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無小事|公屋輪候時間降至5.1年新低 何永賢:簡約公屋見效 未來供應持續增加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接受新城廣播《民生無小事》節目訪問,與主持林潔瑩分享房屋局最新工作進展。何永賢指,最新公屋綜合輪候時間已降至5.1年,這是自2018年首季以來的最低水平。
何永賢在本台節目中表示,該輪候數字相比上任前的6.1年,整整縮短了一年,成效來之不易,並強調簡約公屋的加入顯著改善了基層市民的輪候情況。
何永賢指,簡約公屋針對有迫切需要的家庭,如居住環境惡劣、有初生兒童、長者或殘疾人士等,會優先獲分配單位。目前,元朗攸壆路的簡約公屋項目已全部入住,共2100個單位,簡約公屋整體輪候時間僅2.3年,低於政府原有的3年目標。此外,牛頭角彩興路的2300個單位也已開始交付鑰匙,至今已有1500多戶入住。
若不計簡約公屋,傳統公屋的輪候時間輕微上升,由上一季的5.3年升至5.4年。何永賢解釋,主要是因為回收的單位多位於市區,而市區的輪候時間原本就較長,部分申請人已輪候六年以上,因此分配這些單位時,輪候時間會略有上升。
至於打擊濫用公屋方面,至今已回收9000個單位。何永賢表示,若新建一個單位需花100萬,因此收回該批單位為政府節省90億元以上,强調回收工作不僅節省公帑,也確保資源合理運用。當局推出的舉報獎勵計劃,至今收到3500宗舉報,其中7至8宗材料較具體,並有3宗成功舉報,於7月發出首批獎金。
何永賢提到,未來五年資助出售房屋單位將達5.5萬個,每年平均超過1萬個,為市民提供更多置業選擇。她鼓勵公屋住戶考慮購買資助房屋,實現向上流動。此外,樓價從高峰回落約28%,加上政府調整印花稅政策,400萬港元以下的物業印花稅僅100港元,也有助刺激市場活力。
房屋局繼續推動「共築・創業家2.0」計劃,與私人發展商合作,為年輕人提供創業空間。何永賢指,目前已有60個商鋪位置可供使用,其中50個來自私人機構,10個來自房委會。她續指,計劃反響積極,年輕人的創意產品為屋邨帶來新活力。 何永賢亦透露,房屋局的下半年工作重點將在施政報告中詳細公布,屆時會再向公眾介紹相關政策進展。
詳細訪問內容,請重溫 8 月 24 日,中午12時 – 1 時《民生無小事》節目,新城「財經台」、「知訊台」、「采訊台」三台聯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