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財經

呂宇健筆|彈入又彈出的「租者置其屋」|Ken Lui

BossMind

更新於 09月22日03:33 • 發布於 09月22日12:30

最新的《施政報告》一如市場放風所指,既無「購房通」,也無將100元印花稅的物業成交金額上限由400萬元放寬至600萬元,但叫市場意外的是,《施政報告》發表前不足一星期傳出有意重推的「租者置其屋(下稱租置計劃)」竟然都無影,搞到特首要親自解釋,指計劃涉及管理問題,房署要研究如何解決才決定是否重推租置計劃,臨門「彈入彈出」,似乎租置計劃引發的分歧相當大。

所謂租置計劃,即讓公屋居民可以折扣價購買所住的單位,此乃1997年回歸後的首份《施政報告》中,時任特首董建華提出「八萬五」計劃中的一部分,期內共39個公共屋邨、約18.37萬個出租公屋單位被納入計劃,推行初期,折扣加折舊下有些細單位售價低至10萬元以下,但後來金融風暴令樓價大跌,政府2002年推出「孫九招」救市,同時叫停租置計劃。

隨著樓價飆升,近年市場都有聲音要求重推租置計劃,有指上屆政府亦一度就此進行研究,而今次在《施政報告》發表前不足一星期,市場突然傳出政府計劃重推租置計劃,似真的打算重推多於測試市場反應,消息亦令不少公居戶亦相當期待,但結果《施政報告》中竟是隻字不提,有理由相信政府於數日內收到很大的反對聲音。

綜合市場反對重推租置計劃的理由,包括特首所指的管理問題,因為同一條屋邨部分單位變為私人物業,公私混合的業權模式下,房委會在管理及做決策時確有難度;其次是推出更便宜的公屋,將影響居屋的市場;此外,將公屋單位出售,變相減少可以出租的公屋數量,影響公屋輪候時間。

不過,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主席黃碧如已表明,接下來的5至10年,公屋單位落成量不少,加上有過渡房屋及簡約公屋供應,公屋綜合輪候時間預期會逐步縮短,因此相信重推租置計劃的影響不大;至於對居屋需求的影響,當局可考慮放寬「白表」的申請資格及入息限額,相信仍有不少負擔不到私樓的人想上車。

最後是特首所指的管理問題,據報房署明年將就此展開研究,即是政府未有將租置計劃的大門關上。事實上,市場對租置計劃確有需求,而仍然面對1,200億元財赤的政府,也需要新的收入來源。

呂宇健
資深投資者
註:專欄作家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

查看原始文章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