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娛樂

民生無小事|黃智華:「走塑」一年丟棄垃圾量降至10,500公噸 回收率對比2020年28%今升至33%

新城八大家

更新於 05月22日05:19 • 發布於 05月18日06:00

環境保護署助理署長(廢物管理)黃智華今日(18日)到新城廣播接受《民生無小事》節目訪問,與主持林潔瑩、柯創盛分享近期環保工作的成果及未來方向。上月底為實施「走塑」一周年,黃智華表示,政策實施後扭轉了廢物上升的趨勢,由2021年每日丟棄11,500公噸垃圾,下降至現今的10,500公噸。

左起:環境保護署助理署長(廢物管理)黃智華、新城廣播有限公司首席營運總監馬浚偉

黃智華在本台節目上表示,都市固體廢物回收率方面亦由2020年28%上升至現今的33%,綠在區區回收物去年回收41,000噸,比再早一年的26,000噸增加了6成,指該政策能轉廢為材,回收減廢的努力得到市民認同及投入支援。執法方面他又指,去年署方巡查了逾48,000間餐廳、零售店及酒店,其中發現有144個書面投訴,其後只有較少數需要發出定額罰款通知書。

左起:主持林潔瑩、環境保護署助理署長(廢物管理)黃智華、主持柯創盛

他亦表示,為方便業界采購非塑膠替代品,環保署於2022年成立了一個綠色餐具平台,至今已有逾2000種產品及200個供應商。至於何時推行第二階段,他表示預計年中會與部分不同餐廳進行有關試用如植物物纖維碗、紙杯蓋的實驗,視乎普及性、可負擔性、實用性去考慮推進下一階段。

環境保護署助理署長(廢物管理)黃智華接受新城廣播節目《民生無小事》訪問

而關於電動車電池方面,他指電動車退役電池是可回收物,環境及生態局與一間在屯門環保園的本地回收公司合作,成立了香港首座將退役電動車電池轉廢為材的回收設施,其中可將退役電動車電池中,非常有用的鋰金屬等等不同的貴重金屬抽取出來,轉化成一個黑粉,是非常有價值的資源。

詳細訪問內容,請重溫 5月 18 日,中午12時 – 1 時《民生無小事》節目,新城「財經台」、「知訊台」、「采訊台」三台聯播。

立即收聽節目重溫

查看原始文章

民生無小事|陸頌雄解釋取消強積金對沖機制向僱主派定心丸 郭慧文推動「跳島遊」活化旅遊經濟

新城八大家

民生無小事|公屋打濫至今收回約7000單位 黃碧如指將公屋分租或作商業用途均屬嚴重濫用個案

新城八大家

民生無小事|醫療收費改革陳凱欣倡考慮分階段加價 彭鴻昌籲議醫療融資以解決整體問題

新城八大家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