商台新聞

康文署加強防控蚊患 清除康樂場地井蓋積水

商台新聞

「慢病共治」已有逾14萬人參加 患者健康狀況有改善

商台新聞

人民日報發表評論文章 稱輝達應拿出H20晶片安全證明

商台新聞

內地打擊危害野生動物犯罪 重點排查野味店等

on.cc 東網

港女到新加坡機場交收逾2千萬元可卡因 與4肯尼亞婦涉販毒被捕

on.cc 東網

先讚川普是偉人!韓官員曝談成15%關稅秘訣

NOWnews 今日新聞

元朗街頭婦人捱打兼跌倒 施襲中年漢逃逸

on.cc 東網

風後上海迎強降雨嚴重水浸 6人造謠干擾抗颱工作被拘

on.cc 東網

旺角三死火警 消防處長:單位內光管嚴重焚毀或是起火源頭(更新)

am730

保險公司前區域經理夥下線代理詐騙佣金140萬 判囚41個月

am730

娃哈哈接班人陷爭產 法官頒令宗馥莉不得挪用香港帳戶資產

on.cc 東網

通訊局不就中國移動香港建議收購香港寬頻展開競爭調查

商台新聞

港車北上|9月1日起逢周二、三 計劃下車輛無須預約可經港珠澳大橋前往廣東省

am730

9月起逢周二三「港車北上」車輛毋須預約 可經港珠澳大橋往廣東

商台新聞

樹仁大學校監胡鴻烈逝世 校方委任次子胡懷中為署任校長

am730

濫用公屋|居民申報暪擁兩物業 判囚兩月緩刑一年

am730

消防處長:旺角三死火警單位內光管嚴重焚毀 或是起火源頭

商台新聞

7月白紋伊蚊指數保持低水平 謝展寰視察預防基孔肯雅熱工作

商台新聞

運輸署優化港車北上安排 下月起周二及周三無須預約 公眾假期等除外

on.cc 東網

屯門新墟街市有叉燒含禁用染色料 食安中心指令停售

商台新聞

屯門男工夾困大廈天台喉管 昏迷送院

on.cc 東網

加州男子交友軟體誘騙性侵5女 判刑111年不得假釋

VOCO News

珍惜生命|大埔宏福苑七旬翁疑由外牆棚架墮樓 當場死亡

am730

相隔9年 中韓重啟外交部發言人磋商

on.cc 東網

警搗油麻地毒窟 檢逾9000元可卡因藍精靈拘20人

am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