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運動

「日式走路法」是什麼?研究證實的「減脂神招」,比一般有氧更輕鬆有效!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更新於 20小時前 • 發布於 20小時前 • Kara Cuzzone

PHOTO CREDIT: IG@roses_are_rosie

「日式走路法」的正式名稱其實是「間歇走路訓練(Interval Walking Training, IWT)」,起源於2007年日本信州大學的研究。不過它真正走紅,得歸功於TikTok掀起的話題熱潮。由於這項訓練法源自日本研究,許多網友便簡稱它為「日式走路法」,成為近期社群上備受關注的減脂新招。

跟一般穩定配速的健走不同,「日式走路法」屬於高強度的間歇訓練,重點在於交替進行快走與慢走:3分鐘快走(約達最大心率的70%)後,再以3分鐘慢走(降至最大心率的40%)調節,重複進行多組。如果單靠走路無法讓心率達標,也可以改用慢跑,但這樣技術上就不算IWT了。

根據2007年信州大學的研究,團隊針對186名女性與60名男性(年齡介於44至78歲)進行為期五個月的觀察,分為三組:高強度間歇走路組(每週至少4天、每天進行5組IWT)、中強度穩定健走組(以約最大有氧能力的50%、每天8,000步)、以及未運動的對照組。研究發現,規律執行IWT的人在大腿肌力、有氧耐力方面都有顯著提升,不僅能有效降低發炎反應,還能預防與年齡相關的健康問題,例如失智症與關節退化。

認識專家: Noelle McKenzie,註冊私人教練 (CPT),ACE 認證私人教練,Leading Edge Personal Trainers 共同創辦人。 Kristian Karstoft,醫學博士、哲學博士,哥本哈根大學臨床醫學系臨床副教授。 Shizue Masuki,哲學博士,神水大學神經健康創新系教授。 Joyce Shulman,註冊私人教練 (CPT),註冊私人教練和步行教練,著有《為什麼要步行? 》

雖然最早的日式走路法研究距今已近20年,但它的科學基礎與健康效益至今仍備受肯定。2007年以來,已陸續有多篇針對IWT(間歇走路訓練)的研究發表。今年1月《糖尿病研究期刊》(Journal of Diabetes Investigation)刊登的一項最新研究指出,有糖尿病與下肢無力問題的參與者,在長期執行IWT後,不僅步行能力明顯改善,連疼痛感與整體生活品質也獲得提升。

IWT也被專家認為是提升心肺功能的有效方式。ACE認證私人教練暨Leading Edge Personal Trainers共同創辦人 Noelle McKenzie 表示:「間歇走路是一種簡單但非常有效的有氧訓練,可以幫助身體更有效地利用氧氣。」隨著訓練時間累積,還能進一步提升VO₂ max(最大攝氧量),也就是身體在劇烈運動時所能利用的最大氧氣量,這是衡量心肺耐力的重要指標之一。

接下來,文章將帶你深入了解日式走路法的具體好處、它與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的差異,以及新手如何開始實踐這個話題健走法。

日式走路法的好處

雖然間歇走路訓練(IWT)有不少潛在好處,但實際成效仍會依每個人的運動習慣與體能狀態而異。

舉例來說,如果你已經每週固定跑步五到六天、每次都跑好幾公里,那麼IWT對你的心肺功能或體能提升,幫助可能相對有限。哥本哈根大學臨床副教授、2024年《應用生理學、營養與代謝》期刊IWT綜合研究作者 Kristian Karstoft 博士指出,這是因為你的肌肉與心肺系統早已習慣高強度負荷,而IWT的「快走階段」強度對你來說不構成挑戰,也較難在不跑步的情況下達到70%最大心率。

對於這類進階運動者,原始研究團隊之一的信州大學Masuki Shizue博士建議,不妨改以「慢跑與快跑交替」的方式進行,模擬從40%到70%最大心率的間歇強度。不過,她也提醒,目前這種改良型方式尚未經過像IWT那樣的正式研究驗證,效果仍有待進一步佐證。

