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腹部超音波揪 4614 人肝臟異常!脂肪肝將成肝癌主因

Heho 健康(台灣)

更新於 07月21日03:56 • 發布於 07月21日05:25 • 周佩怡
腹部超音波揪 4614 人肝臟異常!脂肪肝將成肝癌主因

肝臟是沉默的器官,台灣肝癌初診斷即為末期的比率遠高於日本 5 倍,是為台灣國病。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昨(20)日攜手全台 30 家醫療院所舉辦免費腹部超音波檢查,篩檢 5661 人,異常率達 81.5%,包括 3103 人具脂肪肝、131 人疑似肝癌。肝基會總執行長楊培銘表示,B/C 肝盛行情況因藥物治療獲得控制,但國人生活習慣問題導致的脂肪肝,正成肝癌主因之一。

肝基會連續 5 年在 7 月 28 日世界肝炎日前夕,舉辦全台免費腹超活動。今年與 30 家醫療院所合作,3 小時完成 5661 人篩檢,4614 人發現異常,其中 3103 人具脂肪肝為異常原因大宗、占總篩檢人 54.8%,其他問題包括 1225 人為良性肝腫瘤、612 人有膽息肉、498 人肝實質病變、131 人疑似肝癌、98 人有其他腹部腫瘤、48 人脾臟腫大、11 人肝硬化等。

楊培銘表示,台灣民眾對肝病病識感不足,不積極追蹤,導致肝癌初診斷末期比率為 33.8%,相較積極篩檢的日本 6%來得落後。據 113 年健保署統計,依醫師建議定期追蹤發現罹患肝癌者,77%屬早期發現,顯示篩檢成效。

目前肝病篩檢兩大利器為可揪出小型肝癌的腹部超音波,及抽血檢驗能偵測肝癌的腫瘤標記甲型胎兒蛋白,楊培銘呼籲,B/C 型肝炎帶原者每半年接受一次腹超,40 歲以上民眾每年一次;若民眾已有肝硬化,須每 3 個月進行腹超,並抽血檢查甲型胎兒蛋白及肝細胞發炎指數 AST 與 ALT。

楊培銘指出,B 肝患者長期按時服藥,可降低病毒活性,避免肝臟一再發炎惡化,C 肝藥物則能清除體內病毒,使兩項肝癌成因逐漸獲得控制,尤其國健署預計今年 9 月向世界衛生組織申請消除 C 肝認證。

至於新興肝癌主因的脂肪肝,楊培銘說,肥胖、糖尿病、高三酸苷油酯血症、酒精為其風險因子,如何妥善預防將是下一步肝病防治關鍵。

文/周佩怡、圖/巫俊郡

>>點擊加入 Heho 健康好友 獲取更多健康新知

查看原始文章

尋找潛在 B 肝患者看黃金 5 指標!進一步運用免費 B 肝病毒量篩檢資源

Heho 健康(台灣)

治療C肝「一箭三鵰」!台灣研究:降低7成肝癌、淋巴癌、胃癌風險

Heho 健康(台灣)

2025 根除 C 肝!「一腎三高」是 C 肝中度風險族群 積極篩檢早治療

Heho 健康(台灣)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