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然不同的火花在閃爍——梁雍婷、周漢寧
常言做演員被動,每每遇上拍攝空檔期,只能默默等待劇本,等待機會,等待被看見。然而,梁雍婷及周漢寧這次選擇主動挑選劇本,主動籌辦演讀劇場,主動邀請觀眾,一同進入《靜止的宇宙在閃爍》的戲劇世界。
演讀劇場,往往聚焦於文本與演員的演繹之上,務求以極簡舞台,引發觀眾對故事的最大想像。這次,梁雍婷與周漢寧不止擔任演員,更共同參與策劃及文本翻譯等工作;這樣的多重身份,使他們對《Constellations》這份劇本理解更深。
《Constellations》是英國劇作家Nick Payne的著名作品,以物理學家與養蜂人的一場相遇,引申出一段段穿梭多重宇宙、科學與愛情,互相交織的優美對話。之所以把劇名翻譯成《靜止的宇宙在閃爍》,其實暗藏團隊對生命的想像:「當我哋望向天空嘅時候,雖然佢係一片黑色,但你其實唔知有幾多『星星在閃爍』⋯⋯你睇落好似咩都冇,但其實生命係有無限可能性。」梁雍婷補充,原作者曾言假如世上真的存有多重宇宙,我們也無法得知,只能繼續經歷當下,活好我們現正身處的這個時空。因此,這次的演讀劇場,也是想邀請大家去留意一些平時容易忽略、肉眼看不見,但其實一直存在的事。
當P人遇上J人
梁雍婷與周漢寧的同框演出,大家或會想起兩年前《白日之下》的小鈴與明仔,而這次的合作契機,亦要從兩年前的酒聚開始說起。
一次在酒吧的即興劇本對讀,結果成了偶爾一度的習慣。唸唸有詞地讀過《小島芸香》、《跳舞鯊》、《All in The Timing》⋯⋯兩位演員讀著讀著,自然萌生想要搬上舞台的念頭,終於找來相熟的「一島劇場」,重新演繹《Constellations》這份詩意文本。
除了擔任策劃、翻譯及主演,周漢寧這次更要兼任監製。與以往只專注做演員不同,他坦言這次是個全新的體驗:「以前做演員工作,可以按自己嘅節奏分配時間,決定喺開拍前幾多日做好演員功課。但今次係監製工作,有好多時間限制,你一定要先處理好手頭事,先可以令其他人進行其他工作⋯⋯唔可以再係咁佗佻嘅狀態。」
與周漢寧自身個性相反,身旁的梁雍婷是位極致J人,他笑言儘管她未做過人格測試,但也肯定是位J人:「Rachel(梁雍婷)成為咗非常大嘅催化劑,因為佢同我係完全唔同嘅人⋯⋯佢鍾意儘快做完所有事,未雨綢繆,可能deadline係十日後,但佢第二日已經會做晒所有嘢,分分鐘係第一日(笑)。」他補充,不論是海報與其他主視覺設計,其實全由梁雍婷負責,她實在是位萬能拍檔。
周漢寧接著分享,由於今次兩個角色同為專業人士,需要進行詳盡的資料搜集;在他仍未開始之時,梁雍婷卻經已看完兩本參考書目:「有晚11點同導演 Zoom(網上會議) 完,就話做啲research。嗰個會開到好夜,第二日下午我先起身,佢(梁雍婷)就打電話嚟,問我做咗 research 未,話佢已經睇咗兩本書⋯⋯你明唔明嗰種節奏!重有一日我哋做 presentation,佢用咗一個鐘嚟講物理⋯⋯我之後問佢有冇諗住轉行(笑)。」
兩位打趣說道,同為人類與演員,已是性格迴異的他們,唯二的共通之處。梁雍婷坦言在處理工作上,自己確實比較「冷血」,會直接說明要求與方向,不像周漢寧般,每個決定也會盡量照顧身邊人的感受。「有一個深刻嘅反省,就係有一日我見到佢(周漢寧),我感覺到佢嘅壓力,佢嘅烏雲已經蓋過咗佢⋯⋯我chur到佢變咗人乾(笑)。」兩位一邊合作一邊磨合,嘗試調整各自的節奏,周漢寧直言,曾有數次工作進度過於急趕,亦是鎮定的梁雍婷「救咗佢」。
或許全靠這種難得的一凹一凸,才能使事情順利過渡,煉出奇妙的默契。
以另一個身份去理解劇本
《Constellations》這份劇本,最初是由導演推介,二人看後十分喜歡其簡潔與可塑性,立即選定作演出文本:「因為呢個係我哋主動揀俾觀眾嘅劇本,可以有權利選擇點樣去呈現一個作品,對我嚟講係好唔同而且好開心嘅一件事。」這次的演讀場地,選址在香港文化中心地舖「牧羊少年與他的浮萍」,他們認為這個舞台空間極為靠近觀眾,恰好可以營造一種「戲中主角是你身邊人」的狀態,使人更能投入其中。
「一邊做文本翻譯,或者做行政上或者設計上嘅事,你可以唔單止用演員角度去理解文本,我覺得對今次演出有好大幫助。」梁雍婷分享,這次的翻譯方向希望忠於原著,保留劇本的英國背景及語境,但又希望觀眾能掌握對話的真正含意;需要在「貼地」與「忠於角色」間不斷權衡:「呢啲字會唔會太local?觀眾會唔會覺得好跳?當中牽涉到好多文字同語言嘅習慣。例如『this is amazing』應該點譯?因為喺香港你只可以講『真係好好』。我們需要不斷雕琢字眼。」
另外,因為劇中兩位角色分別是物理學家與養蜂人,他們二人的職業與社經地位,其實亦很影響表達方式與詞彙選擇:「原來透過唔同嘅崗位去切入文本,真係可以令我哋排練嘅時候,有更多唔同嘅角度去理解同消化故事。」
與觀眾同步的生命力
今年香港電影業正值低潮,一眾演員紛紛投進劇場世界,與觀眾同呼同吸。對於兩位而言,劇場演出最大的吸引力,是那份live住做的樂趣。「拍影視作品嘅時候,你會對住camera去做,唔係同觀眾同步。但係live嗰種距離,其實係會接收到所有觀眾嘅感受。你會感覺到佢哋係咪同你一齊行緊,定走開咗,呢種感覺係好感動。你會好緊張,同時又好興奮,所有決定都會同佢哋產生共鳴。呢個係拍攝嘅時候,真係做唔到嘅一件事。」周漢寧如是說。
梁雍婷則認為,不論在鏡頭前,還是舞台上,演戲本來都是件充滿生命力的事;但劇場裡可能遇上的各種突發狀況,則是最為有趣之事:「如果拍攝嗰陣,支boom(收音咪)唔小心入咗鏡,可以選擇再take一次。但如果我喺舞台上面,觀眾唔小心打爛咗玻璃杯,咁我要點樣同呢件事一齊演落去?」
劇場空間裡的種種未知,成為了現場演出最叫人津津樂道的事。然而,兩位演員卻始終認為,只要本身對角色有充足的理解,對劇情排練得夠純熟,那麼不管發生任何事,也不會影響到演出本身。
▼Follow 18/22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1822hk/
Website: https://www.18-22.com.hk/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1822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