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女性角色中的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 若死亡必然到來,我們該如何好好道別? ——專訪《破 · 地獄》演員衛詩雅、梁雍婷、周家怡

虛詞.無形

發布於 2024年11月15日14:09 • 嚴瑋擇

文哥(許冠文飾)留給道生(黃子華飾)最後一封信寫到:「你說多謝我,其實我更想多謝你,你讓我知道,生人都要超渡。」《破 · 地獄》中聚焦的,既非死後世界、亦不是鬼神之說。相反,這一場Last Dance試圖破開的,是逝者離開以後,尚留在生者心中的地獄。它想超度的,是生者無法放下的執念。

電影中一眾生者的地獄從何而來?這一點從當中女性角色的處境可窺一二。女兒文玥(衛詩雅飾)自幼視父親為偶像,但文哥說了三十年的「女人有月經,污糟,祖師爺唔鍾意」,不止讓文玥意識到自己終生無法接近自己所仰慕的父親,更讓她從小到大誤以為父親不愛自己、視自己為家庭中缺陷所在;蘇蘇(梁雍婷飾)所戀的同性情人熙雯過身,卻被熙雯名義上的丈夫多番阻撓。所謂丈夫但心中只念及股票市場,對祭儀絲毫不上心,甚至只想儘快結束法事;美玉(周家怡飾)與道生本有不婚的共識,但意外懷孕,這或是她最後可有小孩的機會,她想要,但道生因為種種顧慮而抗拒。

相愛者卻不可相見更難互訴衷腸、彼此怨憎的人又不得不同住一屋檐下、所想要想求的又不可得。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人間之苦在電影的女性角色所需面對的處境中羅織出生命之網。要為生人超渡的,是彼此在現代社會的複雜面貌如父權、傳統、新的情感型態下,難以宣之出口的創傷。

男女之別:身體與宗教

文玥身為女救護員,一次入屋救援要搬動傷者時,卻被家屬喝罵,說她「姐手姐腳」,輕視女性救護員之意溢於言表。衛詩雅說,戲內救護員的職務都是自己落手落腳去做的,「那段時間為了可以符合救護員的角色,自己都是按照真實救護員的要求去操練的。拍攝中要搬的床都是自己親手搬的。」或因為體能的差異,衛詩雅提到,原來香港的女性救護員,只有五個。

男女在身體上天然地有所差異,但透過後天努力的克服,多少可以拉近身體機能上的距離。五個救護員雖少,但她們依然證明了,在救護行業這方面,男性體能可以做到的,女性也可以。但在喃嚤師這一行中,男女之別卻不是那麼簡單就可以跨越的。為了電影的最後一舞,衛詩雅要學會跳破地獄,但在戲外求師的過程中卻處處碰壁,不因其他,只因為喃嚤一行,傳男不傳女。

「面對這些宗教上的分別,我自己是不理解的。以前去參加葬禮,有很多東西都不可以做,尤其來月經時更是。後來知道是因為月經被污穢,我有一刻會覺得,這真的是不公平的。」電影團隊輾轉找了許多喃嚤師,有數個聽聞了他們是為拍電影,心態上相對開明,便肯教授衛詩雅。「但也不是全部都教,破地獄由幾個部分組成,每個人都只肯教一點,覺得只是教一點便沒有破戒。那我就東學一點西學一點,拼湊一起就學得完。

戲內文玥一再逼問父親,祖師爺那麼討厭月經,難道他就沒有母親?難道他的母親就不會有月經?如果我們從來不可以決定自己的性別,那麼這種既生之物為何可以決定一個人的品質與能力?在電影最後,道生問的,正是為何一位女子不可以跳破地獄?談到這裡,周家怡轉身對衛詩雅說,我死後要你來幫我跳破地獄。

死亡與超度

男女或有分別,但在死亡面前,每個人都是平等的。

周家怡說,面對死亡,怎麼都一定會有畏懼的。「我很小的時候就已經畏懼死亡,可能只有幾歲,我已經在想,如果以後爸爸媽媽離開了,會不會只剩下我一個。」不止父母,她更意識到其實每個人的生命都有一個限期。「人生有個限期這件事情,讓我很想追求一些問題的答案:究竟地球為什麼會存在?究竟我們為何要來到這裡?究竟我們以後回去哪裡?」

因為意識到生命必有終結,從而反思生命、反思個人的存在。周家怡說,這些都是華人文化中很少會去談論、探討的,這也是《破 · 地獄》對她而言的重要之處。「因為我們每個人都要謀生,沒有時間去說這些事情。但這套電影很真實地將這件事情拍了出來。告訴大家,你看吧,死後的屍體就是這樣的,我們都會經歷這些事情的。」在電影之前,每個人都要去面對死亡。她認為,也只有大家肯面對死亡,我們才有可能去探求生命的問題。

