燙傷|少年食譚仔慘遭滾水燙背,背部大面積甩皮流血水!父親:看到都流眼淚,憂影響兒子運動員生涯
燙傷|在外面吃一碗米線,竟不幸遭遇無妄之災!日前一名少年到天水圍譚仔雲南米線某分店用餐,不幸被開水燙傷背部,更需入院治療。事主父親其後在社交平台上公開事件,控訴店方「無聲無氣」,同時擔心兒子的運動員生涯會受事件影響。編輯:YK@Medical Inspire │ 圖片來源:ming.y.144@Threads
燙傷|少年食譚仔慘遭滾水燙背,背部大面積甩皮流血水!父親:看到都流眼淚,憂影響兒子運動員生涯
一名網民日前在Threads發文,指兒子5日前到譚仔用餐,期間被職員不慎以滾水淋到背部,幾乎整個左半背都被燙傷,需立即報警處理。他亦公開兒子的背部照片,指兒子傷勢嚴重得需留院接受治療,屬二級燙傷,昨日清理傷口時仍有血水滲出。父親同時在帖文控訴譚仔一方「無聲無氣」,「現時那邊店負責人都無聲無氣,只是回復已交保險跟進,公司會再追查事件」。而警方雖已取得閉路電視片段,但表示事件屬民事案件,需受害人自行索償,令他不知該如何處理。帖文迅即引來大量網民關注,網民紛紛為事主打氣,「睇見都痛⋯早日康復!」、「保重」,亦有網民替事主感不值,認為他們一家應盡力追討賠償,「一定要追究到底」、「太過分了,要搞大件事佢」。
譚仔:深感抱歉,已立即檢討
譚仔昨日回覆傳媒查詢表示,向受影響的顧客及其家屬致以最深切的歉意及慰問,會盡最大努力向受傷顧客提供所需支援,冀望傷者盡快完全康復。譚仔指,公證行正在跟進事件,亦已敦促保險公司加快處理程序,務求盡快達成妥善的賠償安排,將對顧客的影響降至最低。譚仔又指,事後已立即檢視涉事分店的設計及工作流程,並採取多項改善措施,包括在自助斟水區加裝隔板、調整水壺的擺放位置以遠離用餐顧客;同時對涉事分店員工進行再培訓,加強燙傷預防及處理指引,持續檢討及提升安全標準及服務水平,以避免同類事件再次發生。祝少年早日康復!
燒傷分4級,應否求醫需注意受傷面積
燒傷的嚴重程度很闊,輕微的放置不理自然回復,嚴重的甚至需要植皮處理。一般受熱力致使的創傷,其實有分為燒傷及燙傷,前者是指由火焰、電流、熾熱物品、輻射、曝曬、化學腐蝕劑等產生的乾熱所造成的損害;後者則是由熱的液體、水蒸氣等所造成。而計算兩種創傷的嚴重程度都皆使用同一標準,當中可分為四個等級:
一級燒傷
- 傷及皮膚表皮
- 傷處紅而腫
- 傷處劇痛而敏感
- 復原時間約3至5日
二級燒傷(淺)
- 傷及表皮及真皮層
- 傷處紅而有水泡
- 傷處痛而敏感
- 復原時間約在14日內
二級燒傷(深)
- 傷及真皮深層
- 傷處現淺紅或白,有大水泡
- 傷處稍痛而不敏感
- 復原時間約需21天以上,並會留疤
三級燒傷
- 傷及表皮及真皮的全層皮膚
- 傷處呈死白色或焦黑
- 傷處乾硬而失去感覺
- 需以植皮癒合傷口,有機會出現功能障礙
四級燒傷
- 多為強烈電撃所致
- 傷及皮下脂肪、肌肉和骨骼
- 傷處呈黑色、燒焦的情況
- 無法治癒,需截肢處理
至於受傷面積的計算,一般都會使用九分法(Wallace Degree of Nine), 將身體分成九區並以比例顯示,分佈大致如下:
- 頭及頸部:9%
- 背及腰部:18%
- 胸及腹部:18%
- 上肢:9%+9%
- 下肢:18%+18%
- 生殖器:1%
一般而言,當燒傷面積大於2.5平方厘米,或皮下組織燒傷、電燒傷時,都應該求醫。如病人燒傷程度達二級或以上,而且傷口長期(2周以上)無法癒合或出現壞死組織,醫療團隊便會考慮為其進行植皮手術。植皮手術會從病人身上選擇未被燒傷或燙傷的皮膚,移植到受傷部位。手術後,身體需時10天固定植皮位置,讓受傷部位可與新皮膚融合。如嚴重燒傷,就有可能需要進行多次植皮手術。
燙傷後需謹慎處理傷口,5大錯誤要避免
假如遭遇燒燙傷,可跟隨以下指引處理:
- 將傷者移離熱源
- 檢查傷者的呼吸及脈搏
- 檢查傷者的受傷情況
- 降溫及處理傷口:用清水沖洗傷口,降低傷口溫度及減輕痛楚,跟著用消毒敷料遮蓋傷處。 如為面部燒傷,可用布或三角帶覆及包紮面部。在覆蓋前,必須先在布如為面部燒傷,可用布或三角繃帶覆蓋及包紮面部。在覆蓋前,必須先在布上眼口鼻位置剪孔。
- 處理休克。
- 盡速將傷者送院。
要注意:
- 切勿弄破水泡。
- 切勿在傷處塗上任何化學藥物。
- 切勿用冰敷傷處。
- 切勿將黏附傷處的焦衣碎塊撕走。
- 切勿面向傷處咳嗽或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