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高密度乳房」會降低偵測腫瘤敏感度!乳房影像專科醫:乳房檢查要分齡

Heho 健康(台灣)

更新於 10月22日04:37 • 發布於 10月22日06:37 • 劉一璇

10 月是「國際乳癌防治月」,根據國健署統計,乳癌多年來持續位居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首位!光是 111 年就有超過 1 萬 7 千多名女性被診斷罹患乳癌。如何提高警覺,光知道篩檢可能不夠,女性們還必須了解乳房檢查分齡的重要性。

這是因為,台灣女性的「乳房密度」普遍偏高,約 8 成屬於「高密度乳房」,在 X 光影像中呈現白色實質組織,很容易與腫瘤影像重疊,影響判斷精準度,因此乳房檢查要分齡,不同技術搭配互補。

什麼是「高密度乳房」?為何需要提高警覺?

乳房的密度是根據乳腺組織與脂肪的比例决定。依據乳房密度差異可分為四類:完全是脂肪、腺體密度鬆散、緻密但是不均勻性、整個乳房非常緻密。換句話說,高密度乳房的特徵是腺體和結締組織比例高於脂肪組織。

高密度乳房有 2 個潛在的問題,一是越來越多研究顯示乳腺的緻密度和乳癌的發生率是正相關的;二是高密度乳房若用乳房攝影做為篩檢工具會有影響診斷正確性的問題。

台北美兆診所乳房影像專科醫師陳墨繁進一步指出,在檢查難度的部分,乳房 X 光攝影中,高密度乳房組織和腫瘤都呈現白色,這可能互相掩蓋,降低了偵測腫瘤的敏感度。

乳房要能「提高偵測腫瘤敏感度」,做哪些檢查比較好?

一般而言,乳房 X 光攝影是使用低劑量 X 光照射乳房,可偵測微鈣化點或腫瘤等早期病灶。乳房超音波的部份,是利用聲波成像,不受組織密度影響,特別適合年輕女性或乳房組織緻密的族。乳房磁振造影(MRI)則是利用強大的磁場和無線電波,對乳房組織進行成像,敏感度高,特別適合用於高風險族群的篩檢。

而智慧醫療逐漸普及,AI 全自動乳房超音波(ABUS)逐漸成為乳房篩檢的重要輔助工具,這適合 40 歲以下或乳腺密度較高的女性族群;它能提供更均勻與全面的影像覆蓋;

而如果是 50 歲以上女性,會建議以乳房攝影作為主軸,並可依醫師評估搭配超音波或 ABUS 加強偵測。

陳墨繁表示,在臨床上每種影像檢查都有其定位與目的,並非互相取代,也就是說,乳房影像學沒有「哪一項最好」,而是「哪一項最合適」。不同影像技術各有優勢與限制,唯有依年齡、乳腺特性與個人風險搭配選擇,才能讓影像結果最精準,真正達到早期偵測與預防目的。

乳房檢查分齡建議為何?

陳墨繁強調,乳癌的早期階段幾乎無痛無感,只有定期檢查、建立個人影像基準線,才能早一步掌握變化,早一步安心。

20-30 歲(高風險族群):每年一次手持乳房超音波或 ABUS,高風險族群建議每 6 個月追蹤一次,可與醫師討論加做其他檢查,例如:基因檢測。

30-35 歲:每年一次手持乳房超音波或 ABUS,每年一次,可與醫師討論加做 ABUS。

35 歲以上:乳房攝影+手持乳房超音波或 ABUS,每半年~一年一次,頻率會根據前一次檢查結果調整。

政府目前有提供哪些免費資源?

國健署從今年起,已經將乳房 X 光攝影檢查補助對象,擴大為 40 歲至 74 歲婦女,提供每 2 年 1 次免費篩檢,透過偵測乳房的鈣化點或微小腫瘤,發現無症狀的早期乳癌。

且今年截至 9 月中旬,乳癌篩檢人數已達 104 萬人。其中,今年新增擴大的 40 歲至 44 歲及 70 歲至 74 歲族群約為 26.2 萬人(占 25.15%)。

陳墨繁呼籲,乳癌可怕的不是確診,而是錯過了早期治療的時機,只要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治癒率非常高。

文/劉一璇、圖/楊紹楚

>>點擊加入 Heho 健康好友 獲取更多健康新知

查看原始文章

乳癌年輕化?專家呼籲:篩檢年齡下修必要性及篩檢工具建議

Heho 健康(台灣)

超音波 +3D 乳房斷層攝影 提高乳癌偵測力精準揪出癌細胞

Heho 健康(台灣)

3 D零死角更精準!最新乳癌篩檢 6 種方法 選擇篩檢工具很重要

Heho 健康(台灣)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