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猖獗|香港中小學生理財能力「降級」 調查:近一成學生曾遇詐騙 平均損失1100元
詐騙猖獗,連中小學生都不放過!香港會計師公會最新調查顯示,香港中小學生的理財能力為「B-」級,反映學生普遍對基礎理財知識已有掌握,但較上次調查(於2023年進行)的「B」級稍為降級。報告指,近一成學生表示曾因詐騙而有金錢損失,平均損失1,100元,最高的損失個案更達1萬元。
公會發表的《中小學生理財現況調查2025》,在今年5月至6月期間,以網上問卷形式訪問超過2,000名小四至中三學生。受訪學生普遍對自身防騙能力評價甚高,在最高5分當中,平均分達4.1分,但近一成的受訪學生表示曾經歷詐騙導致金錢損失。
報告提到,最高損失個案是中二學生誤信「零風險高回報」的投資或貨物轉售,而其他主要涉及詐騙類型包括「遊戲點數交易」、「網購」及「帳戶被盜用」等,反映由網絡衍生的理財風險不容忽視。公會認為,調查反映學生容易受「著數」、「搵快錢」等金錢誘惑所吸引,有迫切性加強學生防範金融詐騙的意識。
調查又顯示,近九成學生有儲蓄習慣,與兩年前相近;逾半數學生有記錄收支的習慣。小學生平均每周的零用錢約為90元,中學生則約為320元,相關數據較兩年前有明顯升幅。
此外,有超過四成學生曾向他人借錢,約三成學生借錢應付娛樂相關開支,可見部分學生在預算管理及自律消費上仍有提升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