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運動員|健力選手孤身出戰土耳其 刷新世界紀錄 「背負」香港榮耀
李健禧只有 60 秒時間,但經驗告訴他時間很充裕。上一刻還在喧鬧的空氣都為他安靜,因為這時的健禧與打破世界紀錄只差咫尺。他清空思緒,「踎低、起身,就得。」未想到等來的卻是重新開始的指令。突如其來的變動讓他堅定的眼神滲入了慌亂 —— 他只剩下五秒鐘,65 公斤的他必須立即重新背起這 228.5 公斤,否則過去數百小時的訓練、成為「世一」的夢想都將化為雲煙。
「Squat(蹲)!」終於,裁判響亮的聲音在賽場迴盪,計時器停在剩餘兩秒的一刻。李健禧再深吸一口氣,將重量緊緊壓在背上,膝蓋和髖部同時啟動,如那千百次的練習一般——踎低、起身。他呼出那口氣,隨即望向台側的螢幕 —— 裁判給出兩盞白燈,意味他成為新的世界大學生深蹲紀錄保持者。
世大運七月底落幕,港隊捧回七面獎牌,女子重劍、乒乓男雙更分奪一金。當鎂光燈集中在德國萊茵魯爾奮戰的精英運動員身上,在歐亞大陸另一端的土耳其伊斯坦堡, 也有健力運動員李健禧孤身赴戰,在世界大學生健力盃以深蹲為香港刷新一項世界紀錄、收穫一金一銅。他說代表香港出賽感覺「夢幻」,冀續肩負名為「香港」的榮耀踏上更多世界級賽事的頒獎台,「無論佢變成點,我都會想代表香港呢個地方」。
「有啲大風啊,我個頭有無亂?望左邊定右邊好啲?」比賽落幕兩週之後,記者與李健禧相約在他就讀的中文大學見面。身穿一件白色背心的他在烈陽下匆匆趕來,頭髮明顯已被仔細整理過。拍攝期間,他不時詢問攝影師拍攝角度,又會善用任何一個有倒影的地方整理儀容。「我翹手呀,翹手望落會大隻少少。」這個拍攝半身照時會將背囊放在腳背上的「姿整」少年,與賽場上如戰士一般的他充滿反差。
「姿整」少年踢波被撞立志「變大隻」
目前屬 66 公斤級別的健禧未必是大眾心目中的「彪形大漢」,但仍擁有健碩的身形。中學時期已是短跑、足球健將,身高一米七的他形容自己「腳短短但跑得好快咁」。那些年的他身形瘦削,有日到「街場」踢波期間被一身形龐大的男子狠狠撞開,在地上翻滾了幾圈。他憤憤上前和對方理論,獲得一句「唔撞得去打乒乓波囉!」好勝少年說起往事,仍難掩憤慨:「我好想撞返佢!講起都嬲嬲地呀!」
那次之後他立志「變大隻」,健身後不久便發現自己的力量進步較同齡人快,更發現當時的香港健力紀錄於他唾手可得。他自學兩年後拜師,正式開始專注於健力訓練,首次比賽便在其重量和年齡級別,輕鬆刷新香港及全國多項紀錄。去年為挑戰自己,他又參加健美比賽,捧回多個獎杯獎牌。
健力比賽按總成績、按分項都有排名。健禧自言參加比賽以來一帆風順,習慣站上頒獎台最高處,胸前掛上三四塊閃亮的獎牌;社交媒體上不乏他在賽場和教練、朋友的合照。而今次土耳其一役,對健禧而言是全新的挑戰 —— 作為他首個在海外的比賽,他孤身赴戰,沒有教練、沒有可以互相照顧的隊友,甚至是他人生首次獨自出國。
孤身赴土耳其出戰 教練靠睇直播發訊息擬戰術
比賽當日,同屬亞洲面孔的新加坡、日本隊選手都在後台與自己的隊友、教練聚在一起,健禧是唯一的香港人。雖然健力賽場上的選手輪番上台,每分鐘的主角只得一人,但健禧說教練或助手的角色重要,會協助計算熱身時間、填報下一次試舉的重量、調整最後狀態等,讓選手專注比賽。熟悉的面孔都不在身邊,他說這次比賽的壓力尤其大,因除要獨自打點一切,還有一個奪總成績冠軍的目標:「當然我個人係好想贏,但我更加想用代表香港的身分去贏呢個比賽。」
健禧在出發前已對打破深蹲世界紀錄成竹在胸。不過,他在第一次試舉便被判技術失誤,成績不作計算。健禧的教練在香港看着直播,以 WhatsApp 指示他第二次試舉要重複第一次的重量,作為較保守的戰術,否則若三次試舉都失敗,則會直接失去爭取總成績的資格。惟直播有延時、可以填報重量的時間又只有 60 秒,健禧不及接獲指示,便憑感覺揮筆填上更高的重量:「我覺得 ok。」結果第二次試舉真的「OK」,令他打破紀錄的壯志再度燃起,在紙上為最後一次試舉填上破世界紀錄的 228.5 公斤。
驚險成「世一」五秒內試舉 228.5 公斤
回想破紀錄的一舉,健禧仍形容「驚險」。選手每次試舉前,只有一分鐘時間在台上準備;以深蹲為例,選手要 60 秒內完成將槓鈴托離支架、站直,經裁判認為準備妥當並喊出「squat」口令,選手才能開始下蹲。一旦「超時」,則不論動作是否成功,都會被視為試舉失敗,成績不獲計算。健禧的最後一次試舉,先被評判認為準備動作未完善,要求他將重量放回架上並重新開始,而每秒鐘仍繼續倒數。
「個陣已經得返五秒!」回想起關鍵時刻,他仍心有餘悸。台上的他深吸一口氣,在數秒間調整好狀態、重新背起重量,如炬的目光直視前方。終於在倒數計時餘下僅兩秒時,獲得裁判的「squat」口令。在 228.5 公斤下,他沒有掙扎太久便站起,解開腰帶、回首便看見象徵試舉成功的兩盞白燈,意味他打破 66 公斤級別的世界大學生紀錄。「好開心,第一個諗法係『估唔到咁都踎得起』、第二個諗法係『呢個重量我果然手到拿來』!」回憶成功破紀錄一刻,他仍有笑意。
集誌社檔案:健力運動與舉重有何分別?
