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新聞

2025 蛇年|保育廿五載 嘉道理農場救蛇 22,000 條 辦特展為蛇「平反」

集誌社

發布於 01月18日10:55

還有十日就「送龍迎蛇」,蛇類在成語和神話故事中往往被描繪為「貪婪、邪惡」;「毒蛇」形象根深蒂固,習慣城市生活的港人,在日常生活「轉角遇見蛇」,難免驚慌失措。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下周一(1 月 20 日)起舉辦「靈蛇有靠山」展覽, 訴說保育蛇類廿五載故事,為蛇平反。

其中,由 1999 年起開展的野生蛇類救援計劃,保育超過 50 種本地蛇類,至今累計救蛇近 22,000 條,由初期每年接收不多於 150 條蛇隻、增至去年近 2000 條。見證計劃誕生和發展的動物保育部高級保育主任高保然(Paul),認為港人對蛇有誤解,舉例稱市民即使在家中遇見蛇,報警其實是非必要之舉:「冷靜下來想想,它只是一種動物而已。打開門,給它一個機會離開吧。」

高保然 (Paul Crow,右) 自野生蛇類拯救計劃成立以來一直參與其中,左為動物保育部動物保育主任 Liz。

港孕育逾 50 種本地蛇類野生救援計劃 90 年代末誕生

八歲便從英國來港的 Paul 自言從小對野生動物癡迷,尤其愛蛇。他稱在英國時一年僅能見到四個品種的蛇,而香港地方雖小,卻有多達 53 種蛇:「香港擁有極好的、生物多樣的環境…由最小的、僅有五吋長、比我手指還細的鉤盲蛇,到最大的緬甸蟒,身長近五米、體重可達 50 多公斤都有。」

香港生物環境多樣,孕育了多達 53 種蛇;左至右為緬甸蟒、三索錦蛇、漁游蛇。(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提供相片)

八、九十年代,生態保育意識仍然薄弱,Paul 說當時警方接獲市民遇見蛇的求救,便會傳召蛇王到場,但捕獲的蛇類如何處理則沒有規管,最終多數落入蛇舖、成為盤中餐。1999 年起,嘉道理農場與漁護署、警務處合作開展唯一一個野生蛇類救援計劃,此後蛇隻會被送往嘉道理的野生動物拯救中心,交由專家評估。

八、九十年代,生態保育意識仍然薄弱,Paul 說當時警方接獲市民遇見蛇的求救,便會傳召蛇王到場,但捕獲的蛇類如何處理則沒有規管,最終多數落入蛇舖、成為盤中餐。1999 年起,嘉道理農場與漁護署、警務處合作開展唯一一個野生蛇類救援計劃,此後蛇隻會被送往嘉道理的野生動物拯救中心,交由專家評估。

藍色木製蛇箱的設計多年不變。

被拯救的蛇隻有四種命途:傷重無法救治;健康的本地品種會被野放;非本地品種的由於多為寵物蛇,不適宜在野外生存,無毒的會被留在中心成為「親善大使」、作教育公眾用途,或被送往機構開放領養;而非本地種的毒蛇,因香港未備相關抗蛇毒血清,終被人道毀滅。以 2023 年接收 1800 條蛇為例,其中 95% 蛇隻都被放歸野外,重返自然,截至去年計劃累計救蛇近 22,000 條。

天氣寒冷蛇類「足不出戶」,中心安排「臨時演員」Bello 示範「獲救」過程。

集誌社檔案:「迷路」球蟒被救 搖身變「親善大使」Bello
野生蛇類救援計劃核心團隊有四人,大本營是野生動物拯救中心的「蛇房」。記者到訪嘉道理當日氣溫約 13 度,Paul 說近日天氣寒冷、蛇類「足不出戶」,「蛇房」迎來最冷清的一個星期,無法讓傳媒拍攝真正拯救蛇的過程。嘉道理於是出動「臨時演員」—— 寵物蛇 Bello ,示範「獲救」過程。
在擠擁的鏡頭下,Paul 和助手模仿接收蛇類的過程 —— 戴上手套、準備好蛇鉗,打開盒蓋、鉗起布袋再打開,「非本地品種、看起來健康。」Paul 將手臂探入米白色的袋中,再掏出時,臂上便纏繞著一隻淡黃白色的球蟒。它身長約一米,吐著粉紅色的分叉舌頭、橙紅色的眼睛不知盯著何處,感覺毫無殺傷力。
這名「臨記」,是獲中心拯救的二萬多條蛇之一。它因擁有黃白色外皮、令人聯想起迪士尼卡通角色 Minions ,被中心職員取名 Bello(Minions 語的 “Hello”)。負責照顧它的教育主任 Suki 說,Bello 疑為被人飼養、走失的寵物蛇。「其實蛇係好容易走失的,只要有好細個窿、一唔覺意就會走咗搵唔返。」
Bello 屬非本地物種不宜野放,中心便將它留下照顧,更成為「親善大使」,讓前來參觀人士嘗試接觸。Suki 說 Bello 性情溫馴、外型可愛,很受小朋友歡迎。蛇喜歡潮濕的環境,Suki 因此每日要為 Bello 噴水、換水;在天氣寒冷的日子,Bello 最喜歡靠近暖燈取暖。球蟒無毒,但咬不咬人亦「看眼緣」,每日照顧 Bello 的 Suki 說自己不曾被咬,但有同事曾在手背被留下「牙齒印」。她說中心所有接觸蛇類者均有打破傷風針,被蛇咬後亦會按指引到醫院檢查,傷勢大多輕微。

