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震海嘯|留意3大海嘯前兆 日本旅遊前做好2大準備
俄羅斯遠東地區堪察加半島於昨日連續發生多次地震,其中一次強度高達8.8級,並引發海嘯,波及俄羅斯、日本、台灣等地,浪高最高達5米。由於餘震可能持續發生,未來仍有引發海嘯的風險,日本當地民眾及計劃前往日本的香港旅客均需提高警覺,並密切關注網上的海嘯直播。究竟海嘯發生前會出現哪些前兆?本文將逐一詳述。
提到海嘯,許多港人會立刻想起2011年的東日本大地震,當時引發的海嘯造成逾萬人喪生。香港紅十字會特別提醒,即使未收到官方警報,只要觀察到以下異常現象,便可能是海嘯前兆,應立即「遠離海岸、往高處撤離」:
- 海浪異常後退
- 海上傳來異響
- 海水因海床翻動而變黑
強震海嘯|做足關鍵2步 危難時提高生存機會
紅十字會社區備災服務高級經理楊綺華強調,撤離目標應選擇海拔至少2至3層樓高的堅固建築或山地。值得留意的是,無論市民或遊客,都不應冒險確認異常現象,避免錯過黃金自救機會。
強震海嘯|自備防災包 關鍵時或可救人一命
至於防災準備方面,楊綺華認為「個人化防災包」的概念建議旅客準備。她表示,一個理想的防災包除基本飲水食物外,更應包含照明工具、個人藥物、眼鏡等特殊需求物品,以應對不同突發情況。
強震海嘯|留意線上直播
雖然今次強震和海嘯都來得十分突然,但日本媒體已經迅速透過直播,從空中觀察到海嘯的位置,讓居民及遊客可以立即知道海嘯的位置,對避險求生至關重要。故此,即將出發日本旅遊的港人,不妨在出發前,先搜尋線上的媒體,及早做好相應準備。
強震海嘯|留意其他危機因素 做好兩手準備
最近,日本除了需要面對強震海嘯帶來的危險之外,天氣異常高溫亦令市民及旅客帶來風險。早前,兵庫縣丹波市錄得破紀錄的41.2℃高溫,京都府福知山市也達40.6℃,而一名岩手縣九旬長者在撤離時中暑昏迷,揭示出危機會在不知不覺的情況中出現。楊綺華表示,「去旅行大家都玩盡」的心態往往令人忽略了危險的存在,而事實上,嚴重中暑有致命性風險,她提醒市民計劃行程時要注意日照最強勁的時間,即早上11時至下午3時。要避免連續暴曬之外,亦需要經常補充足夠的水分,必要時可計劃室內的行程,減少中暑的機會。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