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娛樂

「黑猩猩之母」珍·古德辭世,享耆壽91歲:從一隻玩具猩猩到改寫科學,傳奇的一生謝幕

PopLady

更新於 10月02日12:21 • 發布於 10月02日08:15 • PopLady Magazine

國際知名的靈長類動物學家和環保倡議者珍·古德(Jane Goodall)博士,於美國時間2025年10月1日因自然原因辭世,享耆壽91歲。當時她正在美國加州進行巡迴演講活動。這位被譽為「黑猩猩之母」的女性,用她的一生為人類與動物的關係寫下了嶄新的篇章,留給世人一份關於希望、耐心與連結的非凡遺產。

一隻玩具黑猩猩,改變她的人生

珍古德的故事,始於一個單純而堅定的童年夢想。她於1934年出生於英國倫敦,從小就對動物懷抱著無比的好奇心與熱愛。

她的父親曾送給她一隻玩具黑猩猩

Photo from Facebook@the Jane Goodall Institute

她的父親曾送給她一隻玩具黑猩猩,而不是當時常見的泰迪熊,她將其命名為「Jubilee」,這份禮物激發了她對動物的深厚情感,Jubilee後來一直被擺在她在倫敦的梳妝台上。除此之外,小時候的珍古德床邊故事不是公主與王子,而是《杜立德醫生》與《人猿泰山》。在那些頁面裡,她開始夢想有一天能親眼看見非洲叢林裡的動物。

H先生陪伴她長達28年,曾與她一同周遊世界64個國家

Photo from IG@janegoodallinst

成年後,珍古德的生命中出現了另一位忠實的毛絨夥伴,盲人魔術師Gary Haun送的絨毛猴子「H先生」。H先生陪伴她長達28年,曾與她一同周遊世界64個國家,見證了她為保育奔走的旅程。

沒錢念大學,她靠打工闖進非洲

她踏上了非洲大地,命運也在此刻拉開新篇章

Photo from IG@janegoodallinst

但夢想與現實之間,隔著學費與生活。高中畢業後,珍古德沒有錢上大學,只能一邊打工一邊存錢。終於,在23歲那年,她踏上了非洲大地,命運也在此刻拉開新篇章。

命運轉折:與Leakey的相遇

珍古德擁有觀察的眼睛與對動物的熱情

Photo from IG@janegoodallinst

珍古德展開了對野生黑猩猩長達60餘年的研究

Photo from IG@janegoodallinst

在肯亞,她遇見了古生物學家Louis Leakey博士。這位學者敏銳地看出,眼前這個年輕女子雖然沒有學位,卻擁有最寶貴的東西「觀察的眼睛與對動物的熱情」。1960年,珍古德終於來到坦尚尼亞的貢貝溪國家公園(Gombe Stream National Park),展開了對野生黑猩猩長達60餘年的研究。

改寫科學的年輕女子

珍古德打破慣例,她為每一隻黑猩猩取了名字

Photo from Facebook@the Jane Goodall Institute

當珍古德抵達貢貝時,她是一位沒有大學學位、年僅26歲的女性,獨自一人深入叢林,面對的是當時學術界保守的眼光和刻板印象。傳統科學家要求研究對象必須用編號來稱呼,以保持「客觀距離」,但珍古德打破慣例,她為每一隻黑猩猩取了名字,像是「白鬍子大衛」(David Greybeard),並以充滿人性關懷的方式,融入牠們的社群,進行非侵入式的觀察。正是這種貼近與耐心,讓珍古德取得了震撼世界的重大發現。

