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抗拒閲讀】8歲仔抗拒閱讀 媽媽憂逼太緊會惹反感?網民懷疑與一個學習問題有關

MamiDaily

更新於 09月23日11:06 • 發布於 09月23日07:00 • PressLogic - Mami親子日常

不少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培養閱讀習慣,但當孩子死活抗拒時,父母往往陷入兩難。最近有位媽媽就分享,自己 8 歲的兒子完全不肯閱讀,不論怎樣鼓勵或安排活動都失敗,就算媽媽在旁邊陪讀,兒子還是會發脾氣,完全沒耐心。這情況讓媽媽擔心若繼續強迫,只會令孩子對閱讀產生更大反感。

8 歲的兒子完全不肯閱讀,不論怎樣鼓勵或安排活動都失敗

Photo from MamiDaily

8歲兒子不願閲讀

這位媽媽透露,兒子已經升上小學二年級,但至今仍不願主動閱讀。每當要做閱讀功課時,他不是拖延、找藉口,就是直接拒絕,甚至發脾氣。就算媽媽陪在身邊,他也顯得焦躁不安,手裡的書才翻兩頁,就開始喊累、說頭痛,或者乾脆發呆不動。

媽媽坦言,自己已試過很多方法:讀繪本、設立固定的閱讀時間、把閱讀變成遊戲,甚至答應讀完後可以獲得小獎勵。但兒子仍然不為所動,甚至對書本產生「一看就抗拒」的態度。她憂心,若長期如此,不僅會影響學校學業,還會讓孩子把「閱讀」與「痛苦」劃上等號。

她憂心,若長期如此,不僅會影響學校學業,還會讓孩子把「閱讀」與「痛苦」劃上等號

Photo from MamiDaily

老師建議在家多加練習

她表示,去年兒子曾被編入學校的特別閱讀小組,老師說他進步不少。但在她眼中,孩子的表現卻沒有明顯改善。新學年開始後,兒子在評估測試中的表現仍然落後同齡人,因此再次被編入補讀小組。

然而,老師給她的建議幾乎只有一句:「在家多跟孩子練習。」不論她如何反映兒子在家中的掙扎,老師也只是重複相同的回應。這讓她感到無力,因為實際上孩子就是抗拒到極點,她根本無法照單執行。她甚至考慮過請老師「布置一些指定作業」,讓兒子覺得是老師要求,而不是父母強迫,或許會更容易接受。但她又擔心孩子因此覺得自己「被特殊關照」,從而更抗拒學習。這種矛盾,讓她覺得既氣餒又無助。

新學年開始後,兒子在評估測試中的表現仍然落後同齡人,因此再次被編入補讀小組

Photo from MamiDaily

網民建議:先檢查是否有學習障礙

不少網民看後第一時間提醒,孩子的抗拒未必單純因為懶惰,可能與閱讀障礙(如讀寫障礙)或視力問題 有關。有人指出:「我會建議先做一個評估,因為讀寫障礙的孩子往往會表現出倔強和抗拒閱讀。」也有網民直言:「可能是 dyslexia,或者需要配眼鏡。」

也有網民分享自身經驗,指強迫往往只會加深孩子的抗拒,反而應該從孩子感興趣的東西入手。例如有家長說:「我讓孩子讀跟遊戲或興趣相關的內容,他甚至會主動大聲朗讀任務說明,因為他知道不讀就無法過關。」另一位網民則透露,自己會讓孩子透過桌遊或食譜練習閱讀,「這樣孩子會覺得是參與遊戲或幫忙,而不是被逼讀書。」

讓閲讀變得有趣

也有家長用「獎勵制度」提升孩子的動力,例如閱讀後才可獲得遊戲時間,甚至參加圖書館的閱讀挑戰。「一旦找到孩子願意嘗試的方法,就要好好把握,繼續推進。」

一名早教老師指出,孩子抗拒閱讀,有時並非能力不足,而是對閱讀產生了負面情緒。他建議家長先與孩子談心,了解為何排斥閱讀,並嘗試用孩子喜歡的題材入手,例如樂高、Minecraft 或電影角色。除了讀文字,單純欣賞圖片或談論故事內容,也能慢慢降低孩子的排斥感,逐步建立正面體驗。

延伸閲讀:

【匪夷所思】媽媽不准高班女兒戒尿片 全因家中1件貴價傢俱 老師分享畢業後更誇張

延伸閲讀:

【2025中秋節】10+家中秋節月餅禮盒送禮推薦 黑刺榴蓮/黃薑汁蓮蓉/奶茶月餅

Text:Mami Editorial

Source:Reddit

閱讀完文章,記得追蹤 MamiDaily親子日常 以下平台,隨時接收最新育兒教育資訊 !

【Follow MamiDaily親子日常 IG】

【Like MamiDaily親子日常 FB】

查看原始文章

【精明家長必睇】15間港九新界高優質幼稚園開放日資訊懶人包,附報名連結,助你輕鬆選校

MamiDaily

【颱風襲港】貼膠紙真可防止玻璃破碎? 學習正確貼膠紙+清潔膠痕方法! 

MamiDaily

【匪夷所思】媽媽不准高班女兒戒尿片 全因家中1件貴價傢俱 老師分享畢業後更誇張

MamiDaily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