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宇健筆|包浩斯也要買外勞宿舍|Ken Lui
政府早前推出「城中學舍計劃」,鼓勵市場將商廈改裝為學生宿舍,近日更有報道指,新一份《施政報告》將進一步預留部分未發展的商業用地,容許興建學生宿舍,以增加宿位供應。但其實外勞宿舍的需求同樣高,除了有連鎖飲食集團購下及高追租入物業作外勞宿舍,就賣連潮流時裝服飾 bauhaus 母公司包浩斯(0483)早前也動用公司去年的七成利潤買入住宅單位用作勞工宿舍。
話說早前包浩斯公布用835萬元買入觀塘麗港城12座8樓一個單位用作員工宿舍用途,以增強員工薪酬方案的吸引力和競爭力,作為公司第二大股東的 David Webb 上周就向包浩斯董事會發公開信,敦促主席唐書文立即停止交易,直言公司買入員工宿舍的理由「荒謬(nonsense)」,因公司有164名員工,單為一名員工提供住宿,幾乎毫無意義。
翌日包浩斯 CEO 楊逸衡接受《經濟日報》訪問時解釋,購入麗港城單位是打算給外勞居住,原來包浩斯目前有聘請外勞協助店舖營運,但有見透過勞務公司所租賃的宿舍環境不太好,所以包浩斯決定自掏腰包購買物業為外勞提供住所,該單位面積約700方呎單位,已足夠目前外勞額度,而單位不是被單一一個公司高層使用。
真係唔講唔知,一直以為主要是飲食業、建築業、護理業等需要外勞,但原來零售業都需要聘請外勞,還要是銷售潮流時裝服飾的 bauhaus,究竟香港是否真的咁難請人?還是由外勞協助店舖營運有助提升銷售?抑或是純粹想節省開支?翻查包浩斯年報,截至3月底止全年,公司員工按年少一名至164名,但員工成本增加2.7%至約4,900萬元,較租金開支4,510萬元更高。
事實上,除了包浩斯,不少餐飲業老闆都有為外勞提供宿舍,月初才有報道指一家連鎖中式酒樓飲食集團以每月1.8萬元承租新屯門中心一個3房單位,該單位更被業主臨場加價2,000元或12.5%,結果租金較市價高約10%;另外,銀龍集團去年先後斥資近2,500萬元掃入荃灣荃豐中心、綠楊新邨及天水圍嘉湖山莊等等合共5個單位用作外勞宿舍,今年亦繼續買入住宅單位提供給外勞員工用作宿舍。
樓市轉穩,自然引到有財力的老闆趁低吸納,雖說為員工提供住宿,但說穿了都是想博物業升值,如果包浩斯這樣向 David Webb 解釋,對方會接受嗎?
呂宇健
資深投資者
註:專欄作家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