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頭痛、焦慮可能是因「水喝不夠」!醫:缺水牽動全身 這些器官都受影響

台灣健康醫療網

發布於 09月30日12:00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嫊雰報導
林軒任醫師說明,有研究顯示,輕度脫水(體重減少 1至2%)就可能讓人注意力下降、心情煩躁,甚至影響運動表現。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嫊雰報導】現代人生活忙碌,很常都要等到手上工作告一段落,發現「嘴巴乾乾」才想到要喝水。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腹膜透析室主任林軒任醫師提醒,人體缺水將影響全身器官,引發包括頭痛、肌肉抽筋、腎結石等狀況,甚至焦慮和憂鬱情緒可能也跟缺水有關!當人意識到口渴時,其實身體已經缺水1至2%,調節系統早就啟動以保留水分,如果長期習慣等到渴了才喝水,心臟和腎臟負擔恐增加。

許多人誤以為「不渴就不用喝水」,但其實缺水造成的口渴現象只是冰山一角!林軒任醫師說明,有研究顯示,輕度脫水(體重減少1至2%)就可能讓人注意力下降、心情煩躁,甚至影響運動表現。例如頭痛或疲勞常被以為是工作壓力大,但其實可能是腦部為保護自己而發出的缺水警報。

身體缺水 心情也被影響!醫:全身都亂套

林軒任醫師進一步指出,大腦一旦偵測到身體缺水,除了透過分泌激素調節水分吸收,以下器官也會受到影響:

  • 腦部:人體缺水時,腦細胞縮水可能導致頭痛、暈眩,甚至認知下降。研究顯示,脫水2%,記憶力和注意力就可能隨之減弱20%。
  • 皮膚和肌肉:皮膚可能變乾,像枯萎的植物葉子;由於電解質(如鉀、鈉)失衡,肌肉也可能容易抽筋。
  • 心臟:血容量下降使得心臟需更用力泵血,心臟病風險或增加。
  • 腎臟:長期缺水,腎臟過濾廢物難度增加,可能形成結石。
  • 消化系統:缺水讓腸道蠕動慢,可能導致便秘;因為水是運送白血球的載體,免疫系統也將受到影響。

許多人忽略的是,缺水還可能影響心情,林醫師說明,脫水會影響血清素(serotonin),導致焦慮或憂鬱。「整體來說,身體像個生態系統,水是河流,缺水時,整個系統亂套,從小魚(細胞)到大樹(器官)都受影響。」

醫揭每日飲水量這樣算 愛喝咖啡、茶記得多做1件事

當喝下水後,上述機制會慢慢關閉,但如果缺水太嚴重(如體重減少5%以上),可能需要醫療介入;嚴重脫水可導致休克或器官衰竭,尤其老人和小孩應注意。因此,林軒任醫師強調,提前預防缺水非常重要。每日飲水量應依體重計算,也就是體重(公斤)乘以30至40毫升,例如60公斤的人一天至少要喝1800毫升水,而不是等到口渴才喝水。

此外,常見的另一個迷思是「咖啡、茶也能補水」。林醫師提醒,含咖啡因或酒精的飲品具有輕微的利尿作用,可能導致被排出體外的水分比攝取的多,造成身體水分流失,例如喝下一杯咖啡,雖然攝入了200毫升水,但因為咖啡因刺激腎臟,可能排出250毫升的尿。長期依賴咖啡、茶代替飲水的人,更容易出現皮膚乾燥、便秘等輕度脫水症狀。林醫師指出,要喝茶、咖啡不是不行,但必須留意額外補充白開水,避免身體水分「負債」。

資料來源:引人入腎・林軒任醫師

查看原始文章

腎結石復發率近五成!營養師親教飲食策略 預防從口開始

台灣健康醫療網

「只喝茶不喝水」恐致二次中風!醫:身體脱水釀禍 一天別喝超過3杯

台灣健康醫療網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