面對死亡並沒有想像中理所當然。電影中,蘇蘇面對自己愛人熙雯的大體,眼淚不可止地滴落,在道生邀請她幫熙雯最後一次更衣,送了裝有熙雯骨灰的飾品給她,她才被「度」了是次生命的創傷。飾演蘇蘇的梁雍婷說,「面對親人的離世,我們一定會經歷悲傷和痛苦。但在經歷這個悲傷和痛苦的時候,我們必須要知道,有些人連道別的機會都沒有。」她說起自己小時候的故事,有日放學後在家中玩遊戲,母親跟她說,你的爺爺在醫院,快要不行了,叫她去見爺爺最後一面。她那時候說,我不去了,我要打遊戲。她如今回想覺得很後悔,想不明白為何那時候沒有去見最後一面。「或者那時候我也害怕,害怕真正面對死亡,好像就不得不面對你們需要永別的事實。但現在回想,我會覺得,在人生的最後一刻,能夠和所愛的人道別,我相信對每一個人來說,在這個世界上都是一個很重要的事情。」

有時候畏懼也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捨。衛詩雅說,「你如果問文玥她會不會怕,一定不會,她從小看到大,更何況那是她最愛的爸爸。但是你問她有沒有不捨,一定會有,大家都會有。我只是在想,如果我們都知道這次的道別總有一天會來,不如早一點開始學這一門課。」

道生在蘇蘇整理熙雯的喪衣時,提醒道,不要哭,眼淚滴在先人身上,先人會不捨得的。可以闊達地讓珍愛之人永遠離開自己,那從來不易。甄小姐(韋羅莎飾)就因為無法接受兒子逝世的消息,妄圖將他保存起來,直到未來科技有日發達,可以喚回兒子生命。

逝者已矣,但生者如斯。如何面對傷逝變成了生者需要去破的地獄。一如道生所言,「行街是為了超渡生人」。

地獄何在?一切為心造。

電影中沒有任何畫面向我們展現死後的地獄,所謂的「死後世界」,放眼看去全部都是生者的掙扎。

生者的地獄因何而來?衛詩雅說,那取決於人如何看待自己的處境。「如同文玥與自己的父親,他們其實一直互愛,只是不懂表達。文玥覺得父親嫌棄、討厭她,這段關係變成了地獄。但在最後,她知道,文玥的『玥』,其實是寶,是指她是父親的寶,過往一切變成了她珍惜的回憶。地獄就在這一念之差。」

人為何會被一念所束縛呢?周家怡說,一切為心造。「我聽過一個故事,就是有個法師分享過,他有次坐的士,司機問他,你大熱天時穿這麼多,不熱的嗎?法師說,熱啊。司機說,真是辛苦你。法師馬上糾正他,說,我熱,但不辛苦。」她說,很多時候我們的感受都會被身邊約定俗成的文化與意識所影響。「大家都說那件事情很可怕,我也就覺得那件事情很可怕,這就成了地獄。因為我們會被情緒影響,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但如果可以覺察到這些事情的發生,我們便可以知道,一切為心造。」

就如死亡,我們都知道它終會發生,無可抵逆地奪走生命中所有的一切,因此對其害怕,避而不談視而不見。梁雍婷說,死亡其實一直存在。「如果去留意,你會見到生命慢慢枯萎的過程。我有養過一隻貓,十幾年,你會見到以前很健康的她,慢慢開始脫毛、變得很瘦、難以呼吸,好像一棵樹一樣,在你面前凋零。對我來說,儘管這是一件很無能為力的事情,但我知道它一直存在。如果它是一個句號,在句號之前,我們可以做很多很多的事情,去填滿屬於生命的句子。」

這也是為什麼生人也需要破地獄,也需要被超度。衛詩雅說,「面對摯親,我們永遠都會覺得自己有所虧欠的。這場儀式是我們最後可以為對方做的事情,不論這個儀式是否可以在宗教上為先人們帶來些什麼,但它一定為生者帶來安慰,亦是在這個安慰之中,生者可以和死亡和解,獲得繼續生活下去的動力。」

只是,她亦提及,各自的地獄終須自己去面對。在飾演文玥後,她意識到有許多關係中的難處並不是那麼簡單就可以和解,每個人身處的處境中有太多的前因後果。「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但如果我們可以看清地獄從何而來,生命的每一步都是破地獄。」

▼Follow 虛詞.無形

Website: http://p-articles.com/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formless.particles

查看原始文章

香港年度設計盛事 detour 2024 展出17組本地與海外設計師的裝置與展覽 由外而內探索設計未知的可能性

虛詞.無形

溫柔而硬頸地活著並註視著——《少年來了》書評

虛詞.無形

【字遊行・新加坡】午膳於P.S.

虛詞.無形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