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廣播劇經典改編長壽音樂劇 梁寬長駐西環唱小男人心聲

明報

更新於 1天前 • 發布於 1天前 • 開眼 一場show一次旅行
爆炸戲棚西區劇場–繼《我們的青春日誌》後,陳恩碩再打造長壽音樂劇《小男人周記》,一周6場在堅尼地城海旁的爆炸戲棚西區劇場演出。(爆炸戲棚提供)
《小男人周記》原作者鄭丹瑞(左)與音樂劇版導演陳恩碩(右)都希望通過音樂劇,令創作於1980年代的《小男人周記》故事再次走入觀眾生活。(爆炸戲棚提供)
高先電影院–劇場內,演員用音樂劇唱響嬉笑怒罵;戲院內,銀幕上也正上演悲歡離合。西環「文青聚集地」高先電影院空間不大,走入其中卻可看見世界——香港本地紀錄片《毛家》、日本驚慄電影《8號出口》、杜琪峯經典電影《PTU》都正上映。音樂劇完場後不如再看一齣電影,讓幕幕戲夢飄入堅尼地城海風。地址:西環堅尼地城吉席街2號(網上圖片)
Oasis Cafe– 《小男人周記》中的一眾角色都困頓在都市中。不知同樣困頓都市中的大家可否想過尋找一片精神綠洲?走出劇場、行過一條馬路,轉角便可撞見Oasis Cafe。有世界各地藝術家的展覽、有音樂和書為伴,角落裏還有霓虹燈牌、電影海報,飲一杯咖啡、坐一個下午,置身綠洲中,足以洗去一身疲憊。地址:西環堅尼地城吉席街19號地舖(Oasis Cafe Instagram圖片)
卑路乍灣海濱長廊–身處堅尼地城,怎可錯過海景?劇場外是堅尼地城海濱,沿海濱步行即可到卑路乍灣海濱長廊。長廊全日開放,遊樂設施與綠化空間並存,還有供寵物使用的各類設施,走到長廊盡頭,還可見到社區園圃「堅.農圃」。若有閒心,不妨到長廊漫步散心,眺望遠方海上日落,將心事放低。地址:堅尼地城城西道(網上圖片)

【明報專訊】堅尼地城有什麼?海濱、日落、酒吧與咖啡店。熱愛藝文的你,或許也常去高先電影院,還有一眾已經結業的書店。在劇場人陳恩碩眼中,堅尼地城是個充滿「文化氛圍」的地方,「有戲院,有海旁打卡位、cafe、酒吧、食肆……」——這一切,都與《小男人周記》的故事不謀而合。

於是,堅尼地城多了間劇場,《小男人周記》的故事也在陳恩碩筆下化作長壽音樂劇,每周6場不間斷上演。他希望通過《小男人周記》使看音樂劇成為市民日常習慣,亦使西環成為「文化地標」,「大家晚飯後除了散步,也可以走入劇場,看一齣音樂劇」。

由大氣電波到舞台

提起長壽舞台劇,美國有百老匯、英國有West End;再近些,韓國大學路正熱鬧,上海也出現了星空間。根據陳恩碩的觀察,「其實每一個文化盛行的城市,都會有第一個long run show(長壽劇)、第二個long run show」。香港的第一個「long run show」,正是由陳恩碩一肩挑起編劇、導演、作曲、填詞,由爆炸戲棚打造的《我們的青春日誌》。這部從學生、家長、教師等不同視角聚焦中學生活的音樂劇,自2018年試演以來已有近700場演出,至今仍在葵興爆炸戲棚劇場上演,「每場上座率都有七成左右」。陳恩碩說,《我們的青春日誌》像一顆小小的種子,種下他對本地長壽音樂劇的希望。

種子發芽,第二齣長壽音樂劇《小男人周記》誕生。監製鄭丹瑞回憶,《小男人周記》誕生於他在電台工作時「DJ做得不好,又想要殺出一條血路」,於是開始創作廣播劇。《小男人周記》廣播劇在1980年代播出,大受歡迎;後又出版廣播小說,再由導演陳嘉上拍攝同名喜劇電影,鄭丹瑞親身飾演男主角梁寬,成就一代人的青春回憶。2017年,鄭丹瑞看過陳恩碩音樂劇《我和青天有個秘密》後,感慨「如果《小男人周記》都可以搬上舞台就好了」。經過多次討論、圍讀和修改,《小男人周記》音樂劇版正式誕生,並在2023年試演約40場。

