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屋當提款機|首期8萬買屯門公屋 5年借150萬終爆煲
貪字是否只得個貧?所謂「得公屋得天下」,明明已經有公屋,以未補地價,賺盡福利的優勢上車,卻要把公屋淪為提款機而走上絕路。講的是屯門良景邨一個事主,5年前以未補地價166萬元買入一個住得下人的公屋單位,以5%首期計,只不過8.3萬元,卻在數年間,先後向最少3間財務公司,抵押公屋單位借貸接近150萬元,結果單位淪為銀主盤,最近僅以101萬元沽出,都未足夠冚條數。
美聯物業屯門區區域營業董事梁浩文表示,屯門公屋良景邨最近錄得一宗銀主盤成交,為4座中層40室,實用面積349方呎,以未補地價101萬元成交,呎價2,894元。資料顯示,原業主於2020年以未補地價166萬元買入,持貨5年帳面蝕約65萬元,單位貶值39%。
據了解,原業主買入單位後,先後向最少3間財務公司抵押上述公屋單位借貸合共150萬元,最終單位被銀行沒收,並以銀主盤形式出售。
不過,不少人仍視炒樓為致富方法之一,細價樓短炒持續。世紀21奇豐物業第一城分行高級分行經理袁麗詩表示,沙田第一城39座低層C室,實用面積304方呎,座向西南望園景,叫價418萬元,終以400萬元成交,呎價13,158元。據了解,原業主於2025年6月以375萬元購入上址,持貨約5個月至今沽售,賬面獲利25萬元離場,單位期內升7%。
根據美聯物業研究中心綜合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上月份「美聯樓價指數」143個成份屋苑當中90個屋苑按年錄得升幅,比例約達63%。美聯物業分析師岑頌謙指出,今年首10個月有不少屋苑錄得超過1成的升幅,其中半山壹號、大埔中心及嘉輝花園升幅較為顯著,均逾16%;擎天半島、浪澄灣及滿名山亦錄得超過15%的升幅;至於逸瓏灣、薈朗、海濱南岸及盈翠半島,升幅則介乎約13%至近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