但如果你平時很少運動,或大多從事強度偏低、心率提升不多的活動,那麼你就非常適合從IWT開始入門。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初學者最有機會感受到的幾大身體變化與健康好處:

改善心血管健康

根據2007年信州大學Masuki博士團隊的研究,參與者每週至少進行四次日式走路訓練,每次30分鐘以上,持續五個月後,其步行時的最大有氧能力提升了9%。這項變化代表身體能更有效率地攝取與利用氧氣,不僅提升耐力,也有助於整體心肺健康。

鍛鍊腿部肌力

同一項研究發現,日式走路法使參與者的大腿和腿筋力量分別提高了13%和17%。考慮到中等強度持續步行訓練組的參與者腿部力量幾乎沒有改善,這些數據尤其令人印象深刻。事實上,他們的力量測量結果與完全不步行的組別相似。

降低血壓

信州大學的研究團隊報告指出,參與日式走路法訓練的受試者血壓有所下降。Masuki博士解釋,這是因為間歇走路訓練(IWT)能提升身體素質,同時抑制與發炎相關的基因,而發炎正是導致高血壓的關鍵因素之一。此外,根據克利夫蘭診所的說法,隨著心臟持續運動變得更強壯,血壓也有機會逐漸降低。

降低生活型態相關疾病(LSD)的風險

規律進行間歇走路訓練(IWT),也被證實有助於降低第二型糖尿病與心臟病等生活習慣病的風險。根據2019年發表於《梅約診所學報》(Mayo Clinic Proceedings)的研究,參與者每週至少進行四次、每次30分鐘的IWT,持續五個月後,其「LSD指數」平均下降了17%。這個指數綜合了血壓、身體質量指數(BMI)、血糖與膽固醇等多項健康指標,用來衡量個體罹患生活習慣病的整體風險。

增加卡路里燃燒

認證私人教練暨健走教練、同時也是《Why Walk?》一書作者的 Joyce Shulman 表示,相較於全程維持固定強度的穩定有氧運動,間歇訓練能燃燒更多熱量。這是因為你在運動過程中讓身體處於更高強度的負荷狀態,會消耗更多能量。此外,間歇訓練還會產生所謂的「後燃效應(afterburn effect)」,也就是運動結束後身體仍持續燃燒熱量,用來回復氧氣濃度與代謝平衡。

所以如果你希望在健走時達到最大燃脂效果,日式走路法會是非常值得一試的訓練方式。

心情更好

其實,所有形式的走路都有助於提升心理健康。Shulman表示,當你走路時,身體會釋放讓心情變好的荷爾蒙,包括腦內啡、催產素和多巴胺。因此,除了長期健康效益之外,間歇走路訓練也能在短時間內帶來心理上的正面感受,幫助你紓壓、穩定情緒。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多數研究設定的IWT訓練頻率是每週至少四次、每次30分鐘,但一開始不需要給自己太大壓力。Masuki博士指出,就算是每次只做10到20分鐘、每週維持四次的頻率,也能對身心健康帶來明顯的改善。

日式走路法 vs. HIIT:差在哪?

日式走路法與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在形式上相似——都屬於交替強度的訓練模式。但整體來說,HIIT的強度通常更高。

McKenzie表示,日式走路法的訓練節奏是「3分鐘快走+3分鐘慢走」的交替模式,而HIIT則是「30到60秒高強度動作+30到60秒休息或輕度活動」,節奏更緊湊,對體能的要求也更高。此外,雖然HIIT也可以透過走路進行,但大多數人進行的HIIT會包含像是波比跳、開合跳、跳躍深蹲等高強度動作。

McKenzie指出:「HIIT 對身體的負荷更大,需要較長的恢復時間。」每30到60秒就進行一次爆發性訓練,會大幅刺激心肺、肌肉與代謝系統,因此不太可能像日式走路法一樣,每次持續30分鐘以上。她也提醒,HIIT比較適合已具備中高強度運動基礎的人。

相對來說,日式走路法屬於低衝擊、低強度的訓練模式,非常適合運動新手或希望養成固定運動習慣的人。它對關節的壓力也相對較小,是擔心受傷族群的友善選擇。

日式走路法怎麼進行?

