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糖尿病會偷走視力 增中風風險!醫生教4招護眼護腦血管

am730

更新於 09月08日13:58 • 發布於 09月09日07:30
糖尿病會偷走視力 增中風風險!醫生教4招護眼護腦血管

糖尿病不但會對生活造成影響,甚至會波及眼睛和腦血管。有醫生指出,眼睛是最容易受到糖尿病影響的器官之一,嚴重更可引致失明。而且糖尿病亦會影響到腦血管,增加中風風險。醫生指出,有4大方法,可能在日常生活中進行,以降低糖尿病對身體的危害。

4情況增糖尿病風險

營養功能醫學專家劉博仁醫生在其facebook專頁上分享指,糖尿病患者一直增加,原因與我們的生活形態密切相關,當中包括:

  • 過量攝取含糖飲料與精緻澱粉
  • 缺乏運動,長時間久坐
  • 睡眠不足、生活壓力大
  • 飲食西化,養成不良習慣

以上習慣長期會導致血糖波動、胰島素功能下降,最終變成糖尿病。

糖尿病會偷走視力 增中風風險!

劉醫生指,糖尿病不僅是血糖高,更重要的是血管受損。當血糖長期不穩定時,微血管會逐漸退化,眼睛是最易受損的器官之一:

  •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小血管滲漏或堵塞,導致視力模糊或失明。
  • 白內障與青光眼:糖尿病患者的發生率顯著高於一般人。

5大減眼睛損傷食物

根據2025年發表於《Nutrients》的研究,幾種天然營養素可能具備降血糖、抗發炎及保護眼睛血管的作用:

  • Omega-3脂肪酸:深海魚、亞麻籽、堅果
  • 維他命D3:陽光、三文魚、蛋黃
  • 多酚類:綠茶、藍莓、提子
  • 小檗鹼:黃連成分
  • 槲皮素:洋葱、蘋果、椰菜花

以上營養素可改善胰島素敏感性,降低發炎反應,減少眼睛微血管的損傷。

慢病共治計劃登記、申請資格及資助額懶人包,高血壓及糖尿病患者注意(am730製圖)
慢病共治計劃登記、申請資格及資助額懶人包,高血壓及糖尿病患者注意(am730製圖)
慢病共治計劃登記、申請資格及資助額懶人包,高血壓及糖尿病患者注意(am730製圖)
慢病共治計劃登記、申請資格及資助額懶人包,高血壓及糖尿病患者注意(am730製圖)
慢病共治計劃登記、申請資格及資助額懶人包,高血壓及糖尿病患者注意(am730製圖)
慢病共治計劃登記、申請資格及資助額懶人包,高血壓及糖尿病患者注意(am730製圖)
慢病共治計劃登記、申請資格及資助額懶人包,高血壓及糖尿病患者注意(am730製圖)
慢病共治計劃登記、申請資格及資助額懶人包,高血壓及糖尿病患者注意(am730製圖)

4大飲食促發炎

根據另一篇2025年發表於《Scientific Reports》的研究,當中分析了1999-2018年糖尿病患者的資料,發現每增加1分的飲食發炎指數,中風風險增加13%。飲食發炎指數最高組的中風風險比最低組高出78%。

飲食發炎的特質:

  • 促發炎飲食:紅肉、加工食品、含糖飲料、精緻碳水。
  • 抗發炎飲食:蔬菜、水果、全穀、深海魚、堅果。

4招護眼護腦血管

劉醫生強調,不僅僅血糖高會傷身,如果進食發炎特質的食物,也會加速糖尿病患者的血管損壞,增加中風風險。

劉醫生建議,患者應在日常生活中作出改善:

1. 避免血糖波動

  • 減少白飯、白麵包和甜食,選擇全穀雜糧
  • 減少含糖飲料,改喝無糖茶或清水

2. 增加抗發炎飲食

  • 多吃深綠蔬菜、莓果、堅果
  • 選擇橄欖油、魚油等健康脂肪

3. 規律運動

  • 飯後散步15分鐘
  • 每周至少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

4. 控制體重與良好習慣

  • 減少5%-10%的體重可改善血糖
  • 戒煙、保持規律睡眠、降低壓力

劉醫生指,糖尿病是一個涉及血糖、血管和發炎的三重問題,影響全身健康,甚至可能影響視力。最新的研究顯示,天然營養素有助於保護眼睛及血管,而不良飲食型態則會加速血管損壞。

原文刊登於 AM730

睇完新聞,記得追蹤am730以下平台,接收最新、最啱你嘅消息!
Facebook:am730 (https://www.facebook.com/am730hk)
Instagram:am730hk (https://www.instagram.com/am730hk/)
YouTube:am730 (https://www.youtube.com/c/am730video)

查看原始文章

血糖控制|行路/踩單車等7款運動幫你達標

am730

血管硬到石頭咁!70歲老翁靠「1方法」擺脫多年心痛危機

am730

脆弱的心臟 4招助你保護心臟 防禦心血管侵襲

am730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