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新聞

官員利益申報|陳美寶夫 21 年「甩名」買樓「慳稅」近 270 萬 局方:已按規定申報 羅淑佩三度賣樓帳面獲利逾 1200 萬

集誌社

發布於 02月05日10:46

兩名高官羅淑佩和陳美寶在 2024 年 12 月初獲中央任命,分別出任文化體育及旅遊局、運輸及物流局局長。兩人上任兩個月後,當局在上周四( 1月 28 日)、年廿九下午,才上載兩人的利益申報資料。羅淑佩申報擁有一個出租用途住宅單位;陳美寶則申報擁有一單位及車位自用。
《集誌社》翻查資料,陳美寶的單位原由她和同任高級公務員的丈夫梁振榮聯名持有,梁在 2021 年「甩名」轉讓業權予陳,兩周內再以首置身分購入 2800 萬住宅單位,夫妻「慳稅」近 268 萬。至於羅淑佩,在 2019 年 8 月「樓換樓」,以逾 1500 萬購入鴨脷洲海怡半島一單位,她在 2001 年至 2019 年期間,曾三度購入和賣出單位,帳面獲利最少逾 1200 萬。
《集誌社》向運物局、勞福局查詢,陳美寶及梁振榮有關安排是否為了「慳稅」?會否影響公眾觀感?局方今(5日)回覆僅確認陳美寶、梁振榮是有關單位的業主,指「購置該單位時已按規定向政府申報」。

當局上周四才上載局長羅淑佩、陳美寶(左一和二)的利益申報資料,當時她們已上任近兩個月。(政府新聞處相片)

上任八周當局方上載利益申報資料

按慣例,新任問責官員及行會成員,須在上任一個月作利益申報,兩名新局長的申報表簽署日期同為上任當日,即去年的 12 月 5 日;但行政會議、文體旅局和運房局網站,直至上周四,才上載二人在行會成員、政治委任官員制度下的利益申報資料。

其中,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申報持有中西區一個住宅物業及一個車位作自用,丈夫是現任勞工及福利局副秘書長梁振榮;她另申報是香港賽馬會全費會員,根據馬會網站,現時全費會員會籍入會費為 95 萬港元、另須繳付 2800 元月費以享用設施。

陳美寶及丈夫梁振榮在 1995 年以約 652 萬,聯名購入西半山殷樺花園一單位;2021 年,梁振榮以 885 萬轉讓業權予陳,單位由她一人持有。

陳美寶夫為勞福局副常秘「甩名」以首置稅率買 2800 萬新樓

翻查資料,《集誌社》發現陳美寶及丈夫梁振榮在 1995 年,聯名以 652.7 萬元購入西半山殷樺花園一單位,梁振榮其後在 2004 年,以 40 萬購入同屋苑一個車位。到 2021 年 3月底,梁振榮在同日以 120 萬以及 885 萬元,轉讓車位和單位予陳美寶一人持有。以 885 萬元轉讓一半業權計算,單位全權約值 1770 萬元;與相同坐向、鄰近層數單位,在 2022 年和 2023 年交易作價近 1700 萬元,市價相當接近。

梁振榮轉讓業權之時,政府為遏止樓價的辣招仍然生效。其中早在 2016 年 11 月推出,凡購入第二套或以上物業的非首置個人或公司,須統一繳交 15 %的新住宅從價印花稅;而「首置」買家則視乎樓價,根據第二標準稅率交印花稅,稅額和稅率由最低 100 元、到樓價的 4.25 %不等,遠低於 15% 的「非首置」印花稅。市場上,不少聯名業主透過物業轉讓的方法「甩名」,重新恢復買家身份購買新樓,間接慳回新樓稅款。

「甩名」不足兩周內,梁振榮就以 2800 萬,購入西貢 NO. 133 PORTOFINO 一住宅單位連同車位。若當時梁振榮沒「甩名」,以「非首置」身分買新樓,稅額高達 2800 萬的 15%,即 420 萬。根據資料,梁最後繳交「首置」印花稅 119 萬,即樓價的 4.25%;計及陳美寶轉讓物業所交的近 33.2 萬稅額,夫婦二人轉讓業權之舉「慳」了近 268 萬印花稅。

梁振榮「甩名」後,隨即以 2800 萬購入西貢 NO. 133 PORTOFINO 一住宅單位連同車位,繳交「首置」印花稅 119 萬。(樓盤網站相片)

「辣招」推出時陳美寶任財經事務局副秘書長

陳美寶在任運輸署署長前,由 2012 年 7 月至 2017 年 10 月曾任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副秘書長;當時正值本港樓價飆升,特區政府頻屢出「辣招」、「加辣」之際,她在 2013 和 14 年以高官身分出席立法會會議,就措施和條例修訂向議員解話,熟悉相關政策和事務。