McKenzie 建議,剛開始嘗試日式走路法時,可以從每週兩到三次、每次30分鐘開始,不需要一開始就做到很滿。你也可以將它結合原本就有的日常活動,例如溜狗、外出辦事等,會更容易養成習慣。

等到身體逐漸適應後,再慢慢增加到每週四次以上、每次30分鐘,這樣才能獲得最完整的健康效益。Masuki 博士補充,雖然從技術上來說你可以每天都做 IWT,但一週總共的「快走時間」達到 50 分鐘左右後,額外增加的健康與體能收益就會趨緩。

如果你覺得一次30分鐘太有壓力,也可以拆成一天三次、每次10分鐘的走路段落來完成,這樣同樣有效。

觀察心率

在進行間歇走路時,確保自己有交替達到建議的運動強度是關鍵。McKenzie 建議,如果你想更精準執行,可以透過心率來掌握強度變化。

首先,先計算你的最大心率:最大心率 = 220 − 你的年齡
接著,將這個數字乘上 0.4(40%)與 0.7(70%),就能得出你在慢走與快走階段應該達到的心率範圍。

舉例來說,假設你 40 歲:

  • 最大心率 = 220 − 40 = 180
  • 40% 強度心率 ≈ 180 × 0.4 =72 bpm
  • 70% 強度心率 ≈ 180 × 0.7 = 126 bpm

你可以使用智慧手環或心率監測器,幫助自己在每個三分鐘的區間內維持在對應的心率範圍。

如果你手邊沒有心率監測設備,也可以改用「主觀運動強度等級(RPE)」來判斷。你可以用 1 到 10 來評估自己運動時的感受 : 1 代表幾乎沒什麼費力,10 則是全力衝刺、極度疲憊的程度。在實施日式走路法時,慢走區間的體感強度應該落在 4 分,而快走區間則約為 7 分。另一個簡單的判斷方式是:40% 強度時(RPE 4),你應該能輕鬆講話、長時間聊天沒問題。70% 強度時(RPE 7),你仍然能說話,但會感覺有點喘。
McKenzie 提醒,只要掌握這樣的節奏,不管你用哪種方式計算,都能正確實踐日式走路法。說到底,這確實是「有科學根據」的健康趨勢之一,值得納入你的日常運動習慣。畢竟,科學證據已經為它背書了。

Women's Health美力圈SAY

日式走路法雖然看起來簡單,卻有實證支持,是一種適合大多數人的燃脂訓練方式。它不需要器材、不限場地,只要維持每週幾次、每次30分鐘,就能逐步改善體能與健康。真正有效的運動,不是最激烈的,而是能長期做下去的。

⚡️時髦女子必知!美力大小事一次看

立即加入好友

>>只做快走還不夠!專家解析加入「這項運動」才能真正達到抗老與長壽效果

>>健身房10款「背肌」訓練!把握兩「背肌」發力原則,利用Cable機、划船、啞鈴鏟肉超美型

>>比深蹲更簡單、歐美爆紅的長壽運動是「這1種」,每天20步就有效

*本文由 Women'sHealth Taiwan 報導,未經授權同意不得轉載*

加入Women's Health Taiwan美力圈 Line@官方好友,定期給你時髦女子必知道的運動飲食、美妝生活大小事!

