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澳今日起禁鯛魚形豉油膠樽 成全球首例
澳洲南澳州自9月1日起,成為全球首個禁止商家銷售或分發鯛魚形狀豉油膠樽的地區。這膠樽常見於外賣壽司或刺身,容量少於30毫升,帶蓋、瓶塞或瓶口的款式均被納入禁令。
南澳副州長兼環境廳長蘇珊·克洛斯(Susan Close)表示,這類膠樽「使用只需數秒,但若被棄置,卻可在環境中存留數十甚至數百年」,加上體積細小,容易被風吹走或沖入渠管,成為街道及沙灘常見垃圾。她補充,即使這類膠樽以聚乙烯製造,理論上可回收,但因太細小難以被機器分揀,大多最終進入堆填區或分解成微塑膠,持續污染土壤與海洋。
鯛魚形豉油膠樽源自日本,1954年由大阪公司旭創業的創辦人渡邊輝夫發明。他以當時新興塑膠材料聚乙烯,代替成本偏高又易碎的玻璃或陶瓷,造型也由護身符改成鯛魚形狀。這款產品風行日本國內外,累計產量以數十億計。
今次新例並不影響餐廳提供大樽豉油或小袋裝豉油。禁令亦涵蓋其他一次性塑膠,包括非可堆肥蔬果貼紙、外賣即食杯碗、即棄膠飲管及餐具。南澳早於2023年已禁止派發超市膠袋、膠飲管、攪拌棒、棉花棒、膠碟、膠盒及氣球配件等。據當局數據,自2021年起,當地商戶已減少逾800萬件即棄塑膠用品。
全澳洲僅南澳率先立法禁止鯛魚形豉油膠樽,新南威爾士州亦考慮效法,於2030年前逐步淘汰塑膠醬料包裝,塔斯曼尼亞州則研究跟進,但仍未起草法例。昆士蘭州已明言不會進一步擴展禁令。西澳州則會於9月1日起禁止非可堆肥膠袋,涵蓋新鮮蔬果、散裝肉類及海鮮等。
澳洲政府早前預計,如不採取措施,至2040年每年流入海洋的塑膠將增至2,900萬噸。國際比較中,澳洲在25個國家之中於塑膠污染管理方面排名第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