身長約一米的球蟒,有著粉紅色的分叉舌頭、橙紅色的眼睛;因非本地品種不宜外放,淡黃白色外表令人聯想到 Minions ,因而得名 Bello。

港僅八種毒蛇專家:遇「誤闖」民居,宜給時間、空間

香港人見到蛇一般會感驚慌,主要擔心遭毒蛇咬傷。Paul 說本港現有的逾 50 種蛇類中,僅得八種是毒蛇,而野生蛇類出現在民居,大多僅是誤闖,並不想傷害人類:「不要緊張,給它一點空間、時間,讓它回到自然環境中就可以了。」他認為除非有蛇被困在牆壁縫隙、水管中難以脫身,否則未必需要尋求專業協助:「冷靜下來想想,它只是一種動物而已。打開門,給它一個機會離開吧。」

Paul 說全港逾 50 種蛇中,僅八種為毒蛇;圖左至右為常見無毒蛇類,台灣小頭蛇、滑鼠蛇、白環蛇。(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提供相片)

野生蛇類救援計劃初期每年救蛇 100 至 150 條,過去五年已攀升至每年逾 1600 條,去年更接收了 1,972 條蛇。數量大幅增加,Paul 估計或因為有更多市民留意蛇,而隨著城市發展人類「擾蛇清夢」,遂在城市中發現更多蛇蹤:「蛇在香港面臨的是失去棲息地,我們不斷進一步發展,佔用了更多綠地。」

「野生蛇類救援計劃」統計

資料來源: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 • * 1999年數字約100-150條,本地原生蛇類快速野放計劃 2023.9 實施

推「快速野放」盡快回歸生境減蛇類運送壓力

中心自 2022 年起,進一步和警方推動本地原生蛇類快速野放計劃。「蛇王」通過額外訓練及測試後會獲發許可證,現役約 20 名專業蛇王中,已有 11 名成為認證捕蛇者;他們被警方傳召處理蛇隻時,在確認物種及完成健康評估後,便可直接在合適地點野放,無需再送往嘉道理農場。Paul 指新計劃減低了獲救蛇隻在運送過程中所承受的壓力,讓牠們快速回歸熟悉環境,亦減省人力資源、以幫助更多有需要的野生動物。2024 年獲救的 1,972 條蛇中,有逾五成半便是經此計劃處理。

「蛇房」是野生蛇類救援計劃大本營,拯救中心平日不對外開放;展覽期間開放參觀,讓市民近距離了解蛇類拯救工作。

集誌社檔案:為「應節」養寵物蛇? 保育專家籲三思
近年每逢農曆新年,便有市民「心郁郁」對「應節」生肖動物產生興趣,其後卻出現棄養情況。雖然愛蛇,但 Paul 笑稱蛇是「無聊的寵物(boring pets)」,因其和人類的交流十分有限,而更重要的是,蛇和其他動物一樣、都不是人類的玩具,呼籲市民在養蛇前要三思。Paul 指寵物蛇一般由繁殖而來,不會對蛇類自然生態帶來太大影響,但香港家居一般環境淺窄,大多只能提供魚缸予蛇居住,實不適合養蛇。「人都要伸展啦,你能想象自己此生都居住在一個浴缸裏面嗎?」

八歲從英國來港的 Paul 從小對野生動物癡迷,尤其愛蛇;他笑言蛇類多「負面報道」(they get bad press),希望公眾能全面理解、消除不必要恐懼。

融合藝術、教育、保育 辦特展盼人蛇和諧共處

還有十天便迎來蛇年,Paul 稱蛇類多「負面報道」(they get bad press),但在生態中一直擁有重要角色,如以害蟲和其他哺乳類動物為食,冀蛇年能令公眾對蛇有更全面的理解,消除不必要的恐懼。

嘉道理農場舉辦「靈蛇有靠山」展覽,融合藝術和體驗元素,推動公眾教育、望促進人蛇和諧共處。

嘉道理農場於星期一(1月 20 日)起,將舉行為期一個半月的「靈蛇有靠山」展覽,以蛇類保育為主題。園區邀來藝術家,染製「百家蛇布」呈現原生蛇類獨特紋理;多個展區設互動遊戲、工作坊、導賞團等,讓參觀者了解蛇類生態、體會萬物共生。展區會解說蛇的不同「異能」,例如蛇無耳朵,如何用全身聆聽?蛇舌為何會開岔?參觀者亦能透過小工具,體驗一下「大近視」的蛇隻、只能看到一米範圍東西的視覺。

多元整體教育部主管胡琇然表示,希望透過展覽為公眾解開對蛇的迷思,展示人與自然互相依存的關係,而非「人比蛇更重要」。

《靈蛇有靠山:人予自然的和諧》藝術及教育展覽
日期:2025.1.20 至 3.3 (休息日除外)
時間:上午 10 時至下午 4 時
地點: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

歡迎追蹤以下平台,即時接收《集誌社》最新資訊,及付費訂閱支持!

