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認識預設醫療指示 及早規劃生命晚期安排

am730

更新於 11月03日08:44 • 發布於 11月04日04:30
認識預設醫療指示 及早規劃生命晚期安排

現代醫療技術日益進步,適時治療無疑能夠延長病人的壽命,但當病情步入晚期且不可逆轉時,怎樣的治療安排才能真正符合病人的意願與最佳利益?到了生命晚期,病人可能因疾病或意外以致無法表達個人意願,各種醫療決策包括是否繼續使用維生治療、危急時是否搶救等,這些兩難的抉擇只能留待家屬去決定。然而,這是否唯一的做法?香港危重病學會日前舉辦的「誰願放手」公眾教育活動中,為公眾提供有關「預設醫療」與「善終關懷」的資訊,讓他們能夠及早為生命晚期規劃,實現醫療自主權。

維護個人醫療意願

香港於2024年11月通過《維持生命治療的預作決定條例》,為「預設醫療指示」和「不作心肺復甦術命令」提供了清晰的法定框架,新法例亦將於2026年5月正式生效。透過簽訂「預設醫療指示」可讓個人醫療意願具備法律效力,以確保即使訂立人將來無法自行表達時,意願仍能得到尊重與執行,而任何人包括家人亦不能推翻此決定。若沒有這份文件,當病人失去決策能力時,醫療團隊與家屬會進行「最佳利益決策」,這可能導致治療方向未必符合病人的真正意願。預設醫療指示不僅是對個人自主權的保障,也是對家人一種負責任的表現,減低他們因需下重要決定而引起的心理負擔。

訂立有效「預設醫療指示」

「預設醫療指示」是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書面文件,年滿18歲且在簽署時有精神能力作決定的成年人,在註冊醫生及一名年滿18歲的成年人見證下簽訂,以表明個人醫療意願。訂立人亦可在文件內明確指出在特定臨床條件下,將拒絕接受哪些維生治療,如心肺復甦術、人工輔助呼吸、血液製品及心臟起搏器等。

訂立指示後應妥善存放文件,並與家人充分溝通。文件正本或核實副本應與身份證明文件等重要物品一同存放,並告知家人其位置,以便能在緊急情況下及時出示。此外,訂立人亦有責任主動向醫護人員展示該文件,而家人之間的事前溝通,更能確保意願在關鍵時刻被準確傳達與執行。

隨著社會對生命品質與尊嚴的重視程度日益提升,「預設醫療指示」為市民提供在法律保障下實現個人意願的可行途徑。透過提前規劃與溝通,每個人都有機會在生命的最後階段按照自己選擇的方式,更有尊嚴地度過最後時光。而個人的醫療意願可能隨著時間推移與健康狀況變化而有所調整,因此這並非一次性的決定,而是一個可隨時檢視、修正的持續性規劃過程。

原文刊登於 AM730

睇完新聞,記得追蹤am730以下平台,接收最新、最啱你嘅消息!
Facebook:am730 (https://www.facebook.com/am730hk)
Instagram:am730hk (https://www.instagram.com/am730hk/)
YouTube:am730 (https://www.youtube.com/c/am730video)

查看原始文章

長者立平安紙易忘存放位置 75%支持設平安三寶中央儲存庫

am730

疫情促打破生死話題禁忌 親手撰寫人生終章

am730

醫專將改用能力為本教育模式 推預設醫療指示實務指引

am730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