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輯|動漫節 高達模型比賽 歷一年製作 花一小時「解體」 季軍得主的模型夢
每年動漫電玩節,除了雲集不同動畫、漫畫愛好者外,還有一個展區,擺滿高達模型,有人忠於原作、也有人揮灑創意和心血,端出原創作品,那是名為「GBWC」(高達模型製作人全球盃)香港站,冠軍作品,可代表香港登上世界舞台,與全球的製作人爭艷。
今年度 「Over – 21」組別中,取得季軍的,是一尊以1979年播出的《機動戰士高達》,著名角色「馬沙」為藍本的頭像,除了包含角色於劇中駕駛的機體,也重現了最後一話的名場面「Last Shooting」。
來到動漫節尾聲,GBWC 的展位陸續有應屆參賽者收拾自己的作品。拖著一整個行李箱,作品的主人江先生於傍晚時分來到會場,箱內擺滿用以放置不同部件的紙盒,當中再以海棉保護。
翻著自製的組裝說明書,江先生說,由靈感到完成,花了一年時間,每日收工,回家埋首。前後用了 19 種不同模型製作,包括「高達」、「渣古」、「魔蟹」、「格魯古古」等。從組裝、滲線、上色、舊化,每隻均用上一個月時間完成。
合體到分拆,說明書有著 60 個步驟,收拾作品也用上一小時,期間也有其他參賽者前來交流。江先生笑指,沒有記下使用了多少盒模型模型,只記得買最多的,是 Real Grade 的「自護號」模型,足足花了 14 盒,才組成「馬沙」的頭盔。作品最困難的地方,是以水貼在凹凸不平的頭盔上,砌出馬沙的標誌。
還童年債
與不少「90後」一樣,江先生觀看的第一套作品絕非 1979 年播出的《機動戰士高達》,而是當年播放的《08MS小隊》、《Seed》,《高達》則是「後補」。回顧模型之路,他說,從中學畢業後便放棄,直至四、五年前才重拾剪鉗,自言是「人到中年心願未了」、「還童年債」。
創作𩆜感上,作品乍看如香港另一位模型大師、曾贏取「GBWC」公開組世界冠軍 Manson Ng 的昔日作品,惟江先生曾在個人專頁提到,自己有留意其作品,但「馬沙頭」是其一直渴望挑戰的題材。
他去年已製作一個高達頭像,「既然整咗高達頭,就要整渣古頭、馬沙頭,諸如此類。」堅持製作今次作品。下年若然能趕及完成,也會以另一組頭像作品參賽。
每年的「GBWC」,除了擺放在動漫節展區的當眼處,也是模型界的「盛事」,記者所見,不論作品,都能引起來者的注目、拍照。今年一別,下年又再有另一批心血登上這個暑假舞台;來年動漫節,動漫迷也不妨多留意這些傾注心力的「香港製造」。
歡迎追蹤以下平台,即時接收《集誌社》最新資訊,及付費訂閱支持!
【付費訂閱《集誌社》】
https://thecollectivehk.com/subscribe/
【訂閱《集誌社》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thecollectivehk
【Like 《集誌社》IG】
https://www.instagram.com/the_collective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