回顧「辣招」歷史,特區政府最初在 2010 年 11 月起推首招,市民若在購入物業後兩年內轉售,便要交 5 至 15 % 的「額外印花稅」(SSD)。兩年後,當局推「加強版」SSD 調整轉售時間到三年內、稅率增至 10 至 20%;又推買家印花稅(BSD),向非本地居民或公司買家徵 15% 稅。政府在 2013 年再加辣推「雙倍印花稅」(DSD),將稅率增一倍,但壓抑樓價不果;在 2016 年 11 月推新住宅從價印花稅,向買入第二套或以上物業買家,劃一收樓價 15%稅。

《集誌社》日前向運物局、勞福局查詢,陳美寶及梁振榮有關安排是否為了「慳稅」?會否影響公眾觀感?局方今(5日)回覆僅確認陳美寶、梁振榮是有關單位的業主,指「購置該單位時已按規定向政府申報」。

陳美寶執掌運輸政策前,曾任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副秘書長,當時正值政府推出辣招時期,她曾到立法會就修例解說。(政府新聞處相片)

《集誌社》檔案|陳美寶屬孫公「馬房」
陳美寶在官場相對較低調,追溯其仕途,她在 2002 年起任職房屋及規劃地政局政務助理,正值「孫公」孫明揚為刺激樓市,推出減少土地供應、興建公屋等「孫九招」之際。傳媒當時曾報道,孫公每兩周會與陳美寶、新聞秘書李崇明「突擊三人行」,探訪公共屋邨、聆聽居民意見;2006 年三人出席公屋租金檢討公開諮詢會,曾被示威者圍困車上。

陳美寶為資深政務官, 2022 年在公務員體系「登頂」至 D8 職級,此前執掌運輸政策逾七年。她由 1989 年起入職 AO,先後任職政務總署助理港九政務署長、布政司署,屢在孫明揚屬下工作,屬孫公「馬房」。
回歸之初,她任政務司司長辦公室行政會議秘書,2000 年起先後任政制事務局首席助理局長、房屋及規劃地政局政務助理,以及教育局副書長,局長皆為孫明揚,被官場視為其「愛將」。

羅淑佩在 2019 年 8 月,以 1505 萬元購入海怡半島一單位;她申報持有一住宅單位作出租用途。

羅淑佩三度賣樓 帳面獲利近 1240 萬元

至於文體旅局局長羅淑佩,則申報持有鴨脷洲一個住宅單位作出租用途。翻查資料,她在 2001 年至 2018 年期間,曾三度出售持有物業,帳面獲利近 1240 萬元。她在 2001 年以 503 萬元購入九龍站上蓋豪宅,2008 年 7 月以 1180 萬元賣出,帳面獲利近 677 萬元;她隨即以 295 萬元購入荃灣綠楊新邨一單位,四年後以 448 萬元賣出,帳面賺 153 萬元。同年底,羅淑佩再以 690 萬元購入鴨脷洲海怡半島一物業,到 2019 年 7 月以 1100 萬元出售。一個月後,她以 1505 萬元購入同屋苑另一單位。

12 高官申報持一物業 許正宇為「樓王」

整合現屆全數 22 位高官,現申報持有物業共有 21 人,僅保安局鄧炳強申報未持有任何物業。有兩人在港未持任何物業,民青局長麥美娟、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分別申報在珠海、東莞持自住物業。

九名高官持有多於一個物業資產,包括陳國基、陳茂波、林定國、許正宇、盧寵茂、何永賢、蔡若蓮、孫東、孫玉菡。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為「樓王」,他申報擁有七個物業;當中三個由其妻子、現任投行摩根大通 (JP Morgan) 董事總經理、中國區聯席首席執行官陳妍妮及其家人持有。許亦申報最多海外資產,包括杭州一自用住宅單位、新加坡一出租物業、澳洲一個出租住宅物業連車位。

擁次多資產的為房屋局局長何永賢,她申報於中西區持三個物業,另於新加坡有一出租住宅,全與丈夫盧建業共同持有。有傳媒曾報道,盧建業為前長實集團高級策劃經理及註冊建策師,翻查公司註處資料,盧現任由童軍總會全資擁有的貝登堡國際有限公司董事。

12 人申報持一個物業,包括李家超、卓永興、黃偉綸、張國鈞、曾國衞、謝展寰、丘應樺、甯漢豪、楊何蓓茵、麥美娟、羅淑佩、陳美寶。

整合現屆 22 位高官,九人申報持有多於一個物業資產,其中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為「樓王」、房屋局局長何永賢為「樓后」。

集誌社檔案:高官多擁會籍 
除陳美寶申報為會籍馬會全費會員,林定國、孫玉菡亦擁相同會籍,丘應樺則僅申報是會員,現時全費會員會籍為 95 萬港元。至於陳國基、陳茂波、黃偉綸、鄧炳強皆申報為馬會遴選會員,馬會網站未提及遴選會員會費,但稱有推薦會員、專有包廂等待遇。「樓王」許正宇申報為北京香港賽馬會會員,翻查資料,入會費需 60 萬元人民幣(折合約 64.5 萬港元),月費則為 2,000 元。
此外,李家超、陳國基、陳茂波均為香港會所(The Hong Kong Club)會員,該會有逾 180 年歷史,至今維持約 1,550 人規模,會員以獲邀政商界名人為主。張國鈞、丘應樺、黃偉綸、何永賢、盧寵茂,則各分別持有香港遊艇會、九龍木球會、中環雅辰會、愉景灣高爾夫球會等會籍;翻查相關會籍費用,索價數十萬至過百萬元不等。

歡迎追蹤以下平台,即時接收《集誌社》最新資訊,及付費訂閱支持!

