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好習慣】孩子不願分享是正常 強迫有反效果 理解幼兒發展階段 助培養分享美德

MamiDaily

更新於 08月11日13:30 • 發布於 08月11日09:25 • PressLogic - Mami親子日常

「你玩這輛玩具車很久了,不如給其他小朋友玩一下吧!」這句說話,相信是許多家長對子女說過無數次的話語。我們明白,家長都希望從小培養孩子「分享」的良好品格,讓他們懂得與人相處,成為受歡迎的孩子。然而,強迫孩子與人分享,是否真的合適?這種看似直接的教導方式,會不會反而造成反效果?究竟有什麼方法能讓孩子真正從內心願意分享呢?

強迫孩子分享恐反效果,透過角色扮演、故事與尊重,智慧引導孩子,培養真正分享的美德

Photo from MamiDaily

強迫分享為何容易造成反效果?

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分享」是一個殊不容易的概念。它要求孩子放下以自我為中心的思考模式,轉而關心別人的需要,同時還要平衡自己的情緒並控制衝動,這是一個需要經過長時間學習的複雜過程。

自我中心是發展必經階段

基本上每個孩子都曾有不肯分享的階段,因為「自我中心」是幼兒發展的必經階段。孩子到了一定年齡,便開始有自我意識的思考模式,認為某件物品是完全屬於自己的。試想想,孩子不想與人分享自己珍視及重視的玩具實屬正常,正如成人也不願與人分享你所看重的東西一樣。當孩子被強迫分享時,他們可能會感到自己的所有權被剝奪,進而產生不滿、憤怒或不安全感,而非真正的慷慨。

剝奪責任感與自主性

強迫分享讓孩子失去選擇權,他們無法從中體驗到自主決定的樂趣和分享帶來的正面回饋,反而可能產生抵觸情緒,將分享視為一種懲罰或被動的行為,而非發自內心的善意。

因此,家長要明白並接納孩子不分享的階段性原因,並用更正面的方法去教導孩子「分享」這項美德。

每個孩子都曾有不肯分享的階段,因為「自我中心」是幼兒發展的必經階段

Photo from MamiDaily

培養孩子樂於分享的4個策略

要引導孩子學會分享,關鍵在於讓他們體驗到分享的樂趣和價值,而非單純的服從。以下提供幾個正向且有效的方法:

1. 角色扮演,體驗分享情境

家長可以透過角色扮演的方式,與孩子模擬分享的情境。例如,家長扮演分享玩具的角色,而孩子則扮演接受分享的角色。在過程中,家長可以向孩子發問接受別人分享玩具的感受:「當媽媽分享給你玩,你是否感到開心呢?」並表達自己分享玩具同樣感到快樂。這種互動能引導孩子親身體會到,「分享」是會令雙方都感到很開心的一件事!當孩子不是被迫分享,而是確實體驗到當中的樂趣,他們自然會變得更樂意分享。

2. 透過故事,認識分享的意義

五、六歲以下的孩子可能尚未完全明白「分享」的抽象道理。除了透過角色扮演,家長亦可善用故事書來幫助孩子認識分享的意義。例如,《給我咬一口》這類故事書,內容講述一隻飢腸轆轆的小兔子四處尋找食物,希望可以「給我咬一口」,卻處處碰壁。最後,當小兔子和老鼠同時見到小啤梨時,小兔子雖然比老鼠快一步奪取,但在面對老鼠苦苦哀求的眼神後,忽然體會到老鼠就像昔日的自己,最終樂意分享。透過這樣的故事,孩子能從中學習同理心,理解他人的感受,並認識到分享所帶來的溫暖和快樂。

藉着繪本,例如《給我咬一口》讓孩子樂意分享

Photo from 《給我咬一口》

3. 學習互相尊重,建立人際界線

要灌輸孩子「分享」的正確態度,同時也要教導他們學習互相尊重。這包括讓孩子明白,當別人有要求時,他們不一定需要立即分享自己擁有的東西,可以使用適當、合理、友善的方式去拒絕別人的要求。同樣地,家長也應教導孩子,當看到別人的玩具或其他物品時,要學習控制自己想擁有的衝動,學習等待及尊重別人的所有權,而非利用哭鬧等不當行為來強行得到別人的東西。這不僅是分享的基礎,更是人際交往中重要的禮儀。

4. 具體讚美,強化分享行為

當孩子尚未學懂分享時,家長切不可因此而責備他們自私自利。相反,當他們主動或願意嘗試分享時,家長不應視為理所當然,而要適時且具體地讚美他們。例如,可以說:「你把玩具讓給弟弟玩,真的很體貼!」或「你主動把餅乾分給朋友,真是個慷慨的孩子!」這種正向強化能讓孩子清楚知道自己因何種行為而受肯定,從而體驗到與人分享原來是一件美事,強化他們分享的好行為,並鼓勵他們未來繼續這樣做。

耐心陪伴,身教言教

總括而言,培養孩子與人分享的美德,是一段需要耐心、理解和時間的旅程。家長應避免強迫,而是透過以上正面的方法,結合身教與言教,配合孩子的成長步伐,循序漸進地引導他們。當孩子真正體驗到分享所帶來的快樂與連結,並從中學會尊重與同理,他們便能自然而然地成為一個樂於分享、受人歡迎的孩子。這不僅是金錢或物品的分享,更是愛與關懷的傳遞。

延伸閲讀:

【夫妻關係】婚後變得理所當然 忘了製造浪漫? 維持長久婚姻的5個佐料 有溝通還不夠!

延伸閲讀:

【產檢】懷孕16周產檢發現胎兒沒有大拇指 家人要求終止懷孕 孕婦兩難:不想剝奪小生命

Text :Mami Editorial

閱讀完文章,記得追蹤 MamiDaily親子日常 以下平台,隨時接收最新育兒教育資訊 !

【Follow MamiDaily親子日常 IG】

【Like MamiDaily親子日常 FB】

查看原始文章

【親子溝通】孩子不再愛和父母聊天 父母無從下手?專家:保持關心!再用這3招打開孩子心門

MamiDaily

【產後抑鬱】憂鬱情緒困擾近八成媽媽 透視產後抑鬱成因+12徵狀+預防+治療

MamiDaily

【夫妻關係】婚後變得理所當然 忘了製造浪漫? 維持長久婚姻的5個佐料 有溝通還不夠!

MamiDaily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