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永康個唱取消掀餘波 官媒倡問責:形成震懾效應
現年57歲的蘇永康原定於10月6日在浙江溫州舉辦演唱會,但有內地網民向溫州當地相關部門檢舉,投訴他於2002年在台灣曾涉嫌吸毒及藏毒,要求政府禁止其登台。而內地售票平台大麥網昨日(9月16日)將蘇永康相關演出下架。而於傍晚時分,浙江省文旅市場管理處消息指,蘇永康在溫州舉辦定演唱會已確認取消。
今日(9月17日)內地官媒「人民網」發表評論《蘇永康演唱會光取消還不行,也該追責》,指出類似的案例已經不止發生一次,蘇永康近兩年在其他城市亦有舉行演唱會,質問「為什麼連網民都能看出來的問題卻能突破審批關口?誰該為此負責?」、「面對這種『破窗效應』,所觸及的深層次問題不能不讓人警醒。」、「取消蘇永康演唱會是必須的,進一步依法依規問責也是必須的。唯有這樣,才能以儆效尤,形成震懾效應。」
人民網以「人民熱評:蘇永康演唱會光取消還不行,也該追責」為題發表評論,全文:「據報道,蘇永康將於10月初在浙江溫州舉辦演唱會,因其曾有涉毒歷史,有網友向溫州當地相關部門進行投訴。最新消息顯示,演出主辦方已向審批單位提交出取消的申請。面對輿論質疑,有關方面從善如流,及時止損,值得肯定。但是此事仍有很多疑問待解:蘇永康演唱會是如何發起的?為什麼連網民都能看出來的問題卻能突破審批關口?誰該為此負責?事實上,類似的案例已經不止發生一次,蘇永康近兩年在其他城市也曾開演唱會。面對這種『破窗效應』,所觸及的深層次問題不能不讓人警醒。這類事件造成的後果是顯而易見的,相關部門的權威和價值取向備受質疑,公信力也不免遭受侵蝕。於此而言,取消蘇永康演唱會是必須的,進一步依法依規問責也是必須的。唯有這樣,才能以儆效尤,形成震懾效應。」
「毒品是人類社會的公害,禁毒工作事關國家安危、民族興衰、人民福祉。身為公眾人物,演藝人員尤其不能涉毒,不能觸碰道德底線和法律紅線。此前,有全國人大代表提出『一次吸毒 終身禁演』的建議。對此,公安部門表示,近年來的確有個別社會公眾人物、演藝人員因涉毒違法犯罪行為被公安機關依法處置,不但個人為此付出了沈重的代價,而且也給喜愛他們的『粉絲們』特別是青少年帶來錯誤示範。禁毒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演藝人員更要遵守法律法規,尊重社會公德,愛護自身形象,真正通過德藝雙馨贏得『粉絲們』的喜愛和尊重。一旦涉毒,就要付出應有的代價。」
「一段時間以來,一些涉毒藝人嘗試復出,希望重回聚光燈下。這種行為是堅決不被允許的。可以說,每一次對涉毒藝人的寬容,都是對緝毒英雄的褻瀆;每一次對涉毒藝人復出網開一面,都是對法治和公序良俗的破壞,也是對大眾情感的傷害。這也提醒相關藝人,莫試探公眾的容忍度,莫挑戰基本的社會規範。相關商業機構在邀請、推廣藝人時,應嚴格將藝人的道德品行、法律記錄作為重要考評依據。如果只顧眼球經濟而忽視社會責任,只想著演出掙錢而忽略社會道義,注定會引發輿論反噬。這也提醒相關審批部門,要嚴格管理,守土有責。亡羊補牢固然也有可取之處,但是由此造成的公信力損失,尤其值得深思和警示。」
蘇永康於2002年,與台灣女星安雅涉嫌在台北夜店服用搖頭丸被捕,經尿液檢驗後,證實兩人尿液確實含有搖頭丸成分,蘇永康之後被判勒戒11天後提早獲釋。事件震驚兩地三地,蘇永康形象大受影響。蘇永康近年一直努力發展內地市場,2016年宣布太太馮翠珊懷孕6個月時,稱不希望孩子像「梁天恆」(被認為是梁頌恆及梁天琦的混合「名字」)及游蕙禎,稱孩子可以反叛,但絕對不能分裂國家,其言論得到一眾建制派傳媒支持。近年,蘇永康亦有在內地不同地方舉行演唱會,惟獨今次在溫州被網民高調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