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小孩發燒不必急著退燒?兒科醫:「1 情形」須就醫

Heho 健康(台灣)

更新於 09月16日09:49 • 發布於 09月16日11:49 • 周佩怡

秋冬即將到來,各式病毒齊發,造成體溫升高甚至發燒,台北市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洪裕發表示,發燒有著提升免疫反應對抗感染,若無明顯不舒服,不必急著退燒,但若 3 個月以下嬰兒出現危險症狀,就須盡快就醫。

時序即將進入呼吸道病毒流行期,不少家長半夜帶著發燒小孩掛急診,憂心詢問醫師「為什麼吃退燒藥後 2 小時仍未退燒?」「燒到 40 度會怎麼樣嗎?」對此,洪裕發說明,體溫升高通常是病毒感染引起發炎反應,有時伴隨寒顫、四肢末梢血管收縮造成冰冷、嘴唇發紫,這些症狀皆為發燒時身體體溫設定點升高時的正常生理現象。

他指出,只要小孩活動力尚佳、還可進食,就不需要頻繁就醫、急著退燒,讓身體免疫系統自然發揮作用對抗感染即可,避免反而出現副作用;但若出現危險情況,如 3 個月以下嬰兒發燒、退燒後活動力不佳、食慾差、意識不清、抽蓄、呼吸急促,或家長無法判斷、仍很擔心小孩情況,則可帶小孩給兒科專科醫師診斷。

退燒方式分 2 種

  • 物理退燒:透過散熱貼、冰枕、溫水擦拭等輔助方式舒緩孩子不適,但若孩子因而更加不適就應停止,且物理退燒無法取代退燒藥。
  • 退燒藥物:遵照醫囑每 6 小時使用一次乙醯氨基酚、布洛芬等退燒藥物,但不可同時服用,或短時間內多次服用,否則可能造成藥物過量,引發器官損傷。

文/周佩怡、圖/巫俊郡

諮詢醫師:臺北市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洪裕發

>>點擊加入 Heho 健康好友 獲取更多健康新知

查看原始文章

發燒了別著急 這樣做可幫助退燒

Heho 健康(台灣)

腺病毒流行中小心發燒!發燒太久會燒壞腦袋?兒科醫師點名 3 個常見發燒迷思

Heho 健康(台灣)

COVID-19/使用退燒藥還在發燒怎麼辦?五個家長常誤解兒童重症表現

Heho 健康(台灣)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