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美寶:收緊商用車司機體格要求 目標明年首季前提交草案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表示,對近日有高齡的士司機撞斃途人事件感到難過,當局應加快提升道路安全,特別關注商用車司機的身體狀況,希望能確保他們在安全情況下駕駛;而局方前年曾向立法會提交文件,建議收緊年長商用車司機的體格證明要求,有關工作一直沒有停止,業界和醫學界反映,應增加視力要求、更新體檢證明書內容、制訂相關診所醫療評估指引等,目前諮詢已大致完成,目標不遲於明年第一季提交草案到立法會審議,會探討加快立法的空間。
陳美寶在一個電台節目指,每1000名商用車司機便會有3人涉及交通意外,頻率較高,部分國家會限制司機到達指定年齡後,只能駕駛個別車種,但香港面對人口老化問題,本港約37萬名商用車司機中,有約12萬名為65歲以上,若政府「一刀切」會涉及司機生計、人力供應等社會問題,因此希望先改革體檢制度,年齡限制暫不是優先處理事項。
5支的士車隊投運 八達通公司正籌建召車平台
政府已向5支的士車隊發牌。陳美寶表示,目前每支車隊透過網約平台,平均每日可接約100張單,部分車隊與酒店合作,部分則針對機場客群,認為達到推出的士車隊的目標,讓市民在的士車種上有更多選擇;又指車隊永遠有進步空間,期望各團隊可以繼續提升服務質素。她說,知悉八達通公司正聯絡各支的士車隊加盟,研究建立一個綜合平台予市民預約車隊服務,當局亦歡迎其他公司建立預約平台。
對於有意見指,網約車的定位應是輔助的士運力,沒有發牌的必要。陳美寶指,網約車和的士存在「共存互補」的功能,認為兩者「誰主誰副」是取決於繁忙或非繁忙時間,強調規管網約車是為了保障市民的安全。她指,香港有約九成人使用公共交通出行,政府須維持高效率的公共交通生態及道路承載力,再考慮網約車的發牌數量,當局會繼續與業界溝通,相信實際數據和建議會直接影響政策細節,包括發牌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