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怕被討厭而拚命討好? 專家:其實是創傷反應的一種

台灣健康醫療網

發布於 10月05日12:00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本文摘自:《你在生我的氣嗎?:真正的內在修復,從不再聚焦他人的反應開始》,究竟出版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大腦的主要工作是帶給我們安全感,就這麼簡單。這個原始的求生本能自古便已存在,至少有幾十萬年歷史。它專注於人類的基本生存,比如避免受傷、維持溫飽與繁衍後代,並負責在我們感到不安全時進入備戰模式。當大腦感受到威脅時,神經系統會出現四種反應:戰、逃、僵和討好。

而「討好反應」是最少被討論,卻也最常見的創傷反應。「討好反應」是近十年才出現的詞彙,最初是由心理治療師佩特.沃克於二○一三年出版的《第一本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自我療癒聖經》中所提出的。

討好不等於無私 是一種被社會強化的求生反應

「討好」是什麼呢?它是指變得對威脅來說更有吸引力、被威脅所喜歡、讓威脅滿意、對威脅表示贊同或提供協助……如此一來,就能讓自己感到安全。在社會中,這種反應往往遭到忽略,因為它經常受到讚賞。我們因討好他人而獲得升遷;我們因忽視自己的需求而得到「無私」的讚美;當我們放棄自己的需求、提前察覺他人的渴望時,往往能獲得肯定。對許多人──尤其是女性來說,討好是我們從小就開始學習,並被整個社會不斷強化的;我們自幼便被灌輸「人生的主要任務就是取悅、安撫他人,並為他人的舒適犧牲自己的需求」。討好,是一種求生工具,是一種讓人即使身在被剝奪了權力的社會中,仍能下意識覺得自己還握有一點掌控權的方式。

討好不是有意識的選擇 而是天生的求生機制

這四種反應並不是固定的特質,也不是我們的命運。我們可能會在不同的時機採取其中任何一種或所有反應,一切取決於大腦與身體覺得哪一種最有效。

沃克指出,討好反應是在混亂的家庭環境中發展出來的。當一個孩子發現,「戰鬥」只會讓局勢或施虐的緊張關係升高、「僵住」無法帶來真正的安全感,而「逃跑」也並非總是可行時,「討好」便成為另一種求生策略。孩子「學會透過討好,獲得相對安全的協助者角色」。這些壓力反應本身都是有用、具適應性、且在當時是必要的;但這種反應本該只是短暫啟動,持續個幾分鐘或幾小時,而不是連續數年。然而對許多人來說,長期的討好反應已如同呼吸般自然。

總是害怕拒絕、拚命討好?揭日常常見討好反應

以下是一些成年生活中常見的討好反應。當你閱讀每一項時,不妨停下來問問自己:「我在什麼時候學會這麼做對我有幫助?它曾如何保護我?」

.總是擔心別人怎麼看我、喜不喜歡我、是不是在生我的氣。

.一味付出、不設界線,心中積壓許多怨氣。

.不計代價迴避衝突。

.總是害怕惹上麻煩或被當成「糟糕的人」。

.總是懷疑自己根本是個壞蛋,一直欺騙身邊的人。

.不斷尋求外在的認可與肯定。

.為了他人的好心情與快樂,壓抑自己的需求。

.對他人情緒與氣氛過度敏感、經常保持過度警戒。

.為了試圖讓自己被聽見或獲得理解而不斷解釋一切。

.覺得都是我的錯,只能不停道歉。

.因為不想讓任何人失望,或是根本不知道自己究竟喜歡什麼而難以抉擇。

.不信任自己的判斷與決策能力。

.難以辨識自己的需求並表達出來。

.總覺得自己不夠好,不配擁有任何成就。

.總覺得自己在「演戲」,拚命想讓別人留下好印象,以證明自己。

.覺得自己在人際關係中就像隻變色龍,不斷改變自己迎合他人。

為了避免被拋棄而討好 卻先拋棄了自己

討好的本質是我們為了避免遭到遺棄或拒絕,並盡量放大愛與安全感所學會的生存方式。諷刺的是,我們雖然下意識不希望被別人拋棄,最後卻選擇拋棄自己。為了滿足討好所需要的極度順從,我們不得不與自己的情緒、感受與需求徹底切斷連結。我們被迫壓抑自己的悲傷、恐懼與憤怒,只為了避免與照顧者產生衝突或引發其負面反應。但正如我們接下來將了解到的,這些情緒、感受與需求並不會就此消失,它們會以自我批評與自我厭惡的形式轉向我們自身。

討好不是處處都需要 分辨界線才是關鍵

當我們陷入持續的討好反應時,上述所列舉的諸多行為就會滲透到生活的各個層面。生存本能使我們的思考變得非黑即白:為了以防萬一,我最好在每段關係的每分每秒都討好對方。

這並不是說我們永遠不需要討好。面對老是找你麻煩的主管,討好確實有其必要;但面對提供你安全感且理解你的伴侶,它顯然沒那麼需要。當討好成為我們預設的行為模式,當我們就連面對最好的朋友、伴侶,或是那些令我們感到安全,甚至完全不需要討好的人,也開始討好時,正是展開療癒的最佳契機。

本文來源:《你在生我的氣嗎?:真正的內在修復,從不再聚焦他人的反應開始》,究竟出版

查看原始文章

不是逃避,而是重新定義!討好自己就夠了

台灣健康醫療網

身兼多職活出自信 陶晶瑩女性哲學「討好自己」

台灣健康醫療網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