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立冬到了〜冬令進補如何不上火?中醫師提 4 體質進補秘訣

Heho 健康(台灣)

更新於 11月03日08:40 • 發布於 11月03日10:21 • 黃慧玫

立冬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九個,今(2025)年落在 11 月 7 日。立冬象徵冬季來臨,此時,氣候轉為陰雨寒冬,萬物進入收藏、休養的狀態。民間習俗「立冬補冬,補嘴空;立冬進補,來年打虎」。但如何進補呢?

睿鳴堂中醫診所院長吳宛容醫師表示,天氣轉冷時,人們會透過進補以儲備能量、累積養分,以迎接寒冬。立冬進補雖是傳統習俗,但中醫強調進補需辨別體質,補得對才能養身,補錯反而上火傷身。

她提醒,現代人體質跟古代又不同,進補不宜過量,要依據體質平補或溫補。且要多留意補過頭的徵兆,口乾、口破、口臭、身體發熱、面部紅赤、脖子緊繃、頭昏眼脹、冒痘痘、大便乾硬、小便黃且量少、皮膚發疹,應停止進補。

辯證 4 體質的進補要點

氣血虛體質

  • 症狀:疲倦、容易感冒、稍微怕冷或身體發熱感、食慾不振、容易脹氣、大便偏軟。
  • 食療:健脾養氣血的山藥燉排骨湯、枸杞雞肉湯、豬肚蓮藕湯。
  • 注意:利用藥性平和的藥材,各種體質適量食用。

陽虛體質

  • 症狀:疲倦明顯、身體怕冷、手腳冰冷、喜歡喝熱飲。
  • 食療:溫補的羊肉爐、當歸生薑羊肉湯、薑母鴨、麻油雞、四物雞湯。
  • 注意:不適合發炎、感冒發燒、失眠、口乾、便秘、火氣大口破。代謝性疾病,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免疫疾病、孕婦食用前應先詢問中醫師。

陰虛體質

  • 症狀:常口乾舌燥、手足心熱、皮膚乾燥、常熬夜、或喜歡吃辣。
  • 食療:能滋陰、潤肺的百合銀耳蓮子湯、枸杞山藥蛤蜊湯。
  • 注意:避免辛辣刺激物,例如,辣椒、酒、油炸。長期熬夜且有水腫者,勿自行服用,請先諮詢中醫師。

濕熱體質

  • 症狀:口苦口黏、口氣重、容易長痘痘、皮膚出油、大便軟且較臭或便秘。
  • 食療:利濕熱的四神湯、冬瓜薏仁排骨湯搭配生薑、少量當歸鴨肉湯。
  • 注意:甜食、油炸、酒類、麵包、麵食類、高糖分水果。

適當運動促進循環

吳宛容提到,冬季屬水,屬腎,屬黑色。黑色食物最能養腎、固精、藏氣,中醫食療建議可吃黑色的食物補腎水,例如,黑米、黑豆、黑豆漿、黑木耳、香菇、黑芝麻、紫菜、海帶(甲狀腺異常者請諮詢醫師)、烏骨雞、烏魚等。

體質偏寒及過敏者,早上使用 40 度左右熱毛巾敷臉,晚上水前泡腳 15 分鐘促進循環。適當溫和運動及適量飲水,八段錦、瑜珈、散步快走、爬山,適度活動筋骨,促進氣血循環,以微微出汗為宜,避免大量過度發汗及完全不流汗。

諮詢專家:睿鳴堂中醫診所院長 吳宛容醫師

文 / 黃慧玫、圖 / 楊紹楚

>>點擊加入 Heho 健康好友 獲取更多健康新知

查看原始文章

「吃補」不當恐越補越火!中醫師:這群人冬天進補要當心

Heho 健康(台灣)

「立冬」來了!中醫師教你正確進補,補冬不上火

Heho 健康(台灣)

冬至一定要進補嗎?四大族群補身有不同養生法

Heho 健康(台灣)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