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重學籍|奪金「港生」身分羅生門 深圳學校:載譽而歸 香港一諾:雙非港人,去年3月轉校
五名香港學生 7 月代表香港參與第 55 屆「國際物理奧林匹克」比賽獲獎,不過,其中奪金牌、就讀香港私校一諾中學的傅思敏的身分惹起爭議。特區政府 7 月 25 日發稿公布得獎消息後,內地媒體即報道傅思敏是深圳市高級中學高一班學生,深圳高級中學集團亦高調宣傳。
香港學生不能同時擁有兩個學籍。究竟傅思敏有否在香港讀書?一諾中學校長祁文迪指,傅思敏是「雙非」港人、曾於深圳讀書,去年 3 月轉校至一諾。他指傅的家長稱已在深圳退學,傅奪獎後「深圳(學校)請他配合宣傳」;被問到傅有否在香港上學,祁指「少少,唔多」,又指學校讓他請長假備賽,他約有一半時間在香港。至於深圳高級中學的老師,則指不知道傅有轉學。
事件揭露有內地機構與一諾合辦課程,年學費 18.8 萬,以「深圳讀書拿香港學籍」作招徠,標榜學生大部分時間在深圳,最後兩年直升一諾「無縫銜接」,以符合最近新修訂的「本地生」資助要求。祁形容宣傳「可能有些問題」,近日摘星被揭「借殼」辦學後他決定先暫緩。教育局回覆指,一諾管理及財政狀況不令人滿意, 教育局已於 7 月 28 日通知該校拒絕為其註冊,臨時註冊有效期 9 月底屆滿後亦不會獲得延展。
政府指五名學生代表香港參加在法國舉行的第55屆國際物理奧林匹克,奪四金一銀,當中包括讀一諾中學的傅思敏(左一)。(政府新聞處相片)
奪獎「港生」奔赴深圳母校報喜
特區政府 7 月 25 日發新聞稿,指香港隊奪四金一銀,是歷年最佳成績,其中九龍培一諾中學學生傅思敏奪得金牌;教育局局長蔡若蓮指驕人成績印證政府推動 STEAM 及資優教育成果,又指局方全數資助香港隊的比賽費用。
同一晚上,深圳特區報報道,從深圳市高級中學獲悉,「該校傅思敏同學」表現優異摘金,又指他「代表香港隊參賽」,獲全球第 21 名成績並摘金,引述學校指「深高學子」再次站上國際學科奧賽的最高頒獎台。三日後(28日),深圳高級中學集團在公眾微信號發文,以「為國爭光!國際物理奧賽摘金,深高學子傅思敏載譽而歸」為題。文章指 7 月 26 日上午,傅思敏在比賽後歷 15 小時長途飛行,「第一時間奔赴母校懷抱」、「第一時間向學校報喜,向培育自己的師長道一聲感謝」。
深圳高級中學發文,指傅思敏在比賽後歷 15 小時長途飛行,「第一時間奔赴母校懷抱」向學校報喜,又展示傅與校長案德意的合照。(深圳高級中學微信相片)
文章指學校從初中階段物理競賽啟蒙,到高中競賽團隊的深度栽培,整合校內外資源,「全方位支持傅思敏一步步走向巔峰」,又分享了該校校長宋德意、校辦主任等與傅思敏合照,最後引述傅的母親感謝學校,指孩子的每一步成長「都離不開深高老師的悉心栽培」。
資優教育學苑資料顯示就讀一諾中三
負責統籌出賽港生的香港資優教育學苑,則在 7 月 31 日發文恭賀香港代表隊;學院網站則顯示傅思敏是 2025 年傑出生員獎得主,介紹他為一諾中學中三學生(Year 9)、2025 年亞洲物理奧林匹克銀獎得主。香港學生不得同時擁有兩個全日制學籍,在深圳市高級中學就讀高一的傅思敏,是否真的有就讀於一諾中學?他是否合資格代表「香港隊」出賽?