查看原始文章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最新內容

辛辛那堤網賽|黃澤林外圍賽旗開得勝 距闖正賽圈只差一步

體路 Sportsroad

MLB/海盜外野手謎樣傳球 「傳偏又傳軟」球迷看傻

中天新聞網

MLB/今永昇太好投問天!6.1局失1分 自曝大聯盟生存關鍵

中天新聞網

TPBL/林書緯獲續約3年!新北國王:戰力布局重要一步

中天新聞網

劉柏君領軍! 北投國中赴美打貝比魯斯聯盟世界壘賽

中天新聞網

MLB/佐佐木朗希牛棚練投32球 親曝有望8月下旬歸隊

中天新聞網

MLB/昔拿2千萬簽約金浩蕩赴美 火球男沈俊錫被釋出了

中天新聞網

MLB/從洛磯換來的牛棚防禦率炸裂 被洋基丟去3A找狀態

中天新聞網

體路專欄| 運動心理學淺談(91):運動與精神健康-以競技運動作為反脆弱心態的修煉之道

體路 Sportsroad

12強紅利還在!WBSC排名更新 中華隊穩居第二

中天新聞網

的士業界反對萬宜路交通管制 | 商會代表: 司機劏客因為罰得唔夠重

Fitz

滇港三項鐵人交流訓練營啟動 開啟兩地體育協作新篇章

體路 Sportsroad

叫錯對方總仔、陳盈駿名字 亞洲盃主持人誤稱「中國台北」

中天新聞網

MLB/「台灣二刀流」從新人聯盟畢業 林盛恩下步挑戰1A

中天新聞網

振奮!中華男籃擊敗菲律賓 台灣球迷熬夜看直播嗨翻

中天新聞網

19歲劉凱400米跑出45秒06 打破中國塵封八年紀錄

Run Wow 跑者世界

多蒙特將白禮頓中埸保拿洛迪作為簽中埸另一個選擇

足球仁 Football Yern

David Ornstein報導曼聯向萊比錫正式報價

Royce Sports 曼聯費格遜

拳擊|曹星如重返職業第一擊 作客菲律賓鬥前世界拳王挑戰者

體路 Sportsroad

香港羽毛球公開賽|紅館下月9日起重燃戰火 港隊盡遣精銳全力爭勝

體路 Sportsroad

英超︱利物浦首在晏菲路悼祖達 一日雙殺畢爾包 新鋒伊基迪基首獻助攻社區盾前建信心

明報

意甲|莫迪歷投AC米蘭後首亮相 展野心誓領軍回巔峰 新季最低目標取歐聯席

明報

環法單車賽|法國車手費朗普芳封后 破36年本地薑總冠軍荒

體路 Sportsroad

羽毛球|香港公開賽下月紅館開打 門票下周二開售 鄧謝配領銜港隊迎敵 安賽龍石宇奇陳雨菲落實訪港

明報

成都世運會|港隊大軍出發備戰成都世運會 劉慕裳何子樂領銜爭佳績

明報

AsiaYo 韓國江原道洪川大明滑雪團 | 2025.8.31 前訂購有早鳥優惠

Fitz

世運會|港隊無懼黑雨赴成都 劉慕裳何子樂領軍爭標

體路 Sportsroad

中職/月薪50萬!味全龍簽下黃暐傑 披75號龍袍

中天新聞網

NBA/巴特勒向成龍學功夫!看首映誤把梁家輝當梁朝偉

中天新聞網

MLB/大谷翔平千安倒數 明有望一口氣達陣

中天新聞網

TPBL/夢想家補強不停歇 NBA資歷洋將來了

中天新聞網

亞洲盃/中華男籃凌晨首戰菲律賓!官網點名焦點必看

中天新聞網

MLB/道奇先發傷兵回歸被迫交易 前少主嘆:被擠出球隊

中天新聞網

MLB/界外球直擊保全!大谷翔平嚇到 道奇9局逆轉勝被沒收

中天新聞網

【送乜LINE】跑入奇妙樂園 全新「優獸大都會5公里跑」

LINE TODAY

詹姆斯密會約科奇經紀人 2026或有全新籃球聯盟挑戰NBA

VOCO News

MLB/舒瓦伯2轟滿貫砲!超越大谷 獨居國聯全壘打王

中天新聞網

成都世運會掌旗官揭曉!黃渼茜感謝機會 孫家閎:命運安排

中天新聞網

跳繩世錦賽|黃天佑稱霸全能賽 港隊7金5銀12銅謝幕

體路 Sportsr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