工具不再是人類專利

她親眼目睹黑猩猩會選取並加工樹枝,用來「釣」取蟻穴中的白蟻

Photo from IG@janegoodallinst

她親眼目睹黑猩猩會選取並加工樹枝,用來「釣」取蟻穴中的白蟻。這個發現打破了「只有人類才會製造工具」的既有觀念,迫使科學界重新思考人類的定義。

黑猩猩也會擁抱、嫉妒,擁有豐富情感

牠們也和人類一樣,擁有光明與黑暗

Photo from IG@janegoodallinst

珍古德也記錄到黑猩猩會擁抱、親吻、輕拍背部等行為,展現出個性、理性思考、喜悅與悲傷等豐富情感,模糊了人與非人動物之間的界線。此外她也觀察到黑猩猩社群中存在狩獵、群體衝突甚至是同類相殘的暴力行為,顛覆了人們對黑猩猩「溫馴」的單純想像,證實牠們也和人類一樣,擁有光明與黑暗。

珍古德也記錄到黑猩猩會擁抱、親吻、輕拍背部等行為

Photo from IG@janegoodallinst

她的研究成果不僅讓她以無學士學位之身,進入劍橋大學攻讀動物行為學博士學位並成功畢業,更徹底革新了靈長類學,確立了她「黑猩猩之母」的地位。

從研究者到地球守護者

珍古德的後半生,從科學研究轉向了全球性的環境保育和教育行動

Photo from IG@janegoodallinst

珍古德的後半生,從科學研究轉向了全球性的環境保育和教育行動。她意識到,如果黑猩猩的棲地不斷遭到破壞,所有的研究都將失去意義。於是她創立了「珍古德研究所」(Jane Goodall Institute),並將自己超過300天的時間用於在世界各地奔走演講,倡議動物福利、環境保護與人道主義。

1991年她推動了「根與芽」(Roots & Shoots)計畫

Photo from IG@janegoodallinst

1991年她推動了「根與芽」(Roots & Shoots)計畫,這項全球性的環境教育行動,旨在啟發和賦予年輕世代力量,讓他們透過實際行動來關心人類、動物與環境。她的貢獻和影響力也獲得國際認可,於2002年被授予聯合國和平使者(UN Messenger of Peace)的稱號。

生命最後一課:不要放棄

珍古德博士在生命的最後階段仍未停歇四處演講

Photo from IG@janegoodallinst

珍古德博士在生命的最後階段仍未停歇,她2024年底及2025年6月曾到香港、台灣演講,她對人類與地球的未來始終抱持著堅定的希望。她曾說:「不要放棄」,強調每一個人每天做出的每一個選擇,都能夠影響地球的未來。

她的謝幕,與我們的延續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Dr. Jane Goodall(@janegoodallinst)分享的貼文

2025年10月1日,這位傳奇科學家在巡迴演講的旅途中,於睡夢中安詳離世,享壽91歲。珍古德博士的辭世,是世界的一大損失,但她留下的影響力卻是永恆的。她不僅是一位突破科學界限的偉大研究者,更是一位溫柔而堅定的倡議者,用一生證明了耐心、同理心與希望的力量。她提醒著人類,我們不是地球的主宰,而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且必須成為負責的管家。

她的故事是一部關於追逐夢想、挑戰傳統和永續關懷的動人史詩。正如她所說,當肉體死去時,她相信「某種東西」會繼續存在。而她播下的希望之種,將會透過無數「根與芽」的年輕世代,繼續在全球各地發光發熱。

繼續閱讀:

永遠的法式時尚指標:Jane Birkin逝世享年76歲,除了「Birkin Bag」她還留下了這些風格靈感

Emma Watson首度上節目談心!離開荷李活5年的原因:不想被世界磨掉真心

Text:POPLADY Editorial

Photo Source:IG@janegoodallinst、Facebook@the Jane Goodall Institute

想即時看更多 PopLady 的時尚資訊?立即追蹤以下平台!

【PopLady Instagram】

【PopLady Facebook 】

查看原始文章

當沒人想聽真心話,紐約紫色攤位靠「奶奶聊天」服務紅遍全球,獨特的「奶奶效應」如何成為解鎖心房的萬能鑰匙?

PopLady

不再只愛速度:F1車手Lewis Hamilton賣掉所有豪車收藏,轉向藝術尋找新熱情

PopLady

Emma Watson首度上節目談心!離開荷李活5年的原因:不想被世界磨掉真心

PopLady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