一諾被指拖欠校舍租金違規收每名學生 20 萬按金
翻查資料,傅思敏報稱就讀的一諾中學,2024 年 10 月獲臨時註冊,校舍地址為九龍塘達之路 10 號地下及一樓,提供 Year 7 至 13 課程,獲局方批准的 10 期學費總收費為 18.8 萬港元。傳媒在 2022 年 5 月報道,一諾中學由啟迪教育集團創辦,當時以 135 萬元月租油塘曦臺商場地下、1 及 2 樓基座商場作校舍。
一諾中學臨時註冊於九龍塘校舍已人去樓空,招牌已拆卸。
記者今早到九龍塘達之路校舍,學校已人去樓空,原來的「一諾中學」招牌已拆除;門口貼有立德書院有限公司發出「重要告示」,指一諾由今年 3 月 1 日至今一直拖欠立德租金,已於 2025 年 6 月 30 日終止協議和遷出,據知遷往紅磡。告示特別提及該校的一切事宜,「包括但不限於收取家長費用 20 萬、學費、所有欠款及所有法律責任」,皆與立德無關。
立德書院在校舍外張貼告示指一諾欠租遷出,又指校方收取家長費用 20 萬等與公司無關。
立德書院今日透過律師發信予家長,重申自今年 7 月 1 日起,與祁文迪、啟迪及該學校的一切「華洋轇轕」並無任何關係。信件又指該校未經教育局批准,「曾向家長收取每名學生港幣 20 萬元的按金」,指如有需要可向警務處或教育局尋求協助。
一諾校長:傅思敏是雙非港生,去年3月轉校
《集誌社》記者在新校舍的紅磡地址,找到學校創辦人、校長祁文迪。祁表示傅思敏本身是香港永久居民、是香港出生的「雙非」,以前在深圳讀書;至 2024 年 3 月轉學至一諾中學,並在入學時表明希望有更多空間準備比賽、不時需要請長假,校方同意並安排在外參賽學生「網上考試」。深圳高級中學是廣東省一級重點中學、深圳市國家級示範高中,是深圳最知名的中學之一。為何傅思敏會轉讀一諾?祁文迪說他是為參加物理奧林匹克比賽而轉學,「我估佢在香港出世、來香港參加比賽應該會容易啲。」
至於傅是否有深圳、香港兩校的雙重學籍,祁文迪稱家長表示已經從深圳學校退學,「但你知道深圳啲學校你管唔到㗎嘛。」他又引述家長指,深圳學校在「出了一些成績」之後請傅配合做宣傳,但強調傅思敏「毫無疑問係我哋學生」,明年會繼續在該校讀書、申請大學、參加比賽,並將入住學生宿舍。深圳高級中學的微信公眾號仍稱傅為其學生,是否意味家長對一諾說謊?祁文迪就稱不揣測。
一諾校長祁文迪受訪指傅思敏是「雙非」香港人,去年3月從深圳轉學,又引述家長稱已辦理深圳退學,但又指「深圳啲學校你管唔到㗎嘛。」
轉校後「請長假」僅一半時間在港深圳老師:沒有轉學吧
被問到傅思敏有否在香港上課,祁文迪先稱「少少,唔多」,記者追問傅轉校後,一年有多少時間在港?祁再稱「我諗一半左右」。記者之後在深圳高級中學網頁上找到負責收生的老師電話,對方接聽後確認傅思敏「是我們學生,但我沒有教過他。」被問到傅是否已轉校?對方則指,「轉學?我不知道啊,沒有轉學吧。」
教育局回覆查詢指,每名學生不能同時在多於一所公營中學註冊,提醒家長勿誤信中介或道聽途說,在學生學業上「鑽空子、走捷徑」,試圖以同時註冊不同學校以增加其子女的升學機會。學校(包括私立學校)必須按規定向教育局申報學生缺課個案,局方會嚴格審視,確保制度誠信;又重申學校有責任向局方提交準確的學生就學資料,如有誤報或呈交的資料有誤,局方會密切跟進。
祁文迪說正申請紅磡結好中心其中三層為新校址,但教育局稱至今未收到有關註冊正式申請。
教育局:管理財政狀況不滿,已拒註冊
一諾中學目前註冊地址仍為九龍塘舊址,祁文迪說正在申請紅磡結好中心其中三層為新校址,正待教育局批核,承認若九月仍未獲批,將暫時無法開學。至於被指向家長收取 20 萬元,祁文迪說是按照「國際學校慣例」所收的「建校費」,「有些費用都是給了業主、交租,但真係搞唔掂。」他稱會逐步退款予家長,「我地會負責返,唔係話走左佬」。
教育局回覆《集誌社》查詢指,由於一諾中學(九龍塘)管理及財政狀況並不令人滿意, 教育局已於7月28日通知該校教育局拒絕為其註冊,其臨時註冊的有效期於本年9月30日屆滿後亦不會獲得延展。教育局並指已知悉該校在九龍塘達之路10號的校舍會於2024/25學年結束後停止營運、校方已向家長發出正式停辦通知;又稱至今沒有接獲該校就擬遷往紅磡結好中心辦學的學校註冊正式申請。
祁文迪指自己是按「國際學校慣例」向家長收 20 萬「建校費」;教育局稱由於學管理及財政狀況不令人滿意,已於7月28日通知該校拒絕為其註冊,臨時註冊屆滿後亦不會延展。
與內地機構辦課程以深圳讀書、最後一兩年來港宣傳