【付費訂閱《集誌社》】
https://thecollectivehk.com/subscribe/

【訂閱《集誌社》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thecollectivehk

【Like 《集誌社》IG】
https://www.instagram.com/the_collectivehk/

查看原始文章

遭社工朋友以輔導之名性侵 被告脫罪 受害人細訴四年煎熬 | 集誌社 | LINE TODAY

集誌社

國安通緝|一連兩日行動 國安警邀鍾劍華太太、兒子助查 | 集誌社 | LINE TODAY

集誌社

圖輯|元朗雞公嶺山火過後 山頭大面積燒焦 | 集誌社 | LINE TODAY

集誌社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留言 9

留言功能已停止提供服務。試試全新的「引用」功能來留下你的想法。

最新內容

河北暴雨災情持續 興隆縣8死18人失蹤 多村通訊一度中斷

國際 on LINE

飼主未及時察覺 開車拖行愛犬致重傷

on.cc 東網

佐敦男子遇劫受傷 警方追緝2名男疑犯

商台新聞

懷疑與家人爭執 男子跳高鐵月台獲救

on.cc 東網

葵涌工廈女子燒炭 昏迷送院

on.cc 東網

澳門君怡賭場提早停運 博監局人員在場監察

商台新聞

哀牢山考察發現 極罕見「冥界之花」

on.cc 東網

特朗普指美中相信會有公平協議 貝森特指中方操之過急

商台新聞

銀行擅自扣存款還債 擔保人不滿興訟

on.cc 東網

油麻地中年漢梯間遇襲失手機頸鍊現金 追緝兩男子

on.cc 東網

港人在日逾50旅團 逾千客均安全

on.cc 東網

《東方日報》今日要聞

on.cc 東網

東方日報A1:俄8.8級巨震34死 環太海嘯四起 日200萬人撤離

on.cc 東網

俄空難身亡中國公民身份確認 華總領館聯絡親屬

on.cc 東網

天文台:短期內廣泛地區或受大雨影響

商台新聞

天文台:未來一兩小時本港雨勢較大

商台新聞

兄弟專偷電纜線 兩個月犯12案終落網

on.cc 東網

廣泛地區可能受大雨影響 今早多處錄得超過10毫米雨量

on.cc 東網

屯門新墟12歲女童陳繼芯失蹤11小時尋回 並無受傷

on.cc 東網

佐敦男子倒斃大廈單位內 警方重案組接手調查

商台新聞

新華時評:中美斯德哥爾摩會談展現兩國冀相向而行

商台新聞

自治區前人大常委副主任受賄 囚15年

on.cc 東網

警方聯同食環署在油麻地打擊阻街和交通違例事項

商台新聞

華北水災 |河北承德市興隆縣最少8死 北京懷柔區搶通應急救援重要通道

商台新聞

劉建超率團訪阿爾及利亞 晤民族解放陣線黨總書記等人

商台新聞

打擊油麻地果欄一帶阻街及違泊 共發14張告票或傳票

on.cc 東網

中俄下月海上聯演 赴太平洋聯合巡航

on.cc 東網

李成鋼晤瑞典外貿大臣 冀瑞方推動歐中落實領導人共識

商台新聞

台北故宮藏品「翠玉白菜」 9月亮相捷克

on.cc 東網

旺角中年婦墮樓 跌落毗鄰大廈天台亡

on.cc 東網

王毅:中美要尊重彼此核心利益 避免引發對抗衝突

商台新聞

員工付費「扮工」公司興起 助度失業迷茫期

on.cc 東網

粵港加強基孔肯雅熱聯防聯控工作

商台新聞

柯士甸道大廈單位傳異味 揭男子倒斃屋內

on.cc 東網

洪水沖走千萬人民幣金飾 僅尋回小量

on.cc 東網

日本海嘯警報全數降級!俄羅斯稱地震無傷亡

NOWnews 今日新聞

城巴夥昂坪360推出5開篷巴士線 提供一站式交通接駁觀光體驗

am730

澳門男中學生在港期間 疑遭「黑社會」勒索失6500元

on.cc 東網

衛健委要求全國採果斷措施 防基孔肯雅熱疫情擴散

商台新聞

市監局倡強化安全監管 禁劣質產品流入校園

on.cc 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