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不靠男人」不是新鮮事|周靈山
看到內地那些「女人不靠男人」的熱血視頻,我突然想起小時候在舊樓梯間,總能聽見衣車的噠噠聲,那就是香港第一代職業女性的戰鼓。當內地女性還在為「獨立」吶喊時,香港女人早已把這種生活過得如呼吸般自然。
60年代的工廠妹,70年代的夜校秘書,80年代的寫字樓OL,我們祖母那輩,已經知道與其捉實男人的衣角,不如抓緊銀包。寶珠姐陳寶珠在黑白電影裏唱「工廠妹大哂」時,香港女性已經在徙置區的狹小空間裏,一邊車衣反雞英(Cuff,即袖口),一邊計算着如何讓子女讀上英文書院。
如今中環寫字樓裏,高跟鞋身影處處可見;茶餐廳阿姐罵伙記的聲量已不比男人細聲。香港女人早就不需要宣告「不靠男人」,就如魚不需要強調自己會游泳。香港女人傷心分手時,流的不是「被拋棄」的無助眼淚,而是「又賭輸一次」捨不得自己笨成這樣的懊惱,這才是真正的性別平等。
那些標榜「女性獨立」的視頻,對香港觀眾而言就像在教魚游泳。我們更該拍的,是「如何與獨立共處」:當你早已習慣自己換燈泡、自己供樓、自己決定人生時,該怎樣接受另一個未必比你強、但願意與你並肩的人?這才是香港式獨立的課題。
個人網站︰http://slimcook.hk
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lively.com.hk/
Instagram︰echow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