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異動|一手$6575升至$339750 上市不足3個月 藥捷安康一度爆升逾50倍 被內媒稱為創新藥「妖股」
上市不足3個月的生物製藥公司藥捷安康(2617)今日股價再度飆升,今早單日升幅接近五成,再創歷史新高。從上市至今累積升幅超過40倍,市值突破2,400億元,被內地媒體稱為「妖股」。
生物製藥公司藥捷安康於今年6月23日在港交所上市,當時發行股價為13.15港元,股價在不足三個月升超過40倍,今日一度高見679.5元,較招股價升逾50倍,現時最新報619元,市值突破2,000億,超過了創新藥龍頭企業康方生物(9926)和信達生物(1801)。
這一波升市主要源於集團在9月10日發表公告,稱公司核心產品替恩戈替尼聯合氟維司群治療經治失敗的激素受體陽性(HR+)且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陰性或低表達(HER2-)的復發或轉移性乳腺癌Ⅱ期臨床試驗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臨床默示許可。
在消息帶動下,在之後三個交易日,公司股價累積升幅高達172.86%,市值增加480億元,成爲今年港股創新藥板塊中唯一的「超十倍股」的公司。
根據資料顯示,現時藥捷安康市值已經超越康方生物和信達生物,但對比後兩者已經擁有多個產品上市並具備自主造血能力,藥捷安康仍然處於研發階段。
鯨平台智庫專家郭施亮表示:「藥捷安康股價的強勢表現可能主要得益於核心產品替恩戈替尼的9月10日獲得臨床默示許可的Ⅱ期臨床試驗,而且近期創新藥板塊大幅上漲,公司乘着東風走強。」他認為在生物科技熱潮和牛市行情下,利好消息被顯著放大,但由於目前尚無上市藥物,不確定性仍存,認為有過分炒作的風險。
根據公司業績反映今年上半年沒有實現任何營業收入,淨利潤爲虧損1.23億元,較上年同期的虧損1.6億元有所收窄;研發開支爲9,843萬元,管理費用爲2,747萬元,截至6月末持有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爲4.49億元,權益總額爲5.82億元。有業內人士認為,創新藥物的研發充滿不確定性,即是進入臨床實驗,仍面臨臨床失敗、審批延遲、市場競爭等多重風險,對於未來存在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