香港人大多對健力運動感到陌生,亦有不少人會將「健力」與奧運項目「舉重」混淆。雖然兩者都是使用槓鈴來完成的力量競技,但競技項目完全不同。舉重由抓舉、挺舉兩個項目組成,是一般人認知中的「將重量舉過頭頂」;健力則由深蹲、臥推、硬拉三個項目組成。
健力比賽中,每名運動員三個項目各有三次試舉機會,將三項最高重量相加便獲得總成績。除總成績排名外,運動員亦會就各項目的成績較量,李健禧今次便是刷新了深蹲項目世界紀錄而奪冠。每個比賽又另設「全場總冠軍」,由總成績相距體重比例最高者獲得。
無論是健力或舉重,在成功舉起重量外,動作亦要獲評判裁決為符合規則要求才會獲計分。以深蹲為例,主要要求之一便是髖部要蹲至低於膝蓋,否則即使成功完成動作,試舉成績亦不會獲計算。
總成績未奪冠好勝男孩拒友人接機隻身返港
破紀錄的一蹲為香港帶回一面金牌,但健禧在之後的硬拉項目最後一舉失手,槓鈴從手中滑落;三項總成績最終為 606 公斤,位列第三,未能實現總成績世一目標。回到後台後他直直躺在地上,看著場館花白的射燈,「思考人生囉。咁都甩手?」有無眼濕濕?「嗰下無,咁多人望住。」他笑,又回到那個姿整少年的樣子,「唉成皇敗寇,有乜好喊。」
捧着一金一銅、一個世界紀錄,但他仍不滿足,為未能奪得總成績第一難過了兩日後,婉拒提出前來接機的友人、獨自回港,一個人啟程、再一個人回家。「咁我都贏唔到,覺得無接嘅必要。」又笑言「真男人係唔需要呢啲!」但抵達機場,他亦有想起被傳媒、市民簇擁的劍擊隊,說希望有一天健力運動也能走進香港人的目光。
符條件方獲資助「總費用」九成須自掏腰包近萬元
訪問當日,他推開尚未開業的健身室大門,迎接他的是八個月大、只有他前臂大小的幼貓「太郎」,健禧說這間有貓的小小的健身室是他的夢想之一。
作為非精英運動的運動員,即使站上頒獎台,資助仍微薄。按照香港舉重健力總會的賽事資助準則,出賽使費先由運動員墊支,要在世界級賽事贏得公開組或青少年組總成績獎牌、參賽國家及地區數目不少於八個、總成績達參賽國家及地區數目的前三分一,該會將資助該運動員總費用的 90% ;但所謂「總費用」只包括來回機票、賽前兩晚及賽後兩晚住宿、及一項比賽費用。至於比賽的藥檢費、飲食、教練使費如進入後台所需的通行證、甚至運動員頒獎時須穿的港隊外套和長褲等,全部沒有資助。
健禧今次提前四日到埗適應時差,期間在當地一般健身室完成賽前最後訓練,即使未有隨行教練,扣除資助後仍要自掏腰包近萬元。他說惋惜有數名港隊運動員,亦符合資格參加今次世界大學生盃,惟因開銷太大而打消出賽念頭。開設自己的健身室,他說希望能以較低價錢為有潛質的健力運動員提供符合比賽標準的訓練場地、物理治療服務等。
「無論香港變成點,都想代表呢個地方」
他的另一個夢想,仍是代表香港拿下世界賽總成績的金牌。明年將滿 23 歲的他,將脫離青年組、與公開組勁敵較量。健力運動一直以歐洲人佔優,健禧說很想讓世界看見香港:「畀其他國家的人見到呢個地方唔係流、係有料嘅。」
「我一直都覺得自己可以代表香港人出賽,其實都係一件好…唔知點形容…好夢幻嘅事。」他說小時候踢足球時已很憧憬加入港隊,但競爭很大、距離港隊一直遙遠,直到健力「選擇」了他。即將踏入「社會大學」的健禧以學生身分見證時代變遷,形容對自己和香港的未來同樣充滿未知,「但無論如何,我依然都覺得香港就是我的根,所以無論佢變成點,我都會想代表香港呢個地方。」
歡迎追蹤以下平台,即時接收《集誌社》最新資訊,及付費訂閱支持!
【付費訂閱《集誌社》】
https://thecollectivehk.com/subscribe/
【訂閱《集誌社》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thecollectivehk
【Like 《集誌社》IG】
https://www.instagram.com/the_collective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