【付費訂閱《集誌社》】
https://thecollectivehk.com/subscribe/

【訂閱《集誌社》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thecollectivehk

【Like 《集誌社》IG】
https://www.instagram.com/the_collectivehk/

查看原始文章

特首炒人|兩局長被換 楊潤雄、林世雄被免職 羅淑佩、陳美寶接任 - 集誌社

集誌社

特首炒人|被炒「雙雄」 死因重組 楊潤雄未達 KPI  林世雄解說力弱 - 集誌社

集誌社

特首炒人|「追星局長」羅淑佩限查冊、收公屋作風強悍 陳美寶為「熟書」「登頂」政務官 - 集誌社

集誌社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留言 18

留言功能已停止提供服務。試試全新的「引用」功能來留下你的想法。

最新內容

河北暴雨災情持續 興隆縣8死18人失蹤 多村通訊一度中斷

國際 on LINE

飼主未及時察覺 開車拖行愛犬致重傷

on.cc 東網

佐敦男子遇劫受傷 警方追緝2名男疑犯

商台新聞

懷疑與家人爭執 男子跳高鐵月台獲救

on.cc 東網

葵涌工廈女子燒炭 昏迷送院

on.cc 東網

澳門君怡賭場提早停運 博監局人員在場監察

商台新聞

哀牢山考察發現 極罕見「冥界之花」

on.cc 東網

特朗普指美中相信會有公平協議 貝森特指中方操之過急

商台新聞

銀行擅自扣存款還債 擔保人不滿興訟

on.cc 東網

油麻地中年漢梯間遇襲失手機頸鍊現金 追緝兩男子

on.cc 東網

港人在日逾50旅團 逾千客均安全

on.cc 東網

《東方日報》今日要聞

on.cc 東網

東方日報A1:俄8.8級巨震34死 環太海嘯四起 日200萬人撤離

on.cc 東網

俄空難身亡中國公民身份確認 華總領館聯絡親屬

on.cc 東網

天文台:短期內廣泛地區或受大雨影響

商台新聞

天文台:未來一兩小時本港雨勢較大

商台新聞

兄弟專偷電纜線 兩個月犯12案終落網

on.cc 東網

廣泛地區可能受大雨影響 今早多處錄得超過10毫米雨量

on.cc 東網

屯門新墟12歲女童陳繼芯失蹤11小時尋回 並無受傷

on.cc 東網

佐敦男子倒斃大廈單位內 警方重案組接手調查

商台新聞

新華時評:中美斯德哥爾摩會談展現兩國冀相向而行

商台新聞

自治區前人大常委副主任受賄 囚15年

on.cc 東網

警方聯同食環署在油麻地打擊阻街和交通違例事項

商台新聞

華北水災 |河北承德市興隆縣最少8死 北京懷柔區搶通應急救援重要通道

商台新聞

劉建超率團訪阿爾及利亞 晤民族解放陣線黨總書記等人

商台新聞

打擊油麻地果欄一帶阻街及違泊 共發14張告票或傳票

on.cc 東網

中俄下月海上聯演 赴太平洋聯合巡航

on.cc 東網

李成鋼晤瑞典外貿大臣 冀瑞方推動歐中落實領導人共識

商台新聞

台北故宮藏品「翠玉白菜」 9月亮相捷克

on.cc 東網

旺角中年婦墮樓 跌落毗鄰大廈天台亡

on.cc 東網

王毅:中美要尊重彼此核心利益 避免引發對抗衝突

商台新聞

員工付費「扮工」公司興起 助度失業迷茫期

on.cc 東網

粵港加強基孔肯雅熱聯防聯控工作

商台新聞

柯士甸道大廈單位傳異味 揭男子倒斃屋內

on.cc 東網

洪水沖走千萬人民幣金飾 僅尋回小量

on.cc 東網

日本海嘯警報全數降級!俄羅斯稱地震無傷亡

NOWnews 今日新聞

城巴夥昂坪360推出5開篷巴士線 提供一站式交通接駁觀光體驗

am730

澳門男中學生在港期間 疑遭「黑社會」勒索失6500元

on.cc 東網

衛健委要求全國採果斷措施 防基孔肯雅熱疫情擴散

商台新聞

市監局倡強化安全監管 禁劣質產品流入校園

on.cc 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