事件亦揭發一諾疑與內地機構合作開辦課程英國 A-Level 等課程,招收國內學生使用香港學籍,報讀資助大專學位,是繼崇正中學風波後再發生類似事件。內地機構瀚海國際教育在社交平台宣傳,表明讓「香港非永居身份學生」「突破身份壁壘」,入讀學生大部分時間在深圳上課,但可獲香港學籍及高中畢業證書,可以本地生配額申請大學,適合優才計劃受養人學生。
瀚海創辦人吳靜彬 7 月下旬,在抖音發「深圳讀書拿香港學籍」影片,指要獲得香港學籍,舉家移民、跨境就讀的經濟和時間成本太高,機構和一諾推出「1+1 跨城學習模式」,指可由中三 (Year 9) 開始修讀課程,學生大部分時間在深圳讀書,頭三年 (Year 9-11) 只須到香港「集中學習兩周」,其餘時間在深圳「學習中心」持續上課,最後一年在香港「完成沉浸式的學習」就可以本地生身分參考和申請大學。
內地瀚海國際教育宣傳,與一諾合辦課程,學生可長期留在深圳讀書,最後一、兩年才回港,以香港學籍申請考試,亦符合「本地生」資格。(抖音片段截圖)
一諾校長:宣傳有問題,摘星事件後會暫緩
教育局在今年 7 月底為杜絕人才計劃子女「考試移民」,修訂專上資助課程資格,持受養人簽證入境學生,須居港滿兩年才符「本地生」定義獲資助學額。吳靜彬近日(8月9日)再推出新影片,以「赴港讀書新策略」為題,指香港傳統或國際學校不在最後兩年收「插班」生,再次宣傳與一諾合辦的課程,指前一、兩年深圳讀書,最後兩年「直升」一諾,做到「深、港無縫銜接」,學生不用提前赴港、能省下兩年生活成本。
祁文迪指六月遷出校舍後學校範圍大減,於是打算開辦「1+1」、「2+1」計畫,讓學生先在其位於深圳的「一諾中學深圳學習中心」學習。他稱該校的學生要有「香港身分」(香港居民),「唔係一個純大陸嘅我們就可以收。」「其實深圳那邊,我從來沒有講過會自動獲取香港學籍的,這個我們知道,可能那邊宣傳有些問題。」祁說七月底教育局收緊「本地生」資格後,該校打算轉而推「2+2」以滿足要求,但在「摘星」事件(見檔案)後決定先暫緩推出。
一諾中學擬遷往紅磡結好中心,該校臨時註冊地址目前仍顯示為九龍塘達之路舊址,將於 9月30日屆滿。
根據資料,啟迪教育集團 2021 年 9 月在香港註冊成立,股東為兩間在英屬處女島註冊的公司,公司董事包括祁文迪、郭紫晶和韓淑金。祁文迪另在 2019 年註冊啟迪教育有限公司,並在 2024 年與兩名持中國護照人士成立「香港航空事業發展有限公司」,所在通訊地址全為九龍塘校舍舊址。祁文迪 2024 年接受訪問時自稱是內地安徽人,2007 年高考後來港讀大學讀本科,然後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任碩士研究生,之後從事教育行業。
集誌社檔案:內地補習社「摘星」借殼辦學 教育局指示崇正停辦
《明報》在 8 月 7 日揭發,深圳補習社「摘星教育」疑違規「借殼辦學」。摘星聲稱與長沙灣私校崇正中學合辦中學文憑試(DSE)課程,在社交平台招生,標榜由崇正提供「正規學籍」及校舍,摘星負責教學和教材等,待學生升中六可以「學校考生」身分報考 DSE,每年學費逾 16 萬元。
教育局其後證實摘星非註冊學校,亦無收到辦學申請;並於 8 日公布按《教育條例》指示崇正暫停營辦,摘星即日亦宣布中止代理崇正招生。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其後一連兩日發文,指「有錢就有鬼推磨」,出現「形形式式以至旁門左道」的中介顧問。
教育局今(11日)回覆查詢時指高度重視「借殼辦學、提供香港學籍」情況,正嚴肅處理並採取果斷行動,指除獲教育局批准外,任何學校均不可與第三方機構協作,安排第三方機構於校內開辦課程並由家長或學生向該機構支付所需學費。局方並呼籲本地教育機構勿以身試法,亦呼籲家長及學生,切勿誤信未經證實的資料或不合法的宣傳。
歡迎追蹤以下平台,即時接收《集誌社》最新資訊,及付費訂閱支持!
【付費訂閱《集誌社》】
https://thecollectivehk.com/subscribe/
【訂閱《集誌社》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thecollectivehk
【Like 《集誌社》IG】
https://www.instagram.com/the_collective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