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長假|黃金周內地旅客人數回升 特種兵拒Book酒店「窮遊」 尖沙咀縮營業時間應對
國慶黃金周為香港迎來旅遊高峰。入境處數據顯示,截至周一(10月6日)上午,訪港內地旅客入境人數累計突破100萬。 截至昨晚9時共有14.5萬人次內地旅客入境,即黃金周首5天錄得超過102萬人次內地旅客訪港。
財政司長陳茂波在網誌中指,黃金周首4天內地訪港旅客達87.7萬人次,較去年增長超過7%,而本地零售業臨時總銷貨價值亦連續4個月錄得增長。高鐵西九龍站、福田口岸及羅湖成為主要入境通道,反映陸路交通仍是內地旅客來港首選。
然而,旅客消費模式明顯轉變,「特種兵旅遊」興起,年輕旅客傾向「窮遊」(即低成本、高效率的行程規劃)。
小紅書上充斥「香港一日遊不超300人民幣」攻略,涵蓋山頂、西九文化區等景點,甚至以麵包代替正餐節省開支。此趨勢促使零售及餐飲業調整策略,例如麥當勞尖沙咀分店於黃金周期間縮短營業時間,由24小時改為上午6時至凌晨2時。此舉目的,耐人尋味。
除市區觀光外,郊野露營成為內地旅客新寵。康文署轄下營地如大嶼山貝澳營地54個營位早被預訂一空,多數旅客連續入住多日,享受沙灘、遠足等自然體驗。深圳旅客胡小姐接受記者採訪形容,香港營地設施完善,具「五星級」水準;北京旅客石先生則建議當局增建營位,以應付旺季需求。
有學者指出,近年內地旅客來港不僅露營,更專程購買國際品牌露營裝備,因價格較原產地低廉。香港專業教育學院酒店及旅遊系系主任黃家榮建議,政府應發展南大嶼生態旅遊片區,結合水上活動、歷奇體驗,打造多元化綠色旅遊產品,同時加強生態保護,限制敏感地區遊客流量。
盡管消費模式轉向節儉,8月香港零售業總銷貨價值仍按年增長3.8%,大幅高於市場預期。旅遊事務專員羅淑佩表示,即使受颱風影響,景點人流及消費力仍穩健。然而,業界需正視「窮遊」趨勢對高端零售的衝擊,並思考如何透過深度體驗、自然旅遊等新形態,創造可持續的旅遊經濟效益。
整體而言,國慶黃金周反映香港旅遊業正經歷結構性轉變——從奢侈品購物轉向自然體驗與低成本探索。未來若強化生態配套、優化露營設施,有望吸引更多追求質感的旅客,平衡保育與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