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達國際:亞洲消費者行為轉變 幾類行業最被看好...
富達國際亞太區投資總監主管Stuart Rumble表示,亞洲各地消費者行為正顯著轉變,部分源於經濟不確定性持續及宏觀環境充滿挑戰。多個市場因增長疲弱、市場波動持續、就業穩定性存疑,導致消費模式出現明顯轉變。消費者不僅收緊預算,並尋求與產品和體驗建立更深層次的情感連結。投資者若能識別哪些行為變化屬周期性或結構性,同時掌握創新、文化相關性及估值紀律,將有機會把握下一波亞洲消費市場增長浪潮。
該行認為,各行各業均見行為轉變的迹象。例如在餐飲業,高端餐廳和奢華食府關閉反映高消費支出縮減;超市餐飲和平價休閒餐飲興起,顯示消費並非全面縮減,而在重新分配。
Rumble稱,消費者重視性價比,同時也愈來愈傾向於選擇能帶來情感共鳴、文化認同或身份認同的產品。例如,許多人從打開泡泡瑪特的盲盒中獲得樂趣。對投資者而言,這些變化既帶來機遇,也伴隨風險。當中,成功觸及情感價值的品牌,展現出強勁的消費者參與度,同時受惠於收入增長及投資者追棒,股價表現亮眼。然而,要持續成功,則必須不斷創新,尤其是在知識產權及產品開發方面。
此外,估值仍是關鍵考量。一些面向消費者的股票交易估值偏高,引發市場疑問其盈利增長持續性及均值回歸可能性。投資者需分辨短期趨勢及結構性轉變。盲盒熱潮或會退去,但健康生活方式興起及體驗式消費等更廣泛趨勢則更具持久性,值得深入關注。
運動服飾及化妝品等行業展現出更具韌性的長期前景。這些行業受惠於人口結構、城市化加速及數碼互動增強等利好因素。本地品牌,尤其能透過社交媒體及網紅營銷加快產品週期,迅速回應消費者意見,在靈活度及文化融合度超越全球品牌。
另外,數碼渠道亦正在重塑消費者與投資者的互動。直播電商、社交銷售及爆款產品的推出,壓縮了從產品構思到市場採納的時間。能夠掌握這種速度的企業,尤其是具備深厚本地洞察力者,更有可能贏得市場份額及投資者青睞。中國內地電動車品牌在新加坡等市場的成功,印證以消費者為中心的靈活商業模式帶來的顛覆潛力。
東網網站 : https://on.cc/東網Facebook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oncc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