放大情緒撰詞曲 「抵死賤格又浪漫」

陳恩碩介紹,音樂劇版本的《小男人周記》與電影版劇情相似,講梁寬與妻子Ann分居後各自生活,兜兜轉轉卻發現自己最愛仍是對方,「故事其實很簡單,但音樂劇版本的特點是將其中一些故事和情緒放大成為一首歌」。例如梁寬與初戀重逢,「我們就寫了一首關於初戀的歌」;夫妻鬧離婚、辦公室政治,也有對應的歌曲。「我們善用音樂劇這個模式,希望《小男人周記》中一些有趣的元素不要輕輕帶過,而是真的可以打入觀眾內心。」

與原作相比,音樂劇版本在職場方面加入更多心思,「一間辦公室會有各種各樣的人,偷懶的人、強勢的上司……」陳恩碩解釋,這也是劇場選址堅尼地城的重要原因——「《小男人周記》是講一班打工仔的故事,在香港,提起打工仔,大家都會想到中環、上環……打工仔下班後,就可以到堅尼地城」。他笑說,音樂劇版更添幽默,歌曲「抵死賤格又浪漫」,「上班族、要結婚的人、要離婚的人,都可以一起來看」。

2000萬為劇建新場地 冀自負盈虧

寫一齣長壽音樂劇,並為其建一個新劇場,陳恩碩坦言確實曾有顧慮和擔憂,因此在正式啟動項目前,曾在柴灣工廈內做了超過40場試演,並收集逾3000份觀眾意見,「其中一欄問大家,覺得這齣戲適不適合做long run;如果做long run,你會不會再來看?超過九成的觀眾都認為適合,並且表示會再來看」,令他信心大增;加之《我們的青春日誌》反響不錯,陳恩碩認為已經累積了一批音樂劇觀眾,更何况《小男人周記》這個IP「本身已經有好多人知道」,這些都令他認為,將《小男人周記》發展成長壽音樂劇是可行的。

「不是每齣音樂劇都適合long run show」,他續說。首先題材上觀眾要有共鳴,節奏也要精彩緊湊,「不可以有一刻讓觀眾想要拿出手機」;其次需要足夠資源,「我們希望拋磚引玉,做出成功的long run show,吸引更多投資者」。

「資金與場地,是做長壽音樂劇面臨的最大的難度。」陳恩碩分享,啟動《小男人周記》項目用了接近2000萬港元,「建劇場、租地方——你知道西環的租一定不便宜,搵演員、做宣傳……」;資金之外,還需要合適場地,「硬件條件一定要適合,比如樓底、形狀、size、走火條例是否可以配合到申請政府牌照……」眾多考量下,他仍然堅持「要做長壽音樂劇一定要有自己的場地」,「每一個地方都要有一個iconic(標誌性)的劇目」。陳恩碩相信健康的劇場生態可以自負盈虧,因此「我們一開始便希望將商業和藝術結合,政府cut funding對我們影響不大;雖然後面一些社會性更強的項目我們也希望申請政府資助」。

「香港是一個變得太快的都市。」親手促成首兩齣長壽音樂劇在香港誕生,陳恩碩感慨,「音樂劇、舞台劇,最多做30場;請到好多大明星做,可能做50場,已經去到盡」。但他仍然想像,「有沒有一種可能,舞台劇可以成為植根在這個社會中的東西?香港作為一個國際化的金融大都會,文化藝術不可或缺,文化藝術氛圍要靠我們共同去create(營造)」——打造「文藝之都」,不如從一齣長壽音樂劇開始。

《小男人周記》

日期及時間:9月18日起爆炸戲棚會員預演;10月3日起逢周二、三、五、六晚上8:00,周六、日下午3:00

地址:西環北街4號地舖爆炸戲棚西區劇場 Boom Theatre West End

票價:360元起

詳情:bit.ly/42cTprU

文:王梓萌

設計:賴雋旼

編輯:鍾卓言

電郵:friday@mingpao.com

[開眼 一場show一次旅